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世界精神卫生日
营造良好环境 共筑心理健康
厦门市仙岳医院注重防治结合,为各类群体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2022-10-11 00:00来源:厦门日报

 

 仙岳医院派出精神科、心理科、睡眠科医生,为群众提供义诊咨询和健康指导。

 

 居民积极参与精神卫生知识问答活动

  文/本报记者 楚燕

  通讯员 陈鹭

  图/本报记者 陈偲瑶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主题是“营造良好环境 共筑心理健康”,倡导全社会共同关注精神心理健康。

  昨天下午,在厦门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导下,厦门市仙岳医院联合筼筜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等单位举办“健康厦门 近邻健康”行动暨“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厦门市仙岳医院派出精神科、心理科、睡眠科医生,在育秀广场为有需求的群众提供义诊咨询、精神心理健康指导等服务。现场还有精神卫生优惠政策宣传、精神卫生知识有奖问答等活动,吸引了众多居民参与。

  作为厦门市精神卫生中心、福建省精神医学中心、国家心理健康宣传示范建设基地,厦门市仙岳医院向来重视精神疾病防治结合,在不断提升医疗水平的同时,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加强科普宣教,提升群众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提高广大居民健康素养,受到群众欢迎。

  提高知晓率

  减轻病耻感

  共筑心理健康,首先要提高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减轻病耻感。厦门市仙岳医院陈进东院长介绍,为了让更多人了解精神疾病防治知识,该院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多渠道开展科普知识宣传,主动将宣传阵地拓展到院外,下社区、进学校、入企业,积极举办义诊咨询、科普宣教等活动,并通过媒体、热线、微信、视频等,加强相关知识宣传,帮助群众通过科学途径掌握精神卫生知识,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仙岳医院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面向社会开通公益咨询热线,帮助饱受疫情困扰的人们纾解焦虑情绪,并在权威媒体及医院微信矩阵上发布心理抗疫小窍门,有针对性地帮助各类人群走出心理阴霾,广受社会各界好评。

  “近三年的疫情,给社会带来一些新的现象,可能会影响未来20年人们的心理健康。比如,多次停课带来的焦虑、强迫,上网课可能引起的网络沉迷,事业、情感受挫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等。”陈进东说,“可以预测,未来人们对精神卫生服务的需求会越来越多,这也给我们精神专科医院的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年轻人群主动就诊意识增强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健康意识增强,更多人开始从单纯重视躯体疾病,逐步转向既重视躯体疾病也关注精神心理疾病。

  “群众的意识真的转变了很多。”仙岳医院精神科医生闫丽娜有着多年社区防治经验,十几年前,她见证并参与了“解锁行动”,和同事们一道,为偏远村庄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送医送药,帮他们摆脱枷锁,走出“黑屋”。“这些年,越来越多的患者不再封闭在家中,而是来到医院接受正规治疗,病情控制得更好。”

  闫丽娜发现,和老年人相比,年轻人主动就诊意识更强。“现在年轻人接受信息的渠道多,能够更多地接触到精神卫生知识。面对可能出现的精神心理问题,他们当中很多人不再一味地讳疾忌医,而是选择主动找专业人士咨询。” 闫丽娜特别提到学生群体,“一些初高中生觉察到自己最近‘不对劲’,会主动向学校的心理老师咨询。心理老师初筛评估,有必要时,会建议孩子到我们医院来就诊。有的孩子一段时间比较抑郁、厌学,家长不认为是病,生怕和精神心理疾病沾边,但有些孩子自己会主动要求到医院看诊。”

  闫丽娜认为,人们逐渐能够以相对平和的心态看待精神心理问题,并主动寻求帮助,这是社会的进步。

  改善软硬件 增强服务能力

  为了提高精神卫生服务水平,让群众便捷享有优质医疗服务,仙岳医院软硬件持续升级,医疗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陈进东院长介绍,仙岳医院改扩建项目今年启动,南北院区改扩建同步开工,建成后将新增床位600张,届时全院总床位数将达到1500张,能极大缓解精神疾病患者床位紧缺问题,大幅提高医疗康复等硬件设施水平,促进医教研全面发展。

  陈进东表示,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卫生医疗需求,仙岳医院加大人才培养、人才引进力度,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为群众提供高品质医疗服务。同时,医院开设夜间门诊、无假日门诊等,进一步增加服务供给。今年10月,仙岳医院信息化建设再上新台阶,在全院推行无纸化病历,将医护人员从繁琐的文书书写中解放出来,腾出更多时间为患者服务。目前,医院正在进行科室规划调整,计划将心理咨询和治疗相关诊室集中在一个楼层,提高群众就医舒适度。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医院开设精神心理门诊,有的还设置了专门的病区,相关的诊疗行为是否规范,直接关乎患者安全。目前,仙岳医院正牵头申请成立厦门市精神卫生质控中心,“质控中心可对各医疗单位相关从业人员资质、用药规范、病历质量等进行督导检查,力求规范化、同质化,从而提升全市精神心理疾病诊疗水平,这也是共筑心理健康的重要一环。”陈进东说。

  【链接】

  家庭-社区-医院协作

  给患者带来便利

  80岁的林老伯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睡眠不佳,经常乱讲话,行为冲动。老人年纪大了,不方便外出就医,家人向社区申请,经协调,防治点的精神科医生入户诊断。仙岳医院防治点医生闫丽娜上门为老伯诊断复核,针对其睡眠问题和精神症状,制定相应的药物治疗方案,同时指导家属加强日常护理,并给出康复方案。家属根据方案到医院开药或到社区就近拿药,十分方便。

  “现在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配备驻点的精防人员。有些患者不方便到医院就诊,尤其是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不配合就医、服药不规律状态不好的情况下,驻点医生可以提供入户诊断复核服务,患者家庭向社区提出申请即可。”闫丽娜说,医生入户现场看诊,可以初步判断患者病情,明确是否需要调整药物剂量等,量身定制治疗方案。这种家庭-社区-医院协作模式,给患者带来极大便利。

  【小贴士】

  抑郁症早期

  有四大征兆

  仙岳医院专家表示,青少年、孕产妇、老年人群、高压职业人群是抑郁症防治重点人群,抑郁症可防可治,应平等对待、关心关爱抑郁症患者。

  抑郁症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这是一种可治疗的疾病。抑郁症早期有四大征兆,如果出现以下表现,且持续2周以上,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建议及时就诊:总高兴不起来;对社会交往厌倦、冷淡,对周围的人和事开始失去兴趣;认知功能损害,如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创造性下降;伴有一些没有明确原因的长期失眠、食欲减退、体重下降、身体疲倦。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