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
“赤脚医生”养成记
燕子
2022-09-26 00:00来源:厦门日报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农村缺医少药,村民看病吃药打针都非常困难。1974年,政府选拔有文化知识的村民,统一培训后当“赤脚医生”——农忙时务农,农闲时为大家行医的业余医生,以缓解农村地区缺医少药的问题。

  母亲原本读书极好,无奈家庭经济窘迫,读到小学三年级时连1.5元的学费都交不起,不得不含泪离开学校。得知消息后,好学上进的母亲立刻报名,决心学好西医,成为村民的“赤脚医生”。

  培训班由户县医院一名经验丰富的大夫负责培训,她先教大家病理药理基础知识,再到认识人体骨骼肌肉经络,然后是中药西药处方。西药名一般为化学名音译,拗口冗长的“复方氨基酸注射液”、艰深晦涩的“醋酸氢化可的松”一下将母亲绕得晕头转向。培训班学员来自四乡八镇,年龄有大有小,文化程度有高有低,但多少都学过一点化学知识,只有母亲根本连碳氧氢都分不清。一节课跟不上,下一节课更如坠云雾里,到第三节时完全听天书。

  母亲心急如焚又无计可施,懊恼挫败绝望一齐涌上心头,忍不住眼泪长流。一个男同学热心过来询问,母亲悲叹:“我读书少,根本听不懂药理,弄不清成分,连名字都记不住,这可怎么学啊?村里人巴望我能回去看个简单的头疼脑热,可我真没用……”

  那个男青年是高中毕业生,他安慰母亲:“别着急,西药名是有点长但也有规律,我下课了教你,慢慢就能补上。”

  从此,母亲成了班上最勤奋用功的学生,男生教她从最基本的消化解热镇痛消炎药入手:“这些是最常见的病症,我们先要知道什么药治什么病。”

  母亲极认真地做笔记,在药名后写上对应的病症、剂量。然后睡前一遍遍背诵,第一天记住一条,第二天默记5条,第三天背过8条。就这样,她硬是花最多的时间,下最苦的功夫,用最笨的办法,将药名一条条熟记于心。

  之后的肌肉动静脉注射等技能练习,母亲很快就掌握得得心应手。再跟着大夫实习一段时间后,三个月的培训便结束了。大家依依不舍相约留影,于是,便有了这张户县医院师生留念(第二排左四为母亲)。

  母亲回村后兢兢业业履行“赤脚医生”的职责,有求必应地背着药箱上门查看病情,谨慎小心地为村民们开药打针。

  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乡镇卫生院的不断建设,村民求医问药不再困难,妈妈这批“赤脚医生”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几十年过去了,国家没有忘记他们这些赤脚医生,每月拨发100元,以感谢他们曾经无怨无悔的付出。

展开阅读全文

责任编辑:杨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