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新书
发现挖掘美 传递暖和光
“珍珠湾文丛”(第六辑)出版,4位作家作品入选,涵盖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体裁
2022-08-28 00:00来源:厦门日报

  近日,由厦门市文联扶持资助,厦门市作协具体负责执行的“珍珠湾文丛”(第六辑)由现代出版社出版,与广大读者见面。

  “珍珠湾文丛”(第六辑)编选工作于去年8月启动,面向我市作家群体征集候选作品,共有29部作品申报。经过评选,最终4部著作脱颖而出,获得出版扶持资助。

  这4部作品分别为:陈元麟《风的微笑》、夏炜《青蛇的背影》、蔡伟璇《墙外的朱槿》、叶子申《我来到你的城市》。4部作品涵盖了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体裁,内容丰富,笔法老练,文学色彩浓厚,充分反映了我市文学创作的蓬勃生机。

  文/本报记者 许舒昕

  图/受访者 提供

  陈元麟:为老一辈艺术家作传

  ◆人物名片

  陈元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曾任《厦门文学》主编、厦门文学院院长;厦门市文联副主席。已结集出版散文集《我们看海去》《爱的祈祷》《大地之上》等。

  2009年,厦门市委宣传部和厦门市文联决定联合出版“厦门文艺人物专辑系列”丛书,为有一定造诣的老一辈作家艺术家立传,丛书主编由陈元麟兼任。然而两年后,陈元麟即将退休,领导却对他说,“你熟悉情况,还是继续发挥余热吧。”作为上世纪70年代至本世纪00年代厦门文坛的亲历者,陈元麟因工作结交了许多厦门文艺界的朋友,有感于他们穆如清风的处世态度、谦谦君子的为人风范、一丝不苟的创作精神,陈元麟继续接手了这项工作。不知不觉,十多年下来,居然也写了二十余篇、五十余万字,此次《风的微笑》便是择选其中的10篇结集出版。

  陈元麟说,由于采写对象涉及不同的文学艺术领域,且还要对其创作经验作一定的归纳总结,专业性极强。因此撰稿前,需做大量功课,研读相关专业理论知识,才不至于说外行话。为了避免写成流水账,还需煞费苦心地在传主的回忆中,找出故事、发现细节。

  尽管撰写传记颇费时间和精力,但陈元麟乐在其中,他直言“我很享受这个过程”。陈元麟说,20世纪上半叶出生的这一批艺术家很特殊,他们一部分人经历过战争,大部分人经历过饥荒和动乱。成长的历史语境带给他们太多磨砺甚至苦难,从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追求艺术和表现艺术的方式:他们总是用一颗纯真的爱心和一双敏锐的眼睛,在这个不尽如人意的世界里,发现美,挖掘美。

  叶子申:在新闻采访中寻找创作灵感

  ◆人物名片

  叶子申,海西晨报社记者,曾出版长篇小说《沉河》、个人访谈录《在色彩斑斓中寻找诗画人生》等。

  《我来到你的城市》共收入13个短篇小说。作者将目光聚焦于不同群体,塑造了一批性格迥异的人物形象——有遭遇变故但身残志坚的青年设计师;有深陷爱情却无法得到回应的歌女……

  叶子申坦言,这13个短篇小说,有不少篇章的初稿都是自己刚刚参加工作时写的,彼时年龄尚浅,因此小说里对于青春成长书写的内容较多。例如《小亦》这一篇的构思,是毕业后的两三年,一次偶然在家中整理信件时产生的,“当时翻出了许多大学时期和朋友们往来的信件。在那个互联网已经兴起的时代,我们还保持手写信的习惯,现在想想也挺不可思议的。就看着这些信,写了这么一个故事。”

  作为一名深耕文化领域多年的记者,叶子申在工作中采访过许多青年艺术家。这些受访者的故事,为他提供了不少创作灵感。“比如《失孤》里的青年设计师,故事里写他从小被拐卖到福建,腿脚受过伤,但他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状态,完成了一个个优秀的设计方案。”叶子申说,他在创作这个故事时,总会想起多年前采访的一位青年设计师——也是从小腿脚不便,一度在职场里受挫,但凭借才华和努力,最后成了业界小有名气的设计师。

  叶子申表示,接下来他会将创作目光投向闽南文化领域,在新闻采访工作中寻找可用的闽南文化素材,同时转向以贴近现实生活为主的写作。

  蔡伟璇:小说要给人带来暖和光

  ◆人物名片

  蔡伟璇,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小说学会会员,翔安区作协主席,研究馆员。著有《墙外的朱槿》等5部小说散文集。

  《墙外的朱槿》包含了蔡伟璇2015年至2021年发表在《北京文学》《福建文学》等刊物上的16个中短篇小说。这些小说以厦门(小说中以“滨海市”呈现)为创作背景。其中,《一株虹之玉锦》曾获“东丽杯”梁斌小说奖,是“第八届鲁迅文学奖”候选作品。

  蔡伟璇的小说注重日常生活经验的书写,她擅于从生活中发现、挖掘小说素材,精准捕捉生活中那些对人生和命运产生影响的事件。“很多都是我听到、看到的,再进行巧妙加工。”她在写日常时,视角常常穿过生活表面的繁华,既揭露生活颓败、阴暗的一面,同时又不忘在结尾为普通人重建对生活的信心,“写小说,不是要让人绝望,而是要传递暖和光。”蔡伟璇说。在《墙外的朱槿》结尾,她为受病痛折磨、碰到庸医、遭遇性骚扰等一系列困境的朱槿作了一个光明的结局,让朱槿不再感到绝望。

  好的小说除了暴露生活本质,她认为还应该给人以思考和启迪。《一株虹之玉锦》里,男主人公唐天青爱上了一个比他大十岁、离过婚、带个孩子、又没有多少文化的女人黄锦。然而,婚后唐天青有意无意地“作践”黄锦和黄锦的儿子,以致最后离婚。黄锦离开后,唐天青开始反思自己,心里仍盼着黄锦归来。蔡伟璇表示,生活中看到、听到太多婚姻悲剧,希望能以唐天青的悔不当初来警醒人们,婚姻中应如何处理夫妻之间的矛盾,避免悲剧发生。

  夏炜:用诗歌捍卫人文精神

  ◆人物名片

  夏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福建省评论家协会会员,厦门市作协副主席、美协会员。著有长篇小说《那些花儿》《铁观音》,中短篇小说《小雪》《高尚》,散文集《等茶》等。

  《青蛇的背影》是夏炜在小说创作之余,近十年诗歌写作探索的一次集结。

  在诗集中,作者以诗性语言,阐述了厦门现代都市里人与人、人与物之间复杂的情感纠葛。夏炜说,现代都市里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冷漠与麻木的人却同样越来越多,物质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侵袭人类的身心与灵魂。他希望能用笔捍卫住人文精神,于都市忙碌嘈杂的生活外,挖掘人性的可爱与光芒。

  比起小说,夏炜认为诗歌“有纯粹感”。夏炜的诗歌意象丰富,他擅长寻找一种事物与另一种事物的联系。而其中的秘诀,在于其深入生活、细致观察。夏炜说,“诗句都在生活的现场。要把别人感觉寡淡的日子,点点滴滴记录出精彩,生活就会回馈你活色生香的诗篇。”

  也许是长期从事小说写作,让夏炜的诗歌读起来有小说的特征,行文自由,叙事游刃有余,语言节奏掌控有分寸感,又有些意识流的场景穿插,甚至有点电影分镜头的味道。厦门诗人一海评价,“冷叙述、时空交错、蒙太奇结构和抒情自我的悬置,也是近来夏炜诗歌创作的一个新面目。”值得一提的是,书内插图皆出自夏炜亲笔手绘。

展开阅读全文

责任编辑:连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