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城融合
坚定推进“以港立市、以港兴市”发展方针,已跻身世界集装箱强港全球第十三位
转型发展
坚定不移加快数字化转型,智慧港口建设位列领先水平
厦门港持续推进世界一流港口建设,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更大作为。图为阔步迈向厦门港口高质量发展增长点的东渡邮轮母港片区。 (本报记者 杨进福 摄)
本报记者 徐景明
通讯员 厦港宣
十个发展高光点,绘就非凡十年的壮丽港口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厦门市坚定推进“以港立市、以港兴市”发展方针,有力推动特区成为我国开放发展的窗口。一项重要指标显示,厦门港年集装箱吞吐量从2012年的720万标箱增长至2021年的1204.64万标箱,已经成为排名全球第十三位的世界集装箱强港。
十年间,厦门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旗帜,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为全方位推进港口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障,紧扣全国、全省、全市经济发展大局,以一流的设施、一流的技术、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务,持续推进世界一流港口建设。
“今年,我市成立厦门港口高质量发展指挥部,提出港口在全市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只能强化、不能有任何削弱’,吹响高质量发展的奋进号角。”厦门港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夏长文表示,厦门港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力打造国际航运中心、国家枢纽港,并通过优化空间功能布局,破解发展瓶颈,按照《厦门港高质量发展规划》推进工作,实现 “到2037年建成世界一流港口”“国际航运中心等建成后,货物年吞吐量预计达4亿吨以上、集装箱吞吐量达2200万标箱以上”的发展目标,为厦门努力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厦门港持续做大做强国际集装箱干线枢纽港,图为繁忙的厦门港嵩屿集装箱码头。 (本报记者 王协云 摄)
做强集装箱干线枢纽港
发展高光点一:2017年,厦门港集装箱年吞吐量历史性突破1000万标箱。
解码:世界贸易九成依靠海运,集装箱运输堪称经济活力的“晴雨表”。党的十八大以来,厦门港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持续做大做强国际集装箱干线枢纽港,如今,班轮航线167条,通达54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46个港口。2017年,集装箱年吞吐量历史性突破1000万标箱,2021年突破1200万标箱;集装箱港口全球排名从2012年的第19位上升至2021年的第13位;货物吞吐量跨过2亿吨大关。
发展高光点二:2018年、2020年,厦门港主航道扩建四期、厦门港海沧航道扩建四期工程先后投用。
解码:世界一流的接待能力,是厦门港紧跟全球航运发展脉搏、保持国际竞争力的强有力抓手。
十年间,厦门港聚焦深水码头和深水航道建设,目前,厦门港万吨级以上泊位79个,万吨级以上航道超150公里,通航保证率连续5年保持100%。可满足20万吨级世界最大集装箱船舶全天候进出港、30万吨级大型油轮正常通航,可接待全球最大22.5万吨邮轮。
发展高光点三:2019年9月,厦门入选全国首批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
解码:这一事件,凸显厦门港在十年间坚定不移贯彻国家战略部署,港口的地位和作用在全国、全省、全市发展大局中不断提升。
除了厦门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如今的厦门港,还是国家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集装箱干线港、邮轮始发港和海峡两岸交流重要口岸,是全国四个国际航运中心、四个邮轮运输试点示范港、八个国际船舶登记船籍港之一,是国家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和世界航运版图中的重要节点。
创建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发展高光点四:2021年12月,厦门港连续三年获“中国十大海运集装箱口岸营商环境测评”最佳成绩。
解码:国际一流的港口,代表着特区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十年间,厦门港推出创新举措49项,其中经认定全国首创8项,获全国复制推广2项,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入选全国自贸区最佳实践案例,港航第三方公益性信用评价体系建设领跑全国。
从2019年开始,厦门港连续三年获“中国十大海运集装箱口岸营商环境测评”最佳成绩;厦门口岸跨境贸易指标跻身全国第四,在全国率先实施提效降费集成化改革“组合拳”,集装箱进出口合规成本保持全国沿海主要口岸最低水平。
发展高光点五:2019年8月,中谷海运集团中国第二总部落户厦门;2022年4月,海丰国际在厦落户“区域集装箱航运母港”。
解码:世界强港,不仅要有国际一流的港口,也要有与之配套的一流航运能力。从两家行业知名企业落户厦门港的事件中可以看出,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使港航发展活力不断迸发。
目前,全球前20名航运公司均在厦设立分支机构。2021年,厦门港水运周转量达2572.8亿吨公里,船舶运力达407.85万载重吨,十年间年均增长均超过2位数。
构筑智慧绿色港口新高地
发展高光点六:2016年,远海码头建成国内第一个全自动化码头并投入运营。
解码:十年间,厦门港坚定不移加快数字化转型,智慧港口建设跻身领先水平。
厦门港集装箱智慧物流平台、厦门港传统岸桥远程操控自动化升级项目荣获“中国港口科技进步一等奖”。“自动化码头技术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获得交通运输部认定并落户厦门港,远海码头继2016年建成国内第一个全自动化码头并投入运营后,2020年落地国内首个、全球领先的5G全场景应用智慧码头,入选国家发改委“2020年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建成交通运输部传统集装箱码头智能化改造重点工程——海润码头全智能化项目,建成厦门国际航运中心智慧物流平台,列入交通运输部“智慧港口示范工程”。全国首创港口收费无纸化结算平台、引航船舶信息可视化平台,全面推广集装箱货物提货单及设备交接单电子化操作,港口作业单证进入无纸化时代。
发展高光点七:2018年12月24日,“丝路海运”从厦门港正式开行,是中国首个以航运为主题的“一带一路”国际综合物流服务品牌和平台。
解码:“丝路海运”,是厦门港立足新发展阶段、践行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强化自身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明确将“扩大‘丝路海运’品牌影响”写入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作。
截至今年9月30日,“丝路海运”联盟成员达271家,全国86条“丝路海运”命名航线共开行9249艘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049.57万标箱,通达31个国家和地区的108座港口,为稳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作出了重要贡献。此外,目前,厦门港国际友好港总数达15个,对外开放水平稳步上升。
发展高光点八:2018、2019、2020年度,厦门港先后有3家码头企业获评“亚太绿色港口”和“中国绿色港口”称号。
解码:十年间,厦门港坚定不移践行生态文明理念,构筑绿色港口新高地。
率先全国提前超额完成岸电改造任务,投用全省首个高压船舶岸电项目,集装箱与客运码头基本实现岸电全覆盖,岸电使用量位居全国前列。
持续推进船舶和港区设备使用清洁能源,入选全国智能光伏试点示范项目,新造柴电混动客船,集装箱码头全部完成龙门吊“油改电”,持续提高电动叉车、电动堆高机、纯电动集装箱拖车占比。
▲厦门港持续推进海上客运发展,开通全国首条“一带一路”邮轮航线。 图为驶进厦门港的“世界梦”号邮轮。 (本报记者 王火炎 摄)
开启邮轮经济新篇章
发展高光点九:2019年6月,厦门五通客运码头三期候船楼正式启用。
解码:十年间,厦门港坚定不移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成为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黄金通道”。
厦金“小三通”年客运量突破 180 万人次,开通以来累计开行16.7万航次、运送旅客1979万人次,占全省 88.7%。对台货运快速发展,成为大陆从台湾进口水果、酒类最大口岸。五通码头建成大陆最大对台水路客运站,“中远之星”轮对台客滚航线稳定运行,“i 海台”电子票务平台建成投用。
发展高光点十:2019年9月,中国第一艘自主运营豪华邮轮“鼓浪屿”号以厦门为母港,开启首航;2022年7月1日,国内首艘悬挂五星红旗的高端游轮“招商伊敦”号首次开通“深圳-厦门-深圳”双母港游轮航线。
解码:十年间,厦门港坚定不移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海上客运发展绘就新图景。2019年,厦门港接待邮轮年艘次跻身全国第2位,邮轮年旅客运输量全国第4位。
目前,邮轮母港配套泊位完成改造工程和口岸开放验收,具备靠泊全球最大22.5万吨级邮轮的能力。中国第一艘自主运营豪华邮轮“鼓浪屿”号以厦门为母港,央企在厦设立邮轮运营总部;“招商伊敦”号开通双母港国内沿海游轮航线,吹响邮轮经济复苏的冲锋号角;推动厦门“海上世界”建设运营,实现东渡港区从货运港区向邮轮母港转型升级。
此外,厦门港开通全国首条跨东南亚六国“一带一路”邮轮航线;在全国率先落地邮轮物供“进口直供”“保税供船”监管模式;创新建立邮轮自用危化品供船机制;在全国率先实现水路客运实名制全覆盖,推动“海上游”项目提质升级,建立统一票务平台。
【点击】
2016年
远海码头建成国内第一个全自动化码头并投入运营
2017年
厦门港集装箱年吞吐量历史性突破1000万标箱
2018年12月24日
“丝路海运”从厦门港正式开行
2019年6月
厦门五通客运码头三期候船楼正式启用
2019年8月
中谷海运集团中国第二总部落户厦门
2019年9月
厦门入选全国首批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
2019年9月
中国第一艘自主运营豪华邮轮“鼓浪屿”号以厦门为母港,开启首航
2021年12月
厦门港连续三年获“中国十大海运集装箱口岸营商环境测评”最佳成绩
2022年4月
海丰国际在厦落户“区域集装箱航运母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