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自贸片区
勇闯“蓝海” 马力全开
2022-10-14 00:00来源:厦门日报

  创新加速

  累计推出521项创新举措,其中全国首创126项,5个案例成为全国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30个改革试点经验被国务院发文复制推广

  成长加速

  主要行业增加值七年多来年均增长14.8%,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0.2%。累计新增企业约4.7万家,企业数为挂牌前的6倍

  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成立七年多来,创新引擎马力全开。(本报记者 黄晓珍 摄)

  本版文/本报记者 吴晓菁 通讯员 周莹

  2015年4月21日,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以下简称“厦门自贸片区”)正式挂牌成立。这片43.78平方公里的土地开始了自贸试验区建设的全新实践,成了撬动厦门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支点。

  “自贸试验区就像是一片巨大的蓝海,机遇和挑战并存,但我深信,我们将成为厦门自贸片区制度创新和发展的受益者。”作为企业代表,厦门申悦关务科技集团公司董事长李韪见证了厦门自贸片区挂牌的那一瞬间。回忆挂牌那天的场景,他至今仍记忆犹新。

  “外资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备案”的管理新体制,极大释放市场活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大幅提升通关效率;营商环境实现跨越式提升,较挂牌前上升46位……七年多来,厦门自贸片区在解放思想、积极探索中不断大胆试,大胆闯,让越来越多像李韪这样的企业家有了满满的获得感。厦门自贸片区的创新引擎马力全开,一大批制度创新成果为推动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提供了“厦门经验”。

  海丝中央法务区自贸先行区。(本报记者 张奇辉 摄)

  在海关总署近日公布的2021年全国137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发展绩效评估结果中,厦门象屿保税区质量效益全国综合排名第一位。(本报记者 黄晓珍 摄)

  自贸金融中心。(资料图)

  不做政策优惠洼地  做制度创新高地

  很多“老外贸”还记得,以前报关手续繁琐,不仅要准备一大堆报关材料,还费时费力,要在多部门之间来回跑。自从有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节省了人力成本和费用支出,通关时效性大幅提高。

  七年多来,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不断升级,从1.0版到3.0版,实现“三级跳”,累计上线各类应用系统和功能模块70多项,对接政府部门、金融机构、港航公共服务单位、企业系统110个,直接服务企业9600余家。口岸业务不仅覆盖厦门全口岸,更复制推广到泉州、漳州、龙岩等周边地区,业务办理实现“一个窗口、一个平台、一次申报、一次办结”。

  这是厦门自贸片区聚焦并解决改革难点痛点的鲜活案例。向开放要活力,以改革促发展。七年来,厦门自贸片区每年都制定创新试验任务,定期调度组织实施,形成创新举措,先后推出了521项创新举措。

  获得69项国家部委支持的先行先试政策;中山大学发布的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排名,厦门自贸片区连续两年位列全国67个自贸片区的第五位……不做政策优惠洼地,做制度创新高地;不做地方“自留地”,做国家“试验田”。七年多来,厦门自贸片区诞生了126项全国首创改革成果。不管是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搭建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还是“一照一码”登记模式;不管是“关检一站式查验平台+监管互认”,还是海关公证电子送达系统,都为厦门自贸片区永无止境的创新写下生动注脚。

  对标国际先进  推动投资便利化

  近日,一批从荷兰鹿特丹港口退回的家用设备、服装鞋帽,抵达厦门港海天码头,从抵港到提货不到一天时间,这批货物就已退回至位于海沧港综合保税区的逆向物流仓库。这意味着厦门自贸片区跨境电商商品不仅“出得去”,还“退得回”。

  自挂牌以来,厦门自贸片区坚持对标国际先进,率先推动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根据最新统计结果显示,厦门关区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分别为26.83小时和1.32小时,同比分别再压缩5.59%和13.73%。厦门机场口岸5月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同比分别再压缩8%、23%,位列十大沿海空运口岸第一位。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引凤来栖,厦门自贸片区成了稳外贸稳外资的主阵地。七年多来,厦门自贸片区外贸进出口持续飘红。统计数据显示,厦门自贸片区贡献了厦门市三成以上的外贸进出口。

  以“海上世界”为核心,厦门自贸片区精心打造自贸国际商务区,将为吸引更多企业落地生根、增强企业“走出去”发展壮大的信心,提供更高水平的国际化高端要素保障。

  不断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为企业提供保障

  改革创新、法治先行。厦门自贸片区自挂牌伊始,就顺应自贸试验区建设需要,高度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

  2016年9月,厦门自贸片区在全国各自贸片区中率先立法,正式实施《厦门经济特区促进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建设规定》。《规定》不仅创造性写入了改革试点和先行先试政策,固化改革创新的先进经验和重要成果,还明确建立宽容改革失误的工作机制,允许试错,宽容失败,为改革创新营造宽松氛围,为先行先试者提供持久稳定的法治保障。

  七年多来,厦门自贸片区发挥法治的引领和推动作用,设立厦门自贸片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率先全国成立厦门国际商事调解中心和国际商事仲裁院,建立厦门港航调解中心、厦门自贸片区调解工作室等机构,首创“海关公证电子送达”……片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值得一提的是,海丝中央法务区自贸先行区自2021年11月揭牌以来,立足片区产业实际,强化顶层设计,突出国际商贸、海商海事、知识产权、金融等特色,为企业织密法律防护网。

  率先全省出台针对法务产业、母基金等专项扶持政策;打造国际法务运营平台和知识产权要素保障集聚区;积极引进国际商事争端预防与解决组织(厦门)代表处等国际组织、国家级仲裁机构、外国法律服务机构,以及被多家国际权威评级机构评定为第一梯队的国内头部律所……片区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持续提升,为企业“走出去”提供系统完善的法务环境保障和精准具体的法务服务支撑。

  【点击】

  园区

  象屿综合保税区

  2020年5月20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厦门象屿保税物流园区整合优化为厦门象屿综合保税区。同年12月,厦门象屿综保区正式挂牌验收。2021年,象屿保税区、象屿综保区持续重点发展国际集拼、跨境电商和保税加工等业务,两区进出口全部实现正增长。在海关总署近日公布的2021年全国137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发展绩效评估结果中,厦门象屿保税区质量效益全国综合排名第一位。

  海沧港综合保税区

  去年5月12日,海沧港综合保税区顺利通过验收,成为继厦门象屿综合保税区之后、厦门第二个封关运作的综合保税区。海沧港综合保税区的前身是厦门海沧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是对外开放层次更高、政策更优惠、功能更齐全、通关更便捷的特殊开放区域之一。2021年,海沧港综保区进出口额394.09亿元,同比增长30.78%。

  厦门空港综合保税区(筹)

  作为厦门空港综合保税区(筹)首个开工项目,厦门航空产业启动区于今年1月开工,释放了厦门空港综合保税区(筹)规划建设加速的信号。正在规划建设中的厦门空港综合保税区(筹)位于厦门翔安机场片区内,规划面积为280.7万平方米。在产业规划上以临空产业为主导,聚焦航空维修制造、国际物流与分拨、商务商贸服务等临空产业,鼓励扩大与金砖国家合作,重点支持做大做强全球一站式航空维修中心,打造区域性的国际物流分拨中心,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科教研发等高新技术产业,着力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临空产业体系和智慧园区。

  重点平台

  ●航空服务:建成全球重要一站式航空维修基地,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

  ●供应链创新与应用:打造中国 (厦门) 供应链科创中心,入选全国十大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城市。

  ●跨境电商:建成线上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线下“一区多园”的一体化跨境电商生态圈。

  ●集成电路:创建国家“芯火”双创基地,聚力打造中国芯。

  ●金融服务:获批新型离岸国际贸易和贸易收支便利化试点城市。

  ●两岸“三创”基地平台:率先建设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文化贸易与服务:蝉联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功能区类第一名,打造“文化出海”创新高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