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后备厢市集闲逛(本报记者 林铭鸿 摄)
本报记者 薛尧 实习生 潘文婧
夜幕降临,掀开后备厢,里面不仅有装饰精美的灯光,还有咖啡、酒水、汉堡甚至是麻辣烫……近日,随着市民的夜间活动增加,后备厢经济再次火热,颇受年轻人追捧,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连日来,记者走访这一市场现象,并请专业人士进行分析。
后备厢市集受青睐
我市多地都有出现
近日,在观音山陆世界附近,晚8点左右,人群熙熙攘攘,有不少后备厢摊主在售卖自己的产品。
其中一个售卖手工艺品的铺位受到了不少人的青睐。“这些商品看起来挺好的,价格也不贵,销售形式很新颖。”王女士刚刚带着女儿在手工艺品摊位消费。此外,冷饮和食物摊位也很受欢迎。张先生带着儿子来附近闲逛,顺便给儿子买了杯冰镇椰子饮料。
除了这种后备厢市集,夜幕降临后,记者在环岛路、滨海浪漫线、沙坡尾等区域,也见到了类似的后备厢摆摊现象。后备厢市集所在之处,能吸引不少人流。
经营者大多是兼职
创业试错成本低
骆灿辉从事餐饮行业已经有20多年了,他拥有一辆自己的冰激凌售卖车,基本每次出摊都能赚到1000到2000元。“我们这个群体中,大部分经营者都是兼职,包括我自己也是兼职出摊。” 骆灿辉告诉记者,他自己有一家实体店面,后备厢摆摊能让产品更接近消费者,从而达到宣传的效果。
钟志伟和陈仪仪这对夫妻是“00后”,钟志伟告诉记者,因为妻子很爱吃烤苕皮,他们就筹划着自己开了个苕皮摊位,但为了节约租金成本,就想着把摊位搬到后备厢来。每次出摊,他们都能挣到七八百元以上,创业的试错成本低,这给了他们继续做下去的勇气。
营业执照没有随车摆放
还有不少摊点占道经营
记者发现,后备厢摊贩售卖的大多是饮品和小吃,营业执照没有随车摆放,但大多商家有实体门店,营业执照都摆放在店铺内。据悉,后备厢市集多是和各大商场联合推出,活动场地由商场提供。
还有不少摊点存在占道经营的情况,处于灰色地带。骆灿辉告诉记者,现在后备厢市集主要的活动形式是由摊主自发形成组织,联系各个商场来提供场地,并没有一个专门规划的地段用来经营。
【声音】
需要法律法规约束
集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江航:后备厢市集本质上仍然是商业经营行为,毫无疑问必须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需要取得经营许可,涉及食品销售的还要有卫生许可,办理经营手续,合法纳税等。
有关部门可以在综合商业经济体周边、景区周边划定固定的区域,作为后备厢市集的场地。借鉴地摊经济的经验,后备厢市集经营者需要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及食品安全承诺书。因为后备厢经济本身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社交性,所以在准入制度上,可以更加弹性一些,但也需要有退出机制,如果有投诉或质量等问题出现,可以责令经营者退出,或处以相应的惩罚。
责任编辑:陈培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