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闻汛而动 向水而行 |
3700余名驻厦官兵驰援江西余干县 |
|
2020年07月20日·海西晨报·
第A16版
·
海西影像志
 |
哪里有危险,哪里最艰难,哪里就有官兵们奋战的身影。 通讯员 朱万福 摄 |
|
 |
打开抖音,扫码观看抗洪抢险视频。 |
|
 |
7月16日,江西余干县东塘乡信瑞联圩一侧出现多处泡泉险情,侦察营官兵昼夜奋战。通讯员 朱万福 摄 |
|
 |
7月15日,防空营官兵出动360人、21车,处置一处泡泉,消耗沙子、石子650立方米。通讯员 朱万福 摄 |
|
 |
女兵们整齐列队,待命上堤坝。通讯员 朱万福 摄 |
|
 |
驻厦某旅官兵出发驰援江西余干县。通讯员 汪书弘 摄 |
|
 |
7月17日,连续工作14个小时的官兵在冲锋舟上睡着了。通讯员 朱万福 摄 |
|
 |
7月17日,官兵们在余干县东塘乡信瑞联圩成功处置险情后清洗身体。通讯员 朱万福 摄 |
|
晨报记者 唐光峰 通讯员 朱万福
听令出征,闻“汛”而动。日前,江西省多地区水位持续上涨,江西上饶、南昌、九江等地防汛抗洪形势严峻,驻厦某旅官兵于7月14日破晓时分听令紧急出动。
这支部队官兵刚结束野外驻训任务。他们通过摩托化机动的方式,风雨兼程,火速援驰江西余干县,共出动3700余名官兵、300余辆军车,携带21艘冲锋艇,数千套锹、镐等抗洪抢险物资器材。到达指定地域后,他们担负起江西余干县康山大堤、枫富联圩等总长167.25公里大堤的巡堤查险任务。
垒筑堤坝、封堵闸口、上堤巡查……官兵们刚抵达目的地,顾不上休整,就马不停蹄地奔赴一线。哪里有危险,哪里最艰难,哪里就有他们奋战的身影。
“女兵也是战斗员。面对‘洪魔’,我们义无反顾,集体请战。上大堤,到前线,洪水不退,我们不撤。”该部队卫生连的17名女兵写下请战书,主动请缨上前线。这些女兵,有的入伍不到一年,有的即将退伍。但她们约定,这个夏天哪怕晒黑、晒伤,也要与“洪魔”抗争到底,不负军旅,不负青春。
刘浪是武装侦察连下士班长,跟随连队在余干县石口镇救灾,而他的父亲刘发胜则在家乡鄱阳湖周溪镇枭阳圩救灾。两人相距仅40公里,却没有时间相见。每次通话,父子俩都互相鼓励,互道平安。刘发胜告诉刘浪,等洪水退了,就带着妻子来石口镇看他。去年至今,刘浪与父母已快一年没见面了。
人民有难,军人当先。当洪水来临之际,他们“战”在一起,用军人特有的姿态,筑起抗击“洪魔”的“铜墙铁壁”。也正是有了他们的无畏与坚守,人民群众才感到踏实。S0720002
闻汛而动 向水而行
3700余名驻厦官兵驰援江西余干县
 |
哪里有危险,哪里最艰难,哪里就有官兵们奋战的身影。 通讯员 朱万福 摄 |
|
 |
打开抖音,扫码观看抗洪抢险视频。 |
|
 |
7月16日,江西余干县东塘乡信瑞联圩一侧出现多处泡泉险情,侦察营官兵昼夜奋战。通讯员 朱万福 摄 |
|
 |
7月15日,防空营官兵出动360人、21车,处置一处泡泉,消耗沙子、石子650立方米。通讯员 朱万福 摄 |
|
 |
女兵们整齐列队,待命上堤坝。通讯员 朱万福 摄 |
|
 |
驻厦某旅官兵出发驰援江西余干县。通讯员 汪书弘 摄 |
|
 |
7月17日,连续工作14个小时的官兵在冲锋舟上睡着了。通讯员 朱万福 摄 |
|
 |
7月17日,官兵们在余干县东塘乡信瑞联圩成功处置险情后清洗身体。通讯员 朱万福 摄 |
|
晨报记者 唐光峰 通讯员 朱万福
听令出征,闻“汛”而动。日前,江西省多地区水位持续上涨,江西上饶、南昌、九江等地防汛抗洪形势严峻,驻厦某旅官兵于7月14日破晓时分听令紧急出动。
这支部队官兵刚结束野外驻训任务。他们通过摩托化机动的方式,风雨兼程,火速援驰江西余干县,共出动3700余名官兵、300余辆军车,携带21艘冲锋艇,数千套锹、镐等抗洪抢险物资器材。到达指定地域后,他们担负起江西余干县康山大堤、枫富联圩等总长167.25公里大堤的巡堤查险任务。
垒筑堤坝、封堵闸口、上堤巡查……官兵们刚抵达目的地,顾不上休整,就马不停蹄地奔赴一线。哪里有危险,哪里最艰难,哪里就有他们奋战的身影。
“女兵也是战斗员。面对‘洪魔’,我们义无反顾,集体请战。上大堤,到前线,洪水不退,我们不撤。”该部队卫生连的17名女兵写下请战书,主动请缨上前线。这些女兵,有的入伍不到一年,有的即将退伍。但她们约定,这个夏天哪怕晒黑、晒伤,也要与“洪魔”抗争到底,不负军旅,不负青春。
刘浪是武装侦察连下士班长,跟随连队在余干县石口镇救灾,而他的父亲刘发胜则在家乡鄱阳湖周溪镇枭阳圩救灾。两人相距仅40公里,却没有时间相见。每次通话,父子俩都互相鼓励,互道平安。刘发胜告诉刘浪,等洪水退了,就带着妻子来石口镇看他。去年至今,刘浪与父母已快一年没见面了。
人民有难,军人当先。当洪水来临之际,他们“战”在一起,用军人特有的姿态,筑起抗击“洪魔”的“铜墙铁壁”。也正是有了他们的无畏与坚守,人民群众才感到踏实。S07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