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前行十年 谱写银发华章
2022-09-28 00:00来源:厦门日报

  厦门市委和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老干部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委老干部局紧紧抓住政治建设这个核心,用心用情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十年来, 市委老干部局牢固树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工作理念,积极搭建平台,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有效促进关心下一代工作和老年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市委老干部局将为老干部持续发光发热搭建好平台,助推关心下一代和老年教育工作质量和水平全面提升,奋力书写我市离退休干部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文/本报记者 翁华鸿

  通讯员 吕暖 戴伟

  图/市关工委 厦门老年大学 提供

  厦门市关工委

  “五老”结对帮带娃

  培根铸魂育新人

  “五老”志愿者走进学校给青少年上党课讲党史。

  市关工委老同志走进翔安区舫山第二小学开展爱心赠书活动。

  湖里区康晖社区“五老”志愿者与青少年共同制作“老少传承 筑梦未来”主题手工作品。

  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是党和国家事业中一项具有战略性意义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祖国的未来属于下一代。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各级关工委和老同志坚持“急党政所急,想青少年所需,尽关工委所能”的工作方针,团结带领我市广大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简称“五老”),弘扬“忠诚敬业、关爱后代、务实创新、无私奉献”的“五老”精神,不断开创厦门关心下一代工作新局面。

  加强政治引领  以党建带动关工委建设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意见》后,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厦门市关工委闻讯而动,立即汇聚全市关工委系统和广大“五老”的集体智慧和力量,为制定《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建言献策,6月1日,市委办、市政府办印发《实施意见》,是全国率先出台《实施意见》的副省级城市。

  《实施意见》印发后,市关工委立即下发通知,创新形式利用线上线下广泛宣传,不断掀起学习热潮。在主流媒体上,开设专版专栏进行集中报道,并充分利用各基层宣传栏进行广泛宣传,积极推动《实施意见》落实奏效。

  值得一提的是,市关工委还创新打造了微课形式,对《实施意见》的主要精神分6个专题26节课进行线上解读。由于形式新颖、内容短小精悍,受到了各级关工委组织和广大“五老”的欢迎。

  市关工委坚持以党的建设带动关工委建设,加强教育阵地、工作品牌和队伍建设,充分运用《实施意见》指导推动工作,确保关工委工作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同心同向同行,把关工委建设提高到新的水平。

  赓续红色血脉  凝聚合力培育时代新人

  7月1日,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揭牌暨关工委系统青少年党史学习月启动仪式举行。纪念馆注重教育实效,创新活动载体,潜心开发红色课程进校园,为孩子们讲述特区历史,为我市赓续红色血脉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中国关工委公布的第五批“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名单中,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光荣入选。包括“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广场”及福建省第一个党组织“中共厦门大学支部诞生地暨厦门大学革命史展览馆”,我市有三个国家级红色教育基地发挥立德树人、培根铸魂作用,进一步把厦门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推向深入。

  按照《实施意见》的工作部署,接下来全市各级关工委将组织广大“五老”深入基层经常性地开展党史国史教育活动,着力引领青少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使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同时,着手对文件内容进行责任分解,推进具体重难点工作的落实。其中,将推动基层“五老”工作室的建立,通过资源融通,筑造共建共享、形成关爱合力的坚强阵地。

  近年来,市关工委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在工作中不断加强“五老”队伍建设,搭建关爱青少年的高品质平台,形成关心下一代工作合力,使广大“五老”在关心下一代的广阔舞台上老有所为、发光发热,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银色”力量。

  创新关工品牌  服务青少年健康成长

  作为市关工委重点打造的全国知名的工作品牌,厦门关爱联盟通过发动单位组织、社会团体、爱心人士,搭建起关心下一代成长的社会化大平台。如今,联盟工作也从给予青少年经济上的奖助,拓展到举办各个领域的关爱活动,深度融入“爱心厦门”“爱心扶幼”志愿服务工作中。

  除了厦门关爱联盟,市关工委还培育了海峡两岸关爱下一代成长论坛、军民融合关爱下一代、关工委融入社区网格化、帮教问题少年厦门模式等一批在全省乃至在全国叫得响的工作品牌。尤其是立足厦门区位优势,深化对台青少年交流,努力打造两岸青少年交流的“第一家园”,举办形式多样的海峡两岸青少年文化交流、冬夏令营活动。

  巩固已有项目,丰富新内容。下一步,市关工委将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以品牌创新带动和推进工作发展,进一步彰显“特色更特、亮点更亮、优势更优”。

  结合疫情防控常态化,市关工委将积极探讨如何在5G时代、元宇宙时代等来临之际,迎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新起点、新征程中展现新作为、新成效。

  【数说】

  全市关工委组织1536个

  厦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立于1994年。28年来,全市广大“五老”充分发挥独特优势,无私奉献关心下一代事业,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做出了卓越贡献。

  截至目前,全市6个区、38个街镇、329个社区、123个行政村成立了关工委,并有296所学校、545家非公企业成立关工委,全市关工委组织总数达到1536个,全市“五老”志愿者人数达到22115人,5支“五老关爱团”、24支志愿服务快车团队、15支“机关五老志愿队”常年活跃在一线。

  党的十八大以来,关爱下一代工作在厦蓬勃发展,为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发挥了重要作用。厦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两次荣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我市另有4家单位也获此殊荣,10人荣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

  厦门老年大学

  满足精神文化需求

  老年人家门口上大学

  厦门老年大学排舞班学员展示教学成果。

  2022年7月28日,厦门老年大学志愿服务总队授旗仪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老年是人的生命的重要阶段,是仍然可以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的重要人生阶段。

  党的十八大以来,厦门老年大学始终遵循“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提高素质、促进健康、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秉承“博学、厚德、康乐、有为”的校训精神,紧紧抓住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支持老龄事业发展的有利时机,围绕把学校办成高水平有特色的全国一流老年大学的目标,强化内涵式发展,着力提升政治建校、质量强校、特色兴校、创新活校、管理治校的实效,推动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引领我市老年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广大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

  坚持政治建校  党建工作不断加强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每逢“七一”前后,厦门老年大学就会通过组织集体重温入党誓词、举办党建教育讲座、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等活动,激发党员干部爱党爱国情怀,再谱老年教育新篇章。

  学校不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和老年学员深刻把握“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政治建校原则贯穿于办学全过程,形成讲政治、抓党建、促发展、强文化的浓厚氛围。

  学校率先将思政课作为公共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采用多种形式开展思政教学,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教育。

  通过座谈交流、文艺汇演、作品展出等形式组织师生结合人生经历,联系实际,畅谈学习体会,交流学习感悟,分享学习收获,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

  在10个学员社团全部成立兼合式党支部,以党建引领学员社团工作,引导广大老年学员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为党和人民事业增添正能量。

  深化教学改革  线上线下齐头并进

  初秋时节,走进厦门老年大学的校园,凉风习习、秋色宜人。“优美舒适的学习环境、丰富有趣的课程设置,让我的退休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了”……学员们的认可,是学校高质量办学的最有力佐证。

  从创办以来,学校持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拥有近千人的全市老年教育师资库,聘任兼职骨干教师,培育学科带头人,定期组织教师培训,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优化课程设置,立足老年人的实际需求,拓展教学内容。近年新增玩转手机、手机拍照与修图、身边的法律、形体瑜伽、旅游文化、西方音乐欣赏等一批时尚课程,完善课程体系。

  加强教材建设,修订完善教学大纲,不断提升办学质量。打造精品课程,现有省级精品课程3门,全国老年远程教育优秀(特色)课程(微课程)12门。

  探索分类分层次办学,创办《中国书画欣赏与创作》高级研修班,不断满足学员高层次、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推进“互联网+老年教育”,聘请专家名师授课,开设31门网上课程,累计观看18万多人次,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立体教学模式,被福建省终身教育服务中心评为省级“终身学习品牌项目”。

  破解学位紧张  多管齐下扩大供给

  把老年大学办到老年人身边,把老年教育向基层延伸,是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途径。

  为有效增加资源供给,厦门老年大学高效推进总用地面积1.7万多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8万多平方米的扩建项目建设,仅用19个月就完成项目一期主体结构封顶,预计今年内完成一期室内外装修、明年下半年投入使用,建成后可同时容纳3000多名(年30000多人次)老年学员上课。

  积极探索多种形式办学,与象屿慈爱老年养护中心、建发溢佰养老中心、泰康之家·鹭园等养老机构合作开办“养教”结合的老年学堂,与市教育局合作开办市教育系统老年大学教学班,拓展老年教育渠道。

  推动市委文明办、市委老干部局、市教育局联合出台《关于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老年大学教学点的指导意见》,借势借力破解老年大学“一位难求”难题,构建区、镇(街)、村(居)三级联合办学的基层老年教育办学体系,把老年大学办到老年人家门口,方便老年人就地就近上学。

  培育“三有”老人  服务社会助力发展

  加强学校学员社团建设,通过文化宣传、文体展演、书画摄影创作等多种形式,展示老年学员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良好精神风貌,培育了老妈妈关爱团、合唱团、书画院等一批品牌团队,全市有14个学员社团和20名学员分别被评为全省老年大学专业社团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整合凝聚力量,成立了学校关工委和志愿服务总队,引导老年学员在基层治理、文明创建、关心下一代、疫情防控等领域发光发热,传递正能量,助力我市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厦门老年大学将持续围绕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的全国一流老年大学的目标,勇立潮头、勇毅前行,用情用心服务好老年群体,推进我市老年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广大老年人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向往,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数说】

  老年教育惠及人次超18万

  十年来,厦门老年大学紧扣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进步,逐渐走出一条高质量有特色的老年教育发展之路。

  目前,学校共开设有生活艺术、智能应用、书画篆刻、舞蹈健身、文学语言、养生保健、音乐戏曲等98门课程,128个教学班;同时还开设31门线上课程,线上学习人数超18万人次。学校还成立校合唱团、舞蹈团、时装团、民乐团、老妈妈关爱团、摄影学社、体育学社、书画学社、诗词学社、中医养生学社等10个学员社团和一个书画院,成员2000多人。

  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先进老年大学”“全国老年大学信息化建设优秀单位”“全国老年大学优秀教学大纲建设校”“福建省文明单位”“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福建省高水平示范性老年大学”等荣誉称号。

展开阅读全文

责任编辑:杨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