厦门、澳门经贸文化交流自古以来十分紧密 |
“望厦”见证厦澳两地“情缘” |
| ||
|
晨报记者 叶子申
厦门、澳门,两颗镶嵌在“海上丝绸之路”上的璀璨明珠,自古以来就联系密切。如今,随着时代变迁,两座城市的交流变得更加频繁,在教育、经贸等领域均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今天是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纪念日,记者采访了多位文化、教育、经贸界人士,为您讲述厦门与澳门的“情缘”。
“望厦村”蕴含思乡之情
“澳门与厦门的渊源颇深,很早就有往来。”厦门著名人文学者、原厦门市文化局局长彭一万告诉记者,在澳门半岛北部有一个古村落,名叫望厦,又名旺厦,据说是明朝洪武十九年开村的,其与厦门的渊源十分深厚。
“为了考证这个村落与厦门的渊源,我曾经去过那里多次。”彭一万说,据望厦村何氏宗祠门联,该村有许多人就来自福建厦门。因此,“望厦”的命名,有遥望厦门的含意。此外,谐音“旺厦”,则有期望厦门兴旺发达之意。
可以说,无论“望厦”,还是“旺厦”,都蕴含着福建人的思乡之情,也可见澳门与厦门之间交流历史源远流长。
这样的关系一直延续到现在。“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越来越多的厦门人选择去澳门发展,也有很多澳门人来厦门闯荡,并成就一番事业。”彭一万说。
厦大与澳门交流密切
除了历史渊源颇深,在教育方面,澳门与厦门的交流也很频繁。据悉,厦大是中国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其自创办以来就面向南洋招收华侨学生。
资料显示,1956年,高等教育部委托厦大等三所学校负责组织归国华侨学生和港澳学生的补考,厦大由此开始了为新中国积极争取澳门学生回内地投考高等学校的工作。同年,厦大成立中国第一个华侨函授部,主要为南洋培养中学师资。
据澳门《市民日报》报道,1980年5月,厦门大学复办海外函授部,吸引了不少澳门同胞参加。1985年,厦大开始通过联考招收澳门本科生,后又开始招收澳门研究生。1980年至今,厦大通过函授、联合招考等形式培养澳门本专科生、研究生达1000多人。
2006年,厦门大学与澳门大学建立姐妹学校关系。2013年,厦门大学澳门校友会成立,为推动澳门与厦门、厦门大学的交流做了许多贡献。近年来,厦门大学与澳门高校师生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仅近三年,厦大已有近200位老师应邀赴澳参加各类学术研讨会或短期学术培训,100多名学生到澳门参加交流。
今年夏天,厦大原创话剧《哥德巴赫猜想》在澳门大学上演。该剧讲述著名数学家、厦大“科学精神”代表人物之一的陈景润攻克世界著名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勇攀科学高峰的人生故事,也得到了澳门大学师生的热烈欢迎。
厦澳联合共拓“朋友圈”
澳门与厦门经贸交流也十分密切。扎根厦门的金龙旅行车有限公司近年来就与澳门经销商合作,打造了属于金旅客车的澳门“朋友圈”。
据厦门金旅客车在澳门的经销商———新雄星集团主席张明星介绍,该公司自2013年开始携手厦门金旅客车共拓澳门市场。“澳门的福建人都非常重视闽澳之间的交流和联系,每年厦门的‘9·8投洽会’和福州的‘6·18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大家都会积极参加。我们与厦门金旅合作,就是在有一年的‘6·18’会上碰到的,随后一拍即合。”张明星说,澳门拥有辐射东南亚和广大葡语系国家强大的影响力,近年来,吸引着越来越多包括厦门在内的福建品牌商家进入,未来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澳门厦门联谊总会永远会长曾志龙也表示,在经贸交流方面,厦门、澳门的年轻人积极参与。其中,厦门、澳门、金门共同举办的“三门”青年论坛,就为三地青年搭建了彼此交流交往、共话创新、共谋创业的重要平台。曾志龙认为,澳门与厦门在人工智能产业等方面或有更多的合作空间。
澳门晋江青年联合会理事长、艺龙国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蔡思伟说,福建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澳门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节点。为此,澳门青年要发挥澳门“葡语国家联络人”的独特优势,与厦门、福建携手参与“一带一路”倡议,支持福建“海丝”核心区和自贸试验区建设,联合开拓葡语国家市场,切实推动福建、澳门、葡语系国家三方经贸交流与投资合作。
在厦澳商热衷公益事业
不少在厦门生活、奋斗的澳门商人也非常热衷公益事业。
2017年,由澳门厦门联谊总会、厦门中澳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厦门中奥游艇俱乐部有限公司共同捐资40万元修缮的泉上华侨农场“侨胞之家”,在福建三明顺利完成。另外,厦门市侨联、厦门市侨商还积极牵线厦门中澳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厦门中奥游艇俱乐部有限公司捐资10万元,助建福建宁化湖村镇中心校“互联网+”侨爱心教室。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澳门企业家在祖国发展大潮中受益良多,我们十分感恩,也应该积极回报。”在澳门厦门联谊总会相关人士看来,随着未来内地与澳门联系愈加密切,会吸引越来越多澳门人参与内地公益事业。S9C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