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开路先锋 诠释厦门速度
十年来,我市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日臻完善,初步建成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2022-08-05 00:00来源:厦门日报

  ▲市交通运输局积极对标国际国内一流水准,精细整治,科学规划,全力打造更加安全、畅通、文明、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图为空中俯瞰厦门大桥集美立交。 (本报记者 王火炎 航拍器摄)

  ▲7月23日,福厦高铁厦门集美特大桥最后一孔预制箱梁架设完成。标志着福厦高铁全线架梁结束,实现了下部结构全线贯通。

(本报记者 王协云 航拍器摄)

  本版文/本报记者  徐景明  蔡绵绵

  打开厦门每一幅城市繁荣与发展的历史画卷,交通运输,必定是其中的鲜活底色。

  交通兴则城市兴,交通旺则百业旺。党的十八大以来,厦门交通运输发展在全市经济发展大局中始终扮演重要“先行官”角色,为国民经济增长、区域协调发展、社会民生进步、对外开放交流等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厦门努力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当好开路先锋。

  如今,厦门汇聚海、陆、空、铁等立体交通运输方式,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日臻完善,已初步建成以铁路、高速公路为主骨架,海港、空港、陆港为主枢纽,多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厦门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城市、全国最高等级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中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之一。

  回眸十年交通事业的发展历程,面对纵深推进“跨岛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等新时代命题,市交通运输局紧紧围绕“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这一目标,牢记“打造人民满意交通”这一初心使命,统筹全市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推进“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全力支撑更高水平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高质量发展  大交通格局基本成型

  7月4日凌晨3时,伴随着最后一立方米混凝土浇筑完成,翔安大桥(第二东通道)项目A3标段最后一联主线现浇箱梁顺利完成浇筑。至此,大桥翔安侧主线贯通。翔安大桥是厦门正在推进的第七条公路桥隧进出岛通道。

  然而,特区建设之初,进出岛仅有一条2车道的海堤。在改革开放的号角催征下,厦门大力建设进出岛通道,先后建设厦门大桥、海沧大桥、集美大桥、杏林大桥、翔安隧道。党的十八大以来,跨岛交通持续引领“跨岛发展”,2021年海沧隧道建成通车,如今,拥有“四桥三地铁两隧一海堤”三向进出岛通道网络的厦门,进出岛桥隧车道已达40条。与此同时,厦门高速路网连通八方,市内“两环八射”快速路网建设全面提速,全市公路建成总里程超过2600公里。陆路交通从“量变”实现“质变”。

  铁路建设,一路高歌。2010年-2013年间,伴随着福厦、龙厦、厦深三条高等级铁路陆续开通,厦门快速迈入动车时代,形成厦门火车站、厦门北站两座高等级客运站,前场铁路大型货场、东孚货运编组站、厦门北动车运用所等配套设施等级高、能力强。至2021年底,厦门地区已经形成“四干(福厦、厦深、龙厦、鹰厦)两支(海沧港区支线、东渡港区支线)”铁路骨架,境内铁路通车总里程达146.3公里。

  民航领域,乘势起飞。十年间,厦门机场年客运量实现1500万至2700万的跨越式发展,航线覆盖亚洲、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今年1月,厦门新机场全面开工建设,成功迈入“大变样”的关键阶段。

  交通运输,强国强市之重器。公路蜿蜒舒展,桥隧跨岛连接,动车通达九州,飞机联通境内外,设施网络高质量发展,大交通格局跃然纸上……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交通运输行业充分发挥了“先行官”作用,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日益凸显,为构筑“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不断积蓄力量。

  高效率运行

  人享其行 物畅其流

  路通则福至。党的十八大以来,四通八达的大交通格局在便捷人们出行的同时,更是打开了一扇扇更加富足、更加幸福的大门,源源不断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心剂”。

  前不久,随着暑运高峰的到来,厦门地铁创下一周内运送旅客456万人次的新高数据,日均客流超过60万人次。2017年12月31日,厦门开通运营首条地铁线路,短短的4年多时间内,日客流量便实现10万级至60万级的跳跃。三线成网、三向出岛。如今,厦门地铁线网运营里程近百公里,地铁4号线、6号线等线路加速建设。

  与此同时,公交、网约车的发展脚步,更是紧跟“人民满意交通”的目标。十年来,BRT成为全国最优的快速公交系统,社区公交、定制公交、村村通公交覆盖城乡各个角落;以网约车为代表的出租车行业快速发展,逐步承担起民生出行的“半壁江山”。数据显示,2021年全市公共交通客运总量达7.2亿人次,乘坐满意度位居全国前列,厦门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BRT、长途客运、出租客运等运输方式无缝衔接,人们出行实现从“坐上车”到“坐好车”的转变。

  航空物流运输更加高效畅通。7月12日晚,一架波音宽体机满载服装鞋帽、体育用品、五金汽配等跨境电商产品,从厦门高崎国际机场直飞美国洛杉矶。这是菜鸟国际在厦运营的首条厦门-洛杉矶电商航空快线,将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海外24小时“极速提货”的物流体验。7月1日,我市落地《进一步加快跨境航空货运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通过3年预计17亿元的政策扶持,帮助我市跨境航空物流产业做大做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市交通运输局通过强化政策扶持,加大物流用地规划和供给,推进海、陆、空枢纽建设等一系列措施,都着眼于长远。十年间,全市货物运输总量从1.6亿吨增长至3.9亿吨,增长1.5倍,年均增长12.2%;物流产业总收入从570亿元增长到1527亿元,增长1.7倍,年均增长13.1%。如今,现代物流产业已成为全市四大支柱产业集群之一,全市物流及相关经营企业超过9000家。2021年,市交通运输局印发《厦门市“十四五”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规划》,意在主动服务新发展格局,进一步促进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

  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全市铁路、公路、港口、航空全年完成客运量4336.44万人次,客运周转量309.87亿人公里;全年完成货物运输总量3.93亿吨,货运周转量2831.78亿吨公里。“人享其行、物畅其流”初步实现,交通运输成为人民群众获得感最强的领域之一。

  ▲2021年1月30日,地铁3号线列车驶入蔡厝站。 (本报记者 黄嵘 航拍器摄)

  高品质服务

  智慧引领 绿色低碳

  日前,面对夏季降雨突发、频发的情况,市交通运输局公路中心启用交通公路应急防汛一体化系统,将辖区内下穿通道、视频监控、应急抢险预置力量等信息集中展示在一张“图”上,实现公路防汛指挥日常管理一张屏,态势感知一张网,信息展示一张图,指挥调度一体化。

  建设智慧公路防汛体系,只是“智慧交通”的一个小小缩影。近年来,市交通运输局抢抓“新基建”政策风口,精准谋划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与传统交通运输产业的融合发展,积极探索物联网、车联网和智能辅助驾驶等先进信息技术在公共交通、物流、网约车等领域的应用,新场景、新应用实现“多点开花”:智能驾驶、智慧道路、智慧养护、车路协同等创新应用扎堆呈现;首个5GBRT公交站、首个5G综合运输服务站和首个商用5G机器人物流配送项目等领跑全国;打造城市交通“智慧大脑”、首批完成公交车智能网联改造等项目,提升城市服务品质。

  过去十年,市交通运输局坚持以制度创新为引领,以科技创新为手段,推动行业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大交通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初步实现跨部门、跨层级信息互联互通和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开拓交通“互联网+”政务服务新局面,实现164个交通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全部网上可办。

  绿色交通注重打造“厦门样本”。2016年厦门市荣获全国首批“绿色交通城市”称号,2019年获第十届“中华环境奖”,2021年成为首批“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城市之一。据测评,厦门公交线网密度、城市公共交通正点率、新增和更新新能源城市公共汽电车比率等多项数据,均远高于国家“公交都市”标准。此外,厦门是全省首个实施新增和更新的网约车全部为纯电动车型的城市,在营网约车中纯电动车占比65%,而全市新能源及清洁能源公交占比已超9成,以实际行动助力厦门在全省率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站在新起点,市交通运输局将持续发挥“先行官”作用,凝心聚力推进“交通强国”建设,以着力巩固“一座枢纽”、优化“两层网络”、完善“三个体系”,全面服务和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续写更加壮美豪迈的交通运输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厦门交通辉煌十年

  十大事件

  ●2012年6月29日

  龙厦铁路开通运营。

  ●2013年12月28日

  厦深铁路正式通车运营。

  ●2015年8月16日

  中欧(厦门)国际货运班列正式开行。

  ●2017年9月30日

  福厦高铁全线开工建设,预计2023年建成通车。

  ●2017年12月31日

  “最美海景地铁”厦门地铁1号线开通试运营,标志着厦门正式迈入“地铁时代”。

  ●2018年9月13日

  厦门面向5G车联网BRT示范应用项目正式发布,厦门BRT实现L2(半自动)智能辅助驾驶,厦门成为全国首个面向5G的商用级智能网联应用城市。

  ●2019年12月25日

  厦门地铁2号线开通运营,厦门由此进入“双地铁”时代。

  ●2021年6月17日

  厦门海沧隧道成功试通车,厦门进入“四桥两隧”时代,跨岛发展迎来新的里程碑。

  ●2021年6月25日

  厦门地铁3号线(火车站至蔡厝)正式开通,厦门地铁开启网络化运营时代。

  ●2021年12月19日

  我国第一座跨海大桥——厦门大桥“四改六”完工,从原本的双向四车道变为双向六车道,通车30年后以全新姿态服务特区跨岛发展。

  ▲今年5月,一辆新公交车在完成“四改六”的厦门大桥上行驶。(本报记者 林铭鸿 摄)

展开阅读全文

责任编辑:陈培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