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能力 为市民健康领航 |
厦医二院运营管理、学科建设、科研教学及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均有突破 |
|
晨报记者 曾昊然
通讯员 李晓兰
回顾2019年,对于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医院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服务理念,紧紧围绕“彰显公益、提升质量、改进服务、提升效率”四条主线,在运营管理、学科建设、科研教学以及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上均取得新突破。
厦医二院党委书记刘永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新的一年,医院将把加强政治建设摆在办院治院的首位。抓党委主体责任落实,发挥 “领头雁”作用,继续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做老百姓的健康领航员。
推进“五大救治体系”和专家工作室建设
据刘永前表示,2019年医院在运营管理、学科建设、科研教学以及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上均取得了新的突破。2019年医院整体运营状况持续向好,医疗业务总量明显增加,病种结构得到优化,运营状况、收入结构和总体效益持续向好。据统计,2019年医院全年门诊量120.9万人次(增加13.42%),出院病人4.55万人次(增加19.11%),医疗业务收入8.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26亿元,增长17.79%。
“五大救治体系”,关乎市民的健康利益能否得到保障。今年3月份,医院建立“以卒中护士为主体的卒中急诊绿色通道”,全程管理卒中、胸痛患者的急诊就诊流程,大大缩短患者DNT(入急诊大门到接收到治疗)时间。此外,创伤救治中心及辖区危重孕产妇与新生儿救治中心的建设也取得明显进展。2019年共成功抢救危重新生儿114人、危重孕产妇44人。胸痛中心完成冠脉造影387例、冠脉支架158例。卒中中心神经介入共完成脑血管造49影例,急诊动脉取栓治疗25例,填补了多项空白。
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国内知名专家的医疗服务,这是医院一直在推进的重点民生工程。2019年,医院继续与国内一流专家开展合作,新增了4个专家工作室:纪勇教授神经变性病专家工作室(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李文涛教授胸部微创外科专家工作室(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肖越勇教授肿瘤微创治疗专家工作室(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和邹和群教授肾脏疾病专家工作室(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吴仁华教授分子影像专家工作室(汕头大学附属医院)。截止目前,共设立了1个名医工作室和8个“专家工作室”。
打破科室壁垒,让患者少跑路
过去,疑难重症患者如何更精准地得到治疗,是一个难题。厦医二院推进多学科诊疗体系(MDT)建设,于2019年完成了MDT门诊预约及管理平台的搭建,确定了MDT门诊运行机制,重新装修了诊室。目前开设了肺小结节、帕金森病及记忆障碍、风湿免疫病病间质性肺病、淋巴结肿大及淋巴瘤、复发性流产、乳腺癌等6个专病MDT门诊。 2018年至今共开展MDT联合护理查房7次,其中2019年3月29日,急诊科、产科、泌尿外科对急诊科就诊的一位顺产后8天尿潴留的泌外科患者,组织MDT联合查房,通过多学科协作访视,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效能和护理质量。
今年,一名59岁男性患者因意识不清、胸痛而被送至医院,经急诊科诊断后,确定是脑及心脏的问题,于是挂了神经内科加心内科。两个科室在同一个手术台上给患者同时做脑血管造影加心脏血管造影。在排除脑部问题后,心内科医生立刻为患者做心脏支架。手术成功,患者第二天即恢复正常。MDT达到了以患者为中心,多个科室围绕患者转的目的,不但让患者少跑路,节省了诊疗时间,且打破了科室的壁垒,使得各个科室互相影响、提醒,帮助诊疗更加深入、精确。如今每周都有患者慕名前来就诊。
获国家自然基金资助,取得零的突破
刘永前表示,除了临床工作以外,医院依托厦门医学院的平台,双轮驱动,科研工作取得新突破。其中,来自血液风湿科的范薇医生获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取得医院零的突破。
2019年组织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共计44项,截至目前已获立项22项,包括取得零的突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此外还有福建省科技厅引导性项目1项,福建省医学创新课题1项,福建省卫健委面向农村和城市推广项目1项,福建省第五轮卫生教育联合攻关计划项目1项,厦门市科技计划(医疗卫生)项目8项。全院发表论著共计34篇,其中首次发表SCI论文3篇,收录于CSCD的论著有2篇。
打造智慧型医院,提升服务水平
厦医二院在打造智慧型医院方面,也走在了时代的前面。他们成立了医技集中预约中心,开放多渠道、分时段诊疗检查服务,目前可通过医联体平台、热线96166、现场、自助服务端、诊间、社区、微信APP、广电等多种方式、多种途径进行预约,缩短患者在医院完成检查的时间,引导患者按时检查,有效分流就诊患者。
二院为了让患者更轻松便捷的入院,其客户服务中心全程引导有需求的入院患者办理住院手续,途中为患者及家属介绍专家特长、院内环境、预约流程、报销的相关注意事项,并送入病区与护士进行交接。患者李先生就是受益者之一。他因胆囊结石出现腹痛来到医院就诊。由于行动不便,门诊看诊的医生电话通知,接到通知后客服中心立即安排专人推轮椅去接李先生,全程协助办理住院手续,并陪伴至病房。
客户服务中心副主任李玉贤表示,随着客服中心服务性工作内涵扩大、服务项目增加,患者满意度也持续上升。例如,经过改革,如今客服中心集中办理出生证明章、出院记录章、门诊疾病章、医保章等几个章,病人若要盖章,直接到客服中心即可。而以往,病人必须从门诊楼跑到急诊楼,又跑到行政楼,再跑到各个科室盖。如今客服中心一次性集中办理,免除了病人来回跑的麻烦,提高了医院的服务效率及患者的就医体验。创新门诊服务模式,也是医院的一大服务特色。他们增设了“甲状腺微创”“静脉曲张微创”“介入血管科”“咳嗽”“肺癌”“慢阻肺”“骨质疏松症”“高血压”等15个专病门诊。
目前,医院实现了优质护理服务全覆盖。30个病房和10个非病房护理单元的优质护理服务覆盖率均100%,不断满足患者日益增长的护理服务需求,也提升了优质护理的品质。上述措施,获得了社会和广大患者认可,在2019年厦门市第三方满意度调查中成绩名列前茅(在26家机构中位列前五,综合性医院第一)。S0106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