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放在地下停车库的“僵尸”自行车。
堆满废物的车筐、干瘪变形的轮胎、锈迹斑斑的车身上覆盖着厚厚的一层灰。随着共享单车的出现,不少市民改变了原先的出行方式,不少老旧自行车也被弃用,堆放在小区的楼道里。
残缺不全的“僵尸”自行车叠放在一起,不仅占用了公共空间,造成安全隐患,也带来了卫生问题。近日,嘉盛豪园小区贴出通告,要业主与物业配合,清理小区内的“僵尸”自行车。这一举措效果如何?记者进行了调查。
文/图 本报记者 陆晓凤
【缘由】
“僵尸”自行车占用公共空间
昨日,记者来到位于莲前东路的嘉盛豪园E组团。在小区入口,《关于清理“僵尸”自行车的通告》张贴在显眼的门柱上。通告上写着:“为规范停车秩序,服务处拟近期对小区长期放置不用的‘僵尸’自行车进行清理,请用户于2017年9月27日前清理完毕,如未处理,物业将进行统一处理。”通告在小区的楼道里、出入口均有张贴。保安告诉记者,这样的通告共有二十几张。
“一个月前,就开始了对小区内‘僵尸’自行车的清理。”负责小区的厦门东芳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共享单车改变了不少业主的出行方式,原本的家用自行车被弃用,堆放在小区楼道里,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不仅占用小区的公共空间,堵住了消防通道,被弃用的“僵尸”自行车堆满灰尘,也影响楼道的环境卫生。
负责人说,在征得小区业主委员会的同意后,物业方面开始对“僵尸”自行车进行清理。
不少业主在通告贴出的一周内,清理了自家的“僵尸”自行车,还有部分未被清理的“僵尸”自行车,物业方面也组织人员,进行了统一清理,目前暂时存放在地下停车场空地。
【行动】
强行清理明显被弃用的自行车
那么,物业究竟凭借什么判定“僵尸”自行车,并将其清走呢?
“凭借日常的巡查经验,坐垫破损,上面堆积了厚厚一层灰等,明显被弃用的自行车,我们都当成’僵尸’自行车处理。”物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被他们强行清理的“僵尸”自行车,目前还没有业主上门讨要。
在物业负责人的指引下,记者在小区地下停车场看到了这堆“僵尸”自行车——头尾相接,相互堆叠成一座小山,有的车座破损,有的轮胎扭曲。记者大致计算了一下,现场有50多辆自行车。“堆起来还占了一个车位的空间,要是放在楼道里,就更糟糕了。”物业负责人说道。
【反响】
多数业主赞同物业做法
业主张先生对这一做法存有疑虑:“私自将业主的自行车进行清理,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有经过业主委员会同意。”物业负责人说,并不是一次性清除掉,目前暂时将“僵尸”自行车存放在车库空地,待两个月无人认领后,物业才会进行彻底清除。
对于物业的这一举措,多数业主也都表示赞同。业主郑彬彬说:“‘僵尸’自行车清理干净后,楼道宽敞了,再也不怕女儿被’僵尸’自行车绊倒。”
业主黄先生也拍手叫好:“虽然我弃用的自行车被清走了,但我还是很高兴,楼道干净空旷了。”
【提醒】
物业清除前
需经业主同意
那么,其他小区物业如果也想效仿该物业公司,对小区内的“僵尸”自行车进行清理,该注意什么呢?北京盈科(厦门)律师事务所许东律师提醒,想要彻底清理小区内的“僵尸”自行车,程序上应事先经过业主大会或者业主委员会的决议通过,“未经小区业主同意就清除业主的自行车,会涉嫌侵犯业主的所有权。”
责任编辑:陈培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