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鑫美园果蔬专业合作社农业生产总监唐红玲:
开发特色农产品 培育新农民苗子
2022-09-30 00:00来源:厦门日报

  本报记者 林健华 通讯员 蔡毓光

  农学专业出身的,未必会下到田间当农民。哈尔滨人唐红玲的大部分同学,都留在城市坐进办公室,她却千里迢迢前往厦门同安的乡村,甘当田野上的女硕士。

  2017年,唐红玲来到同安区五显镇三秀山村,成为厦门市鑫美园果蔬专业合作社的一员,她说:“一开始只是试一试,先在这里落脚。”没想到,这一试就过去5年多,为合作社引进数百种特色农作物,推动鑫美园由传统蔬菜种植园向现代农业种植、都市休闲农业转型,更成为新时代高素质农民培养基地。

  近日,唐红玲入选厦门市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新时代农人上榜名单,还先后获得“福建省最美农业专家”“同安区第三批农村实用人才”等多项荣誉,成为同安区乡村振兴青年先锋。

  新品种>>

  开发“躺平山药” 农产品提档升级

  普通山药是竖着往地里长,唐红玲种出来的却是躺着的。

  早在2017年,合作社引进一款味甘质嫩的山药品种,但长相十分粗犷,不规则的外形让它难以处理,削皮时不小心就削去较大的茎块。

  唐红玲想到,采用定向诱导方式,利用条形容器可以干预山药生长形状。然而,当地土壤的耕作层较浅,山药想要往下扎根困难重重。怎么办?不如直接“躺平”。

  经过4年探索,唐红玲的横向山药种植技术成熟了,种出来的山药赶上了她的腿长,也比她的手臂粗上一圈,单根重量可达10斤以上。更让人惊喜的是,由于山药躺在地下仅10厘米深处,采挖轻松,比原来减少了一半人工。

  “现在农业发展同质化很严重,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开发新品种。”唐红玲说,过去合作社仅种植辣椒、花菜等传统蔬菜,而如今,包括山药、养心菜和水果玉米等的特色农产品占比逐步攀升至30%,力图跳出同质竞争迷局。

  “躺平山药”不仅是农庄的门面,更成为三秀山村的特色招牌。经过深加工,合作社推出山药面、山药片和山药粉等系列产品,今年年底还将推出一款山药果冻,走向休闲零食领域。在唐红玲看来,新时代农民不单单要会种菜,更要学会打造“招牌菜”,走上生产服务一条龙的康庄大道。

  新模式>>

  特色研学带动乡村旅游

  种菜种果之外,合作社还开辟了一块地种起中草药——在唐红玲与三秀山村党支部的筹划推动下,“三秀百草园”中草药文化科普教育基地诞生,从而形成以特色研学带动乡村旅游发展新模式。

  “面向全市的学生,让孩子们感受中医药文化的魅力。”唐红玲介绍,百草园中400多种闽南特色青草药,按照人体五脏六腑分布图来种植,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少了难度,多了趣味。同时,她结合自己专业背景知识以及鑫美园资源条件,开发了一系列农业研学课程,已被近2万名学生开展研学项目时应用。

  近年来,鑫美园被评为厦门市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更评上了厦门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福建省休闲农业示范点等称号。每年吸引5000多位来自同安本土乃至周边区县的农民到此学习。

  “让农业成为有吸引力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少不了科技助力。”唐红玲说,农民朋友不是来上一堂课就走了,还提供“跟踪服务”,通过导师制开展持续不断的培训学习。2018年起,她促成与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等单位合作,培养了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希望更多新生力量回到农村、扎根农业。”事实上,唐红玲多年来扎根乡村大地的亲身经历,就是对这番话的最佳回应。

  【人物名片】

  唐红玲

  ●福建省最美农业专家

  ●同安区第三批农村实用人才

  ●厦门市鑫美园果蔬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农业生产总监兼办公室主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