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为人先勇追梦 生态宜居民安乐
“喜迎二十大 带您逛翔安”2022采访线活动走进澳头社区、双十中学翔安高中校区、新圩镇马塘村
2022-09-30 00:00来源:厦门日报

  采访团成员在怀远湖上的双清桥合影。

  ▲采访团成员实地参观双十中学翔安高中校区。

  采访团成员在马塘村内边走访,边了解村庄的发展历史。

  文/本报记者 邵凌丰

  通讯员 叶晓菲

  图/洪晨

  昨日,“喜迎二十大 带您逛翔安”2022采访线活动再出发。

  这一次,由厦大翔安校区学生、创业青年、民营企业代表、台青、快递外卖从业青年及厦门日报社等媒体记者40余人组成的采访体验团,走进了澳头社区、双十中学翔安高中校区、新圩镇马塘村,探访和谐安康的幸福翔安。此次活动由翔安区委宣传部、厦门日报社主办,翔安团区委协办,海西晨报社、翔安区融媒体中心承办。

  在澳头社区,体验团聆听天风海涛,感受艺术与思想的碰撞;在双十中学翔安高中校区,体验团感受到厦门东部教育新高地的崛起;在新圩镇马塘村,体验团惊叹于这个村庄中正在发生的种种创新之举……一个个民生亮点,一项项暖心成就,映衬出翔安区老百姓幸福安康的新生活。

  渔村蜕变 澳头社区文化气息浓厚

  活动第一站,采访体验团走进澳头社区——这里曾是闽南著名的古渡口,随着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原生态生活方式以及人文气息浓厚的乡村文化旅游悄然兴起。

  采访体验团参观了超旷美术馆、北欧当代艺术中心,感受艺术与思想的碰撞;他们还游览了怀远湖、澳头村史馆,走过双清桥,聆听岁月的回响;此外还品尝了地道的澳头海鲜,海蛎炸、清蒸鲈鱼、香辣蟹、椒盐虾等海鲜美食应有尽有……“我们澳头,现在既有美食又有美术,还有海洋高新产业园区。”行走在美丽的怀远湖畔,讲解员介绍澳头社区的蜕变史,体验团成员对飘荡着油墨清香的澳头社区赞叹不已。

  作为最海味的艺术社区,澳头社区三步一景,民风淳朴,文化气息浓厚,可谓是文旅融合、生态宜居。近年来,澳头社区以“科技+艺术”为主题,深挖“三海一侨”文化内涵,着力“三美推进”,抓住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及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的历史机遇,奏响融合发展三部曲。

  台胞青年蔡亚澄说,从一个小渔村发展到现在生活闲适的社区,发展很快、幸福指数很高,“非常棒!”他对社区的文化气息感受深刻,“十年来这里变化巨大,这些文化气息赋予了翔安和澳头新的气质和变化。”

  名校落地  双十中学翔安高中校区开办

  腾达科艺楼、在建礼堂、弦歌楼、校内食堂、交流中心、运动场、图书馆、教学楼、实验楼……双十中学翔安高中校区今年9月正式开办,是翔安区主动对接“名校跨岛”战略的重要项目。

  据介绍,双十中学翔安高中校区于2019年9月30日动工,总投资4.1亿元,占地162亩,高中部办学规模60个班,即每个年级20个班规模。“目前,学校已经招收24个教学班,高一16个班、高二8个班,总共有1300多名学生以及一支117人的教职工队伍。”双十中学办公室副主任朱文墨边介绍边带着采访体验团成员逛校园。

  近年来,翔安区通过持续建“名校”引“名师”,成立福建省首个区属普惠性教育集团,推动双十中学、厦门实验小学、科技中学等一批市属名校落地办学,新增各类学位7万余个。未来,翔安区教育局还将积极牵手省、市优质学校开展合作办学,推动优质教育资源高位嫁接,走上教育发展快车道。

  快递从业青年林幼泉说,翔安教育资源和设施配套越来越完善,“和以前相比天差地别,有了质的飞跃。”厦门大学翔安校区学生王尚说,翔安的教育系统日趋完备,“能够在这里求学,在人文和科学方面都能得到很好的培养。”

  精神传承  马塘精神主题馆展现奋斗故事

  改革开放以来,翔安区马塘村发生了种种巨变,这也是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发展的一个缩影。活动第三站,采访体验团成员来到马塘精神主题馆,了解马塘村脱贫致富的故事。

  1985年6月,马塘村陈清水、陈清渊、陈树林等6位青年筹资几万元创建了当时厦门市同安县第一家村级企业——同安县新圩兴华罐头厂;1993年3月,马塘村从新圩村析置,隶属新圩镇,马塘村升格为行政村,成为当时唯一没有下设自然村的行政村;2005年,马塘村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村镇”荣誉称号;此后,马塘村连续六届将这一称号揽入怀中;2010年,马塘村成为福建省首个“百亿元村”;2018年,马塘村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随着讲解员的介绍,采访体验团成员浏览了改革开放以来马塘发展的12条“马塘印记”。

  “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在穷乡僻壤的小山村——马塘,当年一群有志青年,他们追梦、筑梦、圆梦;他们穷则思变,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改变了命运,看到这些我感到无比激动。”采访体验团成员文红梅感慨道,马塘人当年逐浪筑梦、敢为人先的胆识值得现代更多年轻人学习,也需要新时代的奋斗者将马塘精神传承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