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建筑师张明珍:
登上央视的古厝魔法师
2022-09-13 00:00来源:厦门日报

  张明珍拿着手机在乡村中记录。(本报记者 张江毅 摄)

  修缮改造后的南安向阳田边厝。

  张明珍带着草帽,拿着图纸走村。

  张明珍和同事们在改造后的集美大社兑里厝内办公。

  本版文/本报记者 罗子泓

  本版图/受访者 提供(除署名外)

  当灰瓦红砖的闽南古厝遇上乡村建筑师,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近日,央视农业农村频道“三农群英会”栏目播出《古厝新生的魔法师》,讲述了乡村建筑师张明珍在泉州南安市向阳乡坑头村、永春县湖洋镇蓬莱村改造及修缮古厝的故事。

  古厝,是福建方言中古民居、老建筑的特色称谓,是闽南地区极具特色的传统民居。在厦工作的张明珍不仅在南安和永春改造和修缮老房子,更在集美大社、同安竹坝、同安古坑、翔安新圩等地留下了足迹。

  和其他建筑设计师一样,张明珍想尽己所能,把老房子改造成兼具美感与实用性的地方,助力乡村振兴。与其他人不同的是,他喜欢“走村”——脚踩运动鞋,手拿设计图,头戴草帽,和村中老少聊天,发掘在地的历史和文化……

  《古厝新生的魔法师》节目的最后,有这样一段画外音:“张明珍扎根乡村,不仅实现了职业理想,还通过改造古厝,为当地盘活了旅游观光的资源,既留住了乡愁,又让乡村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珍哥走村

  让乡愁成为共同记忆

  张明珍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张福建省地图。

  他笑称,没数过自己到底去了多少个乡村,“数量应该不多”。不过,手机计步器和定位却暴露了他“走村达人”的事实——日均步数超过12000;昨天在翔安新圩,今天在集美大社,明天去同安五显,往后几天,还得往泉州和南平的村里跑。

  “走村”是张明珍多年的习惯。在昆明读研时,他跟着导师走遍了丽江、香格里拉等地,不仅看乡村建筑的结构和材料,更深入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来厦工作后,用脚步丈量乡村大地依旧是张明珍工作和生活的主旋律。他喜欢把走村的过程拍成短视频发在微信视频号上,还有了乡村小品牌——“珍哥走村”。

  2012年,在厦门工学院任教的张明珍跟随厦大教授、民居建筑专家戴志坚前往永春岵山古镇开展民居测绘工作。这一经历,对张明珍启发很大,“没想到在经济发展快的闽南地区,竟保存着大批精美的红砖古厝和建筑技艺。更为重要的是,村民还住在老房子里,世代守护着建筑……”此后,张明珍便“盯”上了古厝。2015年,他离开高校,成立厦门东南乡建咨询有限公司(简称“东南乡建”),投身乡村建筑改造、村落生态保护及乡村文化重建等工作。

  走在窄窄的村道上,儿时有关乡村的记忆,时常会涌上张明珍心头。他是福州永泰人,在南平邵武长大。以前回老家时,需要坐一晚上的火车从邵武到闽清,第二天清早再搭车到永泰。晨光熹微时,每当夯土的房子、老旧的屋檐映入眼帘,张明珍就知道,老家要到了。那一幢幢低矮的建筑,不仅是乡村名片,更是让人心安的老家。

  “我是农村的孩子,到城里上学,现在能回到农村用自己的专业做些事,就很知足啦。”张明珍说。谈及从事乡村建筑保护的目标,他很笃定——透过专业设计和参与,让地方民居建筑、乡土聚落得到较好的保护和利用,不仅为乡村文化保护起示范作用,更带动乡村越走越好,让看得见的乡情、听得见的乡音、回得来的乡愁成为大家共同的记忆。

  旧物新生

  老房子的一切都是宝

  张明珍的工作室坐落于集美大社,前身是一栋破旧的二层民房。工作室装修没几年,扑面而来的,却是一股复古质朴的味道。

  滴水鱼摆件,二楼露台上锈迹斑驳的铁艺圆桌、实木条凳等,是张明珍和同事从邻居家中淘来的。工作室旁就是菜市场,远远地,传来摊贩用闽南话招呼客人的声音。大社宗庙和戏台离工作室不远,每月都会举办各种活动;偶尔,还有老人围坐在一起打四色牌。

  把老房子改成工作室,用了近一年时间。邻居偶尔来“探班”,调侃张明珍“怎么一个破房子装修了这么久啊?”他笑答“以前是破房子,以后可不是啦!”虽然嘴上这么说,但张明珍心里清楚:它还是“破”房子,只不过,换了一种“破”法儿。

  改造后的“破”,更多的是它的“印记感”。张明珍介绍说,工作室改变了老房子的格局,但最大程度保留了原本的建筑痕迹,确保其在释放空间的同时,仍与周边环境相融。

  比如,房内原有的老花砖,被设计团队保留下来进行重新设计,在工作室门厅、天井与吧台处使用;张明珍和同事专门前往泉州安海采购闽南传统红砖,还原集美华侨建筑的风采;老房子里“三十多岁”的葡萄藤,非但没有被清除,还有了新爬架……

  在乡村建筑师手下,一些“上年纪”的物件被赋予了更多价值和意义。村民觉得要拆掉的夯土墙、红砖,被张明珍当作宝贝。改造和修缮古厝的过程中,张明珍和团队始终在传递一个理念:老房子的一切都是宝,我们非常重视这一切。

  留住乡情

  人是古厝背后的根与魂

  如果说,老房子、老物件是乡村建筑的“表面”,那么,人就是它的魂。

  2020年,张明珍带领团队深入同安区五显镇,负责竹坝归侨史迹馆主体结构的改造和修缮。史迹馆的前身是竹坝华侨农场大礼堂。20世纪六十年代,竹坝陆续安置了来自东南亚国家的数千名归侨,而建于当时的大礼堂,承载着归侨的集体记忆。

  “归侨二代”洪永强将大礼堂形容为“竹坝的根”。他说,这里曾是华侨农场的临时办公室、竹坝学校的临时教室;平日里,农场开会、表演、放电影都在这儿。

  最初的设计稿中,张明珍计划拆除礼堂内的舞台,并在空间一角做一个观影包厢。他邀请业主单位、居民代表等来听设计方案。会议结束后,洪永强把张明珍拉到那个满是灰尘的大礼堂内,提了好几个问题:“室内还会有大舞台吗?那曾是归侨穿着特色服饰表演的地方。”“我们小时候在大礼堂前的水泥地上玩游戏,那块地能保留吗……”

  站在老房子里,张明珍看到了归侨二代眼中的“光”。“乡村建筑师需要关注的,不仅是建筑本身,还有人。”张明珍说。此后,他只要一有空就往竹坝“钻”,向居民讨意见、与专家和工作人员聊历史,反复修改了十余次设计稿。

  最终,大礼堂的主体结构被保留,舞台修了修,还是大家熟悉的模样。归侨史迹馆开馆那天,洪永强找来粉笔,在礼堂小黑板上,学着当时大人的模样写上“工分表”;不少走进史迹馆的归侨,也点头感叹“那时的味道还在”。

  张明珍坦言,硬件并非乡建之本,建筑背后的情感联结才弥足珍贵。“珍哥走村”视频里,他会把镜头对准90岁老者,听他诉说乡土情怀;也会跟着孩子去田里抓鱼,感受自然之美……在永泰、南安等地,他还寻访到了契约、侨批等老物件,在帮助古厝“新生”的同时,唤起了乡村土地上人们对于历史文化的记忆。

  空间只是一个载体。张明珍说,未来,他还想以改造后的古厝搭建城乡互动青年社群平台,以空间为城乡链接的枢纽,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活水。

  【人物名片】

  张明珍,1981年出生,乡村规划设计机构“东南乡建”创始人,乡村建筑师。他曾参与福建省永泰县50个村落的调研及传统村落申报工作。

  古厝“新生”作品有:厦门集美大社兑里厝、厦门同安五显镇竹坝华侨农场大礼堂、泉州永春五里街镇供销社、泉州南安向阳乡坑头村田边厝等。

展开阅读全文

责任编辑:杨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