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款舞剧《红楼梦》在厦首演
两个场次售票告罄,昨晚演出结束后演员谢幕十余次观众仍舍不得离开
2023-03-18 00:00来源:厦门晚报

  ■演出结束后,演员们与观众互动热烈。

  宝玉娶亲   

 

  黛玉葬花

  昨晚,舞剧《红楼梦》在闽南大戏院上演,现场有上千名观众,座无虚席。据悉,江苏大剧院、南京民族乐团联合出品的这部原创民族舞剧已是第四轮全国巡演,此次首度亮相厦门,两个场次演出的售票仅一小时即被抢光。

  演出结束后主创人员和观众互动热烈,演员谢幕十余次,观众仍舍不得离开。今晚,《红楼梦》还将在闽南大戏院上演第二场。

  文/记者 林晓云 图/卡卡

  【主创理念】

  十二金钗成“红楼”主角

  以花的绽放凋零暗示人生

  舞剧《红楼梦》的主创和主演均是90后,他们借助音乐与肢体语言的表达,构成《红楼梦》的独特视角。

  导演李超表示,最打动人心的是“十二个姑娘”的命运,在人物刻画上,将她们与花联系,以花的绽放与凋零寓示人生离合悲欢。舞台上用帷幔与屏风构建成红楼世界,层层叠叠的帷幔配合不同舞段变化,一开始投影了十二金钗的判词,结束时则投影她们的音容笑貌在回眸中幻化消失。

  剧中贾宝玉的扮演者黎星,同时也担任导演。他说,这部作品的主角并不是自己,而是十二金钗。剧中十二金钗同台共舞原先有两次,一次在太虚幻境,一次是在“花葬”章节。改版后,对“游园”章节重新作曲、编舞及设计舞美,又给了一次十二金钗齐聚的机会。

  黎星说,前面10个篇章展现原著中的美学,最后两个篇章则回归创作者,“用我们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抛开了人们熟悉的符号、人物及时间等”。李超说,创作者们在古典舞的框架中加入了现代舞蹈元素,演员通过身体语言表现被压迫女性的抗争和青春的消逝。

  【创作亮点】

  服装设计映照不同人物命运 最后两个章节“画风突变”

  舞剧《红楼梦》采用传统章回体小说形式,十二个舞段各有题名,分别为“入府”“幻境”“含酸”“省亲”“游园”“葬花”“元宵”“丢玉”“冲喜”“团圆”“花葬”“归彼大荒”,各自独立又串联成篇。

  第五章“游园”是最受观众好评的章节之一。随着一张长桌从乐池中升起,十二金钗妆容造型各不相同,身着颜色鲜艳的华服起舞。人物的美和场景形成的视觉冲击,犹如长卷在观众眼前展开。“云肩如花,花似云肩”,十二金钗的服装设计保留了部分明代古制,又加以创新,设计的云肩与刺绣配有不同寓意的花卉,服装与她们各自的命运相互映照。

  元妃“省亲”一章也受到很多观众喜爱。元春厚重的金色裙袍、群舞的蓝色长袍,暗示人物如傀儡般受人控制。当元春脱去生硬的“外壳”,观众才看到她回归女儿、孙女身份后与家人间的真情。

  全剧的“大转折”,是前十个章节结束之后,原先古色古香的氛围,到了最后“花葬”和“归彼大荒”两个章节时,画风突变成了现代舞。铺满整个舞台的白花,十二张犹如屏风一样的高靠背椅,十二金钗的华丽古装换成了简单的长裙和披风,长发如瀑。她们随着音乐起舞,大提琴和打击乐器奏出的旋律透着苍凉和悲壮。

  【观众好评】

  提前一小时体验主题展

  懂门道的赞赏创作细节

  舞剧《红楼梦》是近两年演出行业的“爆款”,巡演到各地都是一票难求。今年3月启动的全国巡演,厦门是该剧“出生地”南京之外的第一站。

  记者在现场看到,观众大部分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其中女性观众超过八成。上百名观众穿着汉服或旗袍来观剧,也有穿着校服的中学生。

  演出开场前,闽南大戏院前厅举办的汉服体验、《红楼梦》“梦回红楼”主题展吸引了数百名观众,有的提前一小时特地来体验。

  剧中亮点颇多,如宝玉、黛玉首次相见四目相对时,台下观众不约而同发出“哇”的感叹。“葬花”章节中唯美的双人舞受到观众赞赏,会看“门道”的内行说,很多动作属于高难度,还借鉴了芭蕾舞技巧。而男扮女装的“刘姥姥”,成为该剧的“喜剧担当”,增添了不少幽默诙谐的元素。

  据介绍,2019年由江苏大剧院年轻文化工作者集体投票,从众多剧目中选出《红楼梦》作为创作目标,当时的江苏大剧院副总经理李斯思曾为此惊讶,没想到年轻人会对一部古典文学作品感兴趣。据悉,舞剧《红楼梦》今年计划全国巡演将超过60场,除了厦门,上海、成都、景德镇、济南、临沂等地的演出售票也已告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