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亩可产400多公斤 粮食长势好于往年
又是一年好丰景
越来越多“厦门粮”走上市民餐桌
2022-09-23 00:00来源:厦门日报

  关注中国农民丰收节

  今天是秋分日,也是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秋分时节的鹭岛,天蓝水清,在岛外的沃野良田,人们沉浸在夏粮丰收和秋冬播种的双重喜悦中。

  粮为民本。我市长期坚持把粮食生产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坚决扛起维护粮食安全和耕地红线的重大责任。

  今年以来,我市全力抓好粮食生产任务落实,首次出台重磅政策加大粮食生产奖补力度,粮食生产呈现喜人局面,大部分早稻喜获丰收,粮食作物长势好于往年。根据市农业农村局对全市种植大户的产量调查显示,今年早稻产量平均每亩可达400多公斤,在今年雨水较多的不利气候条件下,这样的收获实属不易。

  丰收的喜悦洋溢在广袤的田野上,农民的笑脸,成为鹭岛大地上最美的风景,让人心潮澎湃。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厦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底气和信心。

  本版文/本报记者 吴晓菁

  【种】

  如何让良田回归变粮田?

  “种粮六条”今年出台,农民劲头更足了

  粮食种植有了直接补贴

  9月19日上午,同安区汀溪镇褒美村御蔬佳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的稻田里一片绿色,刚种下不久的晚稻长势旺盛,迎风摇曳,煞是喜人。“现在秧苗有四五十厘米高,再过两个月就能收成。”合作社负责人黄泓达说。

  这已经是黄泓达今年种下的第二季水稻。说到第一季水稻的收成,他笑得合不拢嘴,“今年早稻丰收,收成比去年好。而且,大部分稻谷都迅速卖掉,有的农民在田间地头就直接采购刚打下的湿稻谷,销量这么好,真的是没想到。”

  农机驰骋,稻香扑鼻……过去近两月来,黄泓达享受着收获的喜悦。“今年4月开始插秧,7月底陆续收割,一直持续到9月初。”他说,往年合作社种植的水稻在200亩左右,今年多种了不少,总共有350亩。

  他算起了账:“大体估算,今年的早稻一亩产量在500公斤左右,除去成本,一亩净赚五六百元,还是不错的。”

  夏粮丰收到手后,黄泓达来不及休整,又开始新一轮的晚稻田间管理。他感慨道,“补贴政策好,产量高,农户收入明显增加,我们心里喜滋滋的。”

  黄泓达说的政策,是今年我市出台的《厦门市扶持粮食生产六条措施》。这一新措施对粮食种植直接补贴,成了厦门农民称道的“种粮六条”。

  “种植水稻每季每亩补助750元,如果购买全程机械化服务,还可以享受额外450元的补助,这样算下来每亩可以享受补助1200元,基本可以覆盖农民的种粮成本。”厦门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邱武伟感慨地说道,“由于粮食生产成本不断提高,农民种粮可能还会出现亏损。如果不是轮作的需要,农民更乐意种植经济效益更高的非粮作物,‘种粮六条’出台就是为了让‘良田’回归‘粮田’,让农民有动力种粮。”

  唤醒沉睡的撂荒地种植水稻

  在“种粮六条”的推动下,今年我市农民种粮积极性大幅提高,全市水稻种植面积明显增加。有的村还主动“唤醒”沉睡的撂荒地种植水稻。

  在集美区灌口镇东辉村,今年夏天,一片70亩水稻田迎来了丰收。几个月前,这片水稻田曾闲置好几年。

  今年初,东辉村7位“村两委”成员牵头成立合作社,40多位村民入股,投入二三十万元,撂荒地成了良田,种上水稻。

  “截至目前,水稻每亩产量达到400多公斤,累计收获3万多公斤稻谷。这在东辉村近20年是最多的一次。”“村两委”成员高旺永说,稻谷很受欢迎,有的农民守在田边采购。

  村民见证了这片田的变化,纷纷到田边拍照留影。“东辉美景大坂山,风水宝地东溪畔,种植水稻吮山泉,颗粒金黄真饱满……”67岁村民陈国荣把丰收的喜悦写成闽南童谣,他说,“看着水稻从绿油油到金灿灿,我太高兴了。”

  高旺永说,很快,这片水稻田又将种上马铃薯、地瓜等粮食作物,村民可以期待下一季的丰收。

  【收】

  如何让粮食颗粒归仓?

  机械化作业,收割不用刀,晾晒不看天

  在同安区汀溪镇褒美村,农民驾驶联合收割机收稻谷。(本报记者 张奇辉 摄)

  在粮食主要产区设烘干服务点

  “有天无地晒,有地无天晒。”在水稻收割的季节,稻谷晾晒是厦门种粮大户最烦心的事。

  厦门市绿瓢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曾旭瑜深有感触。她说,南方早稻收割时间和汛期重叠,如果烘干跟不上,收割回来的稻谷在高温下会发生霉变,造成减产。

  “我们是种植大户,去年种了70多亩水稻,产量还挺高。但是收割后的稻谷没有地方晾晒,只能用货车拉到沙县去烘干。”她心疼地回忆道,天气热,车程要五六个小时,稻谷闷久了,品质受损,碎米比较多。运回厦门后,又没有专业粮仓储存,稻谷长了米虫,最后只能当饲料卖掉。

  烘干直接关系着稻谷收获能否颗粒归仓。今年,在市区两级农业农村部门的大力推动下,厦门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引进了谷物烘干机,在五显镇、汀溪镇、莲花镇等粮食主要产区设立烘干服务点。

  “这实实在在地解决长期困扰种植大户们的晾晒问题,我们再也不用担心收早稻遭遇连续阴雨天了。”曾旭瑜说,今年她一边开始收割,另一边就把收回的稻谷直接运至烘干服务点。

  联合收割机成收稻“主力军”

  厦门属于丘陵地貌,农田窄小分散,呈碎片化分布,农业种植机械化率不高。“传统水稻种植都是依靠人工,想规模化种植,用工量大,人工成本太高,如果没有出台种粮补贴,除了轮作的需要,种植户大多不会种植水稻。”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陈世真坦言道。在他看来,推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服务,可以解决今后“无人种地”的问题,大幅提高水稻种植综合效益。

  也正因此,为了加快收获进度,智能化的联合收割机成为今年抢收稻谷的“主力军”。

  9月14日一早,同安区五显镇四林村的一片稻田里,金灿灿的稻穗在阳光下泛着诱人的金黄。厦门顺仔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社长张志顺和其他社员分别开着两台联合收割机在田里来回穿梭,将稻粒“收入囊中”。短短两个小时,14亩稻田完成全部收割,收获7500公斤稻谷。

  “机械化收割的费用仅为人工的三分之一,对农民来说,性价比很高。”张志顺说,从7月中旬以来,合作社的联合收割机没有休息过一天,“以前人工收割,四个人一天只能完成一亩地左右,人工成本高,还找不到人来做,使用联合收割机,效率高不说,还可以直接脱粒,粮食损耗也降低了。”

  作为全市规模最大的农机服务合作社,厦门顺仔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目前拥有拖拉机10余台(套),起垄机六台(套)、插秧机五台、收割机三台以及各种配套农具。50岁的张志顺说,一开始农民不太能接受农机,随着农业机械化的不断推广,不少农民也主动购置小型农机,省时省力又方便。

  插秧不弯腰,收割不用刀,晾晒不看天……对粮农来说,多种粮、种好粮还需要农业机械化。

  ▲农民手捧刚收割下来的稻谷,丰收的喜悦洋溢在他们脸上。(本报记者 张奇辉 摄)

  【技】

  如何挖掘粮食生产潜能?

  推广作物新品种,“藏粮于技”加速成为现实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粮食安全关系到中国14亿人口的饭碗。今年粮食丰收的背后,是科技赋能现代农业,让“藏粮于技”战略在厦门加速成为现实。

  位于翔安的厦门海峡农业高新技术园今年成立“旱作中心”,加大旱地粮食作物新品种推广。在这里的试验田里,每一块地都有编号标注,一个个新品种在这里试验种植,由技术人员优中选优,向农户推广种植。

  “今年园区加大力度,引进了玉米、甘薯等四十多个粮食作物新品种进行试验种植,从而筛选出适合厦门农村种植的品种,为农民种植提供参考。”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蔡金镭介绍道,成功的试验结果及先进的种植技术直接推广给农民,提高他们的收益。

  多种粮:胡萝卜地也能种稻谷

  翔安区九溪边的一片胡萝卜地里,今年夏季成了一片稻田。这里种的正是厦门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翔安区农林水技术推广中心在翔安区推广的新品种——旱稻73。

  “旱稻是个新鲜的事物,之前没种过,也没见过。”胡萝卜地的主人,是翔安区佳绿园果蔬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许佳全,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直言道。从4月播种到7月收割,在没有施肥和用药的条件下,这片旱稻田平均亩产达到400公斤左右,收获了1.2万公斤干稻谷。

  许佳全所在的翔安区内厝镇后田村为砂质土壤,保水性差,每年胡萝卜收成后,轮种的多是香葱、地瓜等旱作物。“以前种地纯靠经验,只有新品种、新技术才能实现高产稳产。”今年旱稻的产量吸引了附近的种植户来“取经”:“原来我们的胡萝卜地也能种稻谷。”

  这是我市首次开展较大面积旱稻示范种植,首批试点共有24户农户,累计种植面积约100亩。蔡金镭表示,利用胡萝卜收获后的休耕地种植旱稻,增加了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提高了粮食生产能力,是落实粮食稳产保供、挖掘粮食生产潜能的新探索。

  种好粮:开展粮食新品种试验示范

  不仅要多种粮,还要种好粮,用好新品种、新技术,才能把“饭碗”端得更牢更稳,才能确保大家吃得越来越好。

  在海拔300多米的翔安大帽山猪小惠生态农场内,今年刚试种成功一款功能性水稻受到糖尿病人的欢迎。“这是功能性水稻品种,直链淀粉含量高,适合用于米粉加工,也是适合糖尿病人食用的稻米。”厦门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黄永修介绍道,今年我市从省农科院、厦门大学引进七个优质早稻、功能性水稻品种,在大帽山试验种植,效果不错。

  “这种降糖大米每公斤售价可达30元,如果可以推广种植,可以增加粮食的价值,提高农民种植的积极性。”长期在农业技术研究一线的黄永修认为,厦门粮食生产要因地制宜,优化品种、提高品质、提升品牌,提高附加值,加大粮食应用价值的开发力度,从而提高粮食生产的经济效益。

  今年以来,厦门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结合我市粮食种植结构实际,加大旱地粮食作物新品种的展示与示范推广力度。

  纯黄色的甜玉米、像牛奶一样的白色玉米、晶莹剔透的黄白双色玉米、紫色的甜糯玉米、多种颜色的彩甜糯玉米……在厦门海峡农业高新技术园,数十个鲜食玉米品种已完成试验种植。“我们筛选出4个表现突出的玉米新品种,明年可向农户推广种植。”蔡金镭透露,园区里正在进行十余个鲜食甘薯新品种的示范推广,预计明年可向农户和合作社扩大示范推广。

  坚持推进实施“藏粮于技”战略,深入开展粮食新品种试验示范,我市为稳定粮食生产打出了“组合拳”,不仅让农民挑上“金扁担”,也为端稳厦门人“饭碗”再加码。

  ▲现在,胡萝卜地也可以种稻谷。图为成熟的旱稻。(本报记者 王协云 摄)

  【记者手记】

  丰收答卷

  来之不易

  早稻丰收在手,夏粮颗粒归仓,晚稻生产有条不紊。今年,厦门全市上下同心聚力,交了一张来之不易的“丰收答卷”。粮食生产力度之大、补贴政策力度之大、农业机械服务力度之大,都是我市多年少有。

  作为粮食主销区,我市粮食播种面积较少、总产量不高。这张“丰收答卷”告诉我们,抓好粮食自给问题就得多措并举,从耕地保护、生产要素保障、污染防治、提高种粮积极性等方面入手,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实现粮食生产新突破,必须政策精准发力,措施落地生效,才能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确保厦门粮食播种面积,优化粮食生产基础条件。实现粮食生产新突破,必须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寻找新途径、挖掘新潜能、培育新优势,提升粮食单产和品质。

  在稳产丰收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厦门粮食生产存在的短板。受地理、幅域条件所限,我市粮食种植地块分散且面积较小,农民种粮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激发,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相对其他地市,我市合作社规模较小、功能偏少,要加大力度,通过服务社会化、生产机械化,集中力量主攻薄弱环节,降低粮食生产成本,提高种粮综合效益,让农民多种粮,种好粮。

  加快推进粮食安全保障立法,是提升粮食安全治理效能的有效举措之一。让人欣喜的是,今年8月,市政府已将《厦门经济特区粮食安全保障规定(草案)》提交市人大常委会审议,粮食安全保障立法呼之欲出。

  粮为民本。厦门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把粮食生产抓紧抓牢,才能把“饭碗”端得更牢更稳。

展开阅读全文

责任编辑:陈培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