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放射科主任任克 |
用影像技术让病魔无处藏身 |
|
晨报记者 曾昊然 通讯员 黄浩
影像科,在许多人的第一印象中,就是一个“拍拍照”的地方。患者躺着小憩一会,起来后,医生看着影像把结果告诉患者就行了。然而,从这些黑白图像中找出疾病的蛛丝马迹,再对其进行细致分析,并得出结论,整个过程不能有任何差错和纰漏,十分考验一名放射科医生的能力。
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放射科主任任克就是一位影像学专家。他通过娴熟的影像技术,让病魔无处藏身。
医者之路走过三十年
任克在医生岗位上,已工作了近30年。1983年,他以优异的高考成绩考入中国医科大学;1988年本科毕业后,接着读硕士;1991年毕业后,进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科工作。1999年,他还攻读了博士学位。
任克在本科毕业后,先后在消化内科、放射科介入病房、放射诊断、磁共振室工作。他精通腹部影像诊断及腹部疾病介入治疗,坚持站在放射学研究、诊断与治疗的最前沿,紧抓最新进展和动向,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原院长徐克通力合作,带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连续数年在复旦版中国医院排行榜中位居前十名。
在离开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后,任克来到了千里之外的厦门,投身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的怀抱,一手筹建该院的放射科,成为科室首任主任。
判断精准收获患者信任
任克医术精湛,在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还未开业时,就已有许多患者慕名找他看病。
2017年,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还在筹建中。当时,任克就已来到厦门,在临时办公地点厦大李文正楼为患者看病。有位患者胸痛两个月,有时还会发烧,便来找他就诊。其他医院医生怀疑是胸椎肿瘤破坏椎体导致这些症状发生,这让患者很担心。任克看了患者的影像资料后,觉得影像不完全符合肿瘤形态,“肿瘤不会破坏椎间盘,且椎体边缘有轻度炎症反应,不容易被察觉。”任克给出的判断是胸椎结核。
后来,患者到国内权威医院就诊,最终印证了任克的判断。患者经过这件事后,对任克信任度大增,后来继续找他看病。经过一段时间的对症治疗后,患者的结核病好了,体重也增加了。他开心地说:“我不用千里迢迢跑到北京、上海去看病了,在‘家门口’就能把病治好。”
认真细致解除患者病痛
任克从医近30年,拯救了难以计数的患者,却没有和任何一位患者红过脸、出过纠纷。谈到和患者相处的秘诀,他笑着说:“就是我可以多站一会,但要让患者少躺一会。”
有位湖南来厦打工患者今年50岁,其最近出现了咳血症状,做完CT后确认是支气管扩张症咳血。当天是周六,团队人员都处于休息时间,但任克知道此事后,二话没说立刻让大家来到医院。术中,其需要鉴别责任出血动脉,一旦弄错,会产生十分严重的后果。在快速找到患者的出血动脉后,手术并没有到此结束,他寻找患者是否还有其他出血动脉,确保手术百分之百成功。最后,手术进行了3个小时,患者术后未再出现复发。
任克还有个习惯:比别的医生晚半个小时去吃饭。他表示,这是想为更多患者服务。因为在做介入、腹部影像诊断的时候,经常有患者临近下班时间来找他。于是,任克直接推迟吃饭时间半小时,只为给所有患者看完诊。
有位老伯就曾在中午休息时间找到任克。任克本来准备下班,但一看到老伯,立刻穿上白大褂,为他进行检查。老伯在其他医院被诊断怀疑为肾上腺肿瘤,但任克看了片子后有所怀疑,决定让老伯再检查一次。“一般拍片是采用仰卧,而我让他使用俯卧,并给他喝了产气剂。肿瘤不可能内部有气体,而片子中显示怀疑有肿瘤的位置有气体,这证实了我的判断。”经诊断,老伯患的是胃底憩室,并非肿瘤。
值得一提的是,在做介入手术时,任克等医生都得穿重二三十斤的铅衣工作。“在夏天的时候,厚重的铅衣穿在身上,做完手术后,全身都湿透了。再加上射线的影响,会令人非常疲惫。然而想到患者能因此得到救治,就觉得这样的疲惫是值得的。”
全力让患者享温馨服务
具备丰富临床工作经验的任克,在从事影像工作后,也坚持学习临床知识。对团队成员,他要求做到多学科融会贯通,全面掌握疾病的发生、发展、病理基础、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学科建设的综合思维,需要长时间积淀形成。”任克强调,学科建设的综合思维可以促进多学科之间的合作、互补,不断提升整体诊疗水平,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磁共振扫描因耗时长,很多医院都对此实行预约制度,患者做检查一般都需要等待3-5天,十分耗时。任克充分考虑到这个问题,通过合理排班,使设备最大程度工作,争取让患者当日预约当日完成检查,减少他们的等待时间,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为了方便本地居民,放射科还温馨地在提示语上用双语进行播报服务,即放射科内语音播报系统采用普通话和闽南话两种方式向患者播放就诊及服务用语等信息,提高大家的配合度、提升摄片质量。目前,科室还计划采用中英文双语进行标识展示,以便国外患者在就医时了解相关信息。
放射科在任克的带领下,为患者制定了一流的服务流程和工作模式。诊断医师对技师扫描进行现场指导,实现对患者的个体化扫描,在扫描过程中即可对病灶进行初步诊断,设计最佳的扫描方案,为影像诊断提供最完整的高质量信息,为临床制订治疗计划提供可靠的依据。
任克介绍,科室目前实行24小时值班机制,科室团队共有21人,加上介入病房共25个人。目前,每个月的检查量基本稳步上升,高峰时每天CT检查量达一百多人次,各种检查加起来一天超过300人次。任克表示,今后,放射科还将利用厦门大学在大数据、人工智能领域方面的优势,引入AI辅助,提高看片读片的准确率与效率,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S0109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