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声响起来!送给学生心中的光
本报与您分享五位同安区属学校优秀教师代表的故事
2022-09-10 00:00来源:厦门日报

  今天是教师节。人生如旷野,恩师如灯,一位位老师用智慧的光芒照亮学生的前行之路。

  在同安区,一批批优秀教师不断涌现出来、扎根在此,在不同领域各自发光——从幼儿园到中小学,从城区到乡村,从普通教育到职业教育,共同绘就同安区教育图景。

  今天,本报带您走近五位区属学校优秀教师代表,倾听他们的故事。

  本版文/本报记者 林健华

  通讯员 韩超 张燕真 李琳

  本版图/同安区教育局 提供

  小学教师邵艺光

  “旧”课程

  也能出新意

  邵艺光

  【人物名片】

  邵艺光,同安区第三实验小学教研室主任助理,分管学校数学与科学教学工作,厦门市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同安区骨干教师;曾获厦门市第五届教师技能大赛一等奖、厦门市第八届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创新大赛一等奖、厦门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二等奖等多项荣誉。

  今年是邵艺光从教的第五个年头,新学期迎来的不仅有一批新学生,还有两名徒弟。新教师有很多困惑,遇事就想问师父,这一点邵艺光很清楚——毕竟自己也是这么过来的。

  一开始踏入教师生涯,怎么备课、怎么上课,邵艺光得到前辈倾囊相授。到了第二年,同一门课,邵艺光驾轻就熟。到了第三年,她已经不满足于原有的上课模式,怎么融入育人价值、怎么实现结构化教学,成为她更关心的事情。

  2021年,邵艺光设计的课例《比的意义》入选教育部“基础教育精品课”,成为全国教师的借鉴案例。她把三年级学的倍数、五年级学的分数,融入六年级“比”的课程。“以前的知识不能学过就忘了,而要融会贯通,我努力帮助学生建立结构化的知识体系。”如今,邵艺光谈起教学,已有一套自己的方法论。

  这堂课开始前,邵艺光让学生提前收集“生活中的比”。孩子们不局限于课本的例子,而是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果汁中纯果汁和水的质量比是1:4,数学课本的长宽比是26:18,一个人头长与身长的比是1:7……原来,数学就在身边。

  邵艺光也会举例子,融入自己对学科育人的理解。她说,某个城市的师生比是1:19,而农村的师生比是1:23,这意味着什么?学生们听了,往往若有所思。在追问中,学生感受到城乡教育的差距;在引导中,学生开始思考如何让教育更加均衡。

  “教书育人,设计数学课程也要想着如何育人,就体现在这些细节里。”邵艺光说,这门六年级数学课她已经连续教过三年,但每节课前都会重新备课。备课时融入新理念、尝试新创意、实验新方法,教学中深钻教材、课程标准及教学材料,闲暇时学习网上材料、旁听资深老师上课、参加各类培训,并常常自我反思。

  邵艺光希望,自己能给徒弟和实习老师树立榜样。看着徒弟俩懵懂的模样,她仿佛看见过去的自己。她为此庆幸,说明在这所学校里,学习、成长的不仅仅是学生们,还有她自己。

  乡村教师叶宝玉

  学生周记

  成为她的“观察窗”

  叶宝玉

  【人物名片】

  叶宝玉,同安区汀溪中心小学语文教师,厦门市骨干教师、同安区优秀教师,现任学校办公室主任。曾获同安区师德标兵、厦门市教育系统教师岗位练兵先进个人、同安区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同安区教育系统教育教学业绩突出单项奖等荣誉。

  叶宝玉的学生必须写周记。久而久之,孩子们有了“树洞”,她也有了观察学生的“窗口”。

  她告诉学生,这本周记只给老师看,不是写作文,想写什么都可以。于是,每名学生的思想波动尽收眼底:一名六年级女生对男同学暗生情愫,陷入青春苦恼;有人跟同学闹了矛盾,在周记里放狠话准备约架……

  这时候,叶宝玉赶紧约学生单独聊聊。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她要操心的却远不止语文教学。“农村学校许多学生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家庭教育比较缺失,我自然就要去补位。”叶宝玉觉得,农村教育虽然要花费更多心血,但这是老师应尽的责任。

  曾有一名所谓的“坏学生”,经常在课堂上捶桌子、踹椅子,成为班级最头疼的对象。但叶宝玉注意到,这名男生并不是毫无缘由地发作,往往是老师没发现他举手想发言,他才闹起脾气。

  叶宝玉家访后得知,男孩的父母离异,身边只有妈妈,常常管教不了。男孩因此对周围有着莫名的敌意,怀疑同学看不起自己。叶宝玉懂了,这是一个极度渴望被关注的孩子。

  于是,她在课上多向男孩提问,男孩有了点滴进步,她就给予大力表扬。后来,家访便成了家常便饭,随时谈心,成了男孩的半个妈妈。最后,男孩的行为、学习成绩有了可喜变化,顺利毕业,就读中学。

  从教25年,叶宝玉亲眼见证农村教育发生质变。从前,每次家访都要脚踩泥路,有时还需摸黑打手电筒行走。如今,乡村的硬件条件提升了,学校环境变好了,农村孩子也能享受到越来越多的资源。现在,孩子们普遍希望得到更多的关爱,叶宝玉愿意把这个担子一直扛下去。

  幼儿教师黄抒斐

  保持一颗童心

  更能理解孩子

  黄抒斐

  【人物名片】

  黄抒斐,同安区兴国幼儿园德育主任,一级教师、厦门市骨干教师。曾获二十二届全国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活动幼儿教育组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案例一等奖,厦门市第八届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创新大赛幼儿园组一等奖,连续四年在厦门市基础教育优质微课程资源征集评选活动、同安区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获得一、二等奖。

  有时像妈妈一样温柔呵护,有时像姐姐一样理性坚定,偶尔像个小妹妹一样,用点小“手段”向孩子们撒娇,偷偷对孩子们扮鬼脸惹得他们哈哈大笑……从教10年, 黄抒斐时刻保持童心以理解孩子,用爱包容、接纳每名孩子的个性。

  2017年,黄抒斐开始接手德育工作,她是彷徨、紧张的,因为她深知立德树人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同事们一致认为,她善于思考,对活动的策划有很多与众不同的想法。而黄抒斐也不负众望,在她的带领下,近年来幼儿园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例如,“悦读吧,兴国娃”“奔跑吧,兴国娃”都是家长和孩子喜欢的园本节日,不仅延续下来,而且持续创新。

  黄抒斐认为,德育不仅仅局限于教室里的讲授,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的阅历体验。她经常带着孩子们走进养老院,为老人表演节目、包饺子,以实际行动引导孩子们关爱老人。在月末,她会组织全园劳动日,引导孩子们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如擦洗滑滑梯、玩具柜、刷小拖鞋等,让孩子们体验劳动的不易和快乐。

  “真正的德育是润物细无声的,通过孩子们喜欢的活动,才能传递教育的温度和光亮。”黄抒斐的努力得到多方肯定,她获得同安区教育系统先进德育工作者、大同街道优秀班主任、工会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教育实践的推陈出新,离不开平时的学习积累。一直以来,黄抒斐积极参加各项业务培训、参与课题研究、撰写论文等,不断提升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凭借出色的理论基础,近年来,她先后被聘任为同安区“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宣讲团成员、乡村宣传团成员、同安新青年宣讲团成员、同安区党史学习教育理论宣讲轻骑兵。

  中职校长王安进

  三校合一校

  进入职教

  “国家队”

  王安进

  【人物名片】

  王安进,同安职业技术学校党委书记、校长,高级讲师,曾获福建省优秀共产党员、厦门市教育系统单项奖校长管理奖、厦门市教育系统单项奖管理业绩突出奖、厦门市教育系统单项奖抗疫先进个人等荣誉,带领学校获评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刚担任同安职业技术学校党委书记、校长时,王安进是领导班子7个成员里年纪最轻的。这所学校有些特别,由三所隶属不同系统的学校整合而成,三所学校分别是厦门市同安育才职业学校、厦门市第二技工学校和厦门市卫生职业中专学校。

  三所学校各有所长,有的擅长产教融合,有的专精医疗卫生,有的胜在管理体系规范。但是,三校合并遇到不少新问题——生源差、缺师资、少设备以及领导班子思想不统一。

  “有三个‘婆婆’管,整合难度可能是厦门所有合并校‘第一难’。”但是,王安进很快就找到了策略,就是以项目为导向,制定一个个项目目标,实现力往一处使。

  他打了个比方,打排球时,全体队员只会盯着球,脑子里不想其他。这就是统一目标带来的统一思想、统一行动。行动有了回报,荣誉一个接着一个来:福建省重点职业中专学校、福建省首批中等职业学校达标校等。2018年,建校10年之际,学校获得含金量最大的荣誉称号之一: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这意味着跻身职业教育“国字号”,成为代表国家职业教育办学水平的学校,对同安区职业教育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而从教34年,其中从事职业教育16年的王安进觉得,更大的荣誉来自每一名学生。

  前年暑假,一名能上一级达标校的女生来到校长室,提出入学要求。因为这名女生已有职业规划,直指药剂学专业。既然如此,为何不直接开始职业教育?王安进对她十分欢迎,这说明大家对职业教育的刻板印象正在消融,上中职不再是丢人的事,通过职教高考同样能上本科。

  如今,学生升学率年年创新高,98%上高职圆了大学梦。学校规模从以前的1000多人,扩大到如今的近5000人,明年新校区竣工投入使用后,可容纳9200人。王安进常常告诉老师们,改变个人命运、改善家庭关系、推进社会发展,这是教育者最大的成就感来源。

  中学教师张梦琳

  有双带笑的眼睛

  是学生喜爱的大姐姐

  张梦琳

  【人物名片】

  张梦琳,厦门市第二外国语学校英语教师,高三英语组备课组长,厦门市骨干教师、同安区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曾获厦门市第五届教师教学技能赛一等奖、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在课堂创新改革大赛、优质课比赛、微课程评选、命题活动等取得优异成绩,同时是厦门市获得2021年教育部“基础教育精品课”荣誉的42位佼佼者之一。

  “张老师的课很有趣,让学英语变得更轻松。”学生们的心声,让张梦琳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怎么让英语课有趣?张梦琳努力成为一个有趣的、有魅力的人。她结合自己求学、支教的经历,用一个个故事还原英语场景,或者设计一个个互动游戏,让学生在玩耍谈笑中收获知识。

  张梦琳觉得,英语一定要开口,常常鼓励每一名学生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你的回答可以不是完全正确,但一定要勇敢表达观点。”她让学生在课堂上站起来,克服羞怯心理、积极表达自我,勇敢开口说想法、聊经历。在五年教学生涯中,张梦琳从不照本宣科,“自我驱动力”使她不断学习,常思常新,经常引入课外知识,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饥饿感”。

  张梦琳的细心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上。她会提前看天气预报,雨天提醒学生加衣带伞;重要考试前,认真检查学生文具,确保没有任何遗漏;手写的纸条和卡片也时常夹在学生的作业中,或是友善的提醒,或是温柔的夸奖,如山间清风,如林间细雨,走进了学生的心里。

  在上一届高考前,张梦琳担心学生们压力太大,想尽办法让他们在繁忙的课业中喘口气,不时组织有趣味、有意义、有温度的课外活动。她说,学在一起,也要玩在一起,毕竟高中时光是人生的宝贵财富。

  “学生喜欢这名老师就是喜欢上这门学科的开始。”张梦琳说话温柔,一头微卷的长发,一双带笑的眼睛。学生评价她,像个大姐姐一样温暖——也许,这是对老师的最高的夸赞,像亲人一样。

展开阅读全文

责任编辑:陈培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