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友好女士周琛:带您碳索绿色生活
2022-10-14 00:00来源:厦门日报

  她是“碳圈”资深人士

  入行13年,是厦门市应对气候变化专家库专家

  她是“双碳”新实践导师

  在全国较早开办气候变化法律专项教学和专门课程

  她是碳汇资源探索者

  联动多方资源成功开发同安区造水村农林碳汇资源

  受访者 供图

  周琛在厦大选修课上进行环境法教学。

  周琛(右)在造水村“双碳”巾帼馆解说。(受访者 供图)

  近日,在厦门大学法学院B522教室,周琛正给2021级研究生上了一堂关于“双碳”的课程。两节课90分钟,她带领学生们研讨了“双碳”目标起源的全球气候变化及其法律应对、我国的立场和行动。

  作为“碳圈”资深人士,周琛已经入行13年,是厦门市应对气候变化专家库专家,也是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化学品和废物环境管理智库专家;她还是“双碳”新实践的导师,在全国较早开办气候变化法律专项教学和专门课程,为国家和地方培养“双碳”领域的人才。日常工作生活中,她最喜欢做这样的计算题:今天这节课最自然的解决方案是什么,可以减少多少碳足迹?搭乘地铁上班,能获得多少碳积分?

  2022年9月22日,是中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两周年。如今,“双碳”目标提出已满两年,让我们一起走近周琛,听她讲述在“双碳”前沿领域的探索,分享她如何将低碳实践于行。

  本版文/本报记者 翁华鸿

  本版图/本报记者 林铭鸿(除署名外)

  课堂

  开设气候变化法课程

  不少学生跨学科跨学院来听课

  2020年12月20日,在厦门大学A103教室举行了一场联合国模拟气候变化谈判,周琛是这次谈判的“联合国轮值主席”。这一场非正式谈判,每个人面前都有各自“国家”的桌牌。学生们分别围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既定议题,根据各自扮演的角色,展开磋商、谈判、演说、辩论和文件撰写。

  这是周琛多元教学模式下的课程结业项目,既是对学生一学期来的学习检验,也想让学生们进一步熟悉联合国运行的机制,了解更多人类命运共同体所面临的国际性问题。

  去年7月,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开市,随之而来的,是对相关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而一直深耕“双碳”领域的周琛,早在2016年就向学校提出开设气候变化法课程,这是全国范围内较早开办气候变化法律专项教学和专门课程的有益尝试。

  2017年秋季第一次开课,让周琛没想到的是,居然有不少跨学科和跨学院的研究生选择这门课。此后,甚至还有不少本科生想来听课。于是,在厦门大学本科生的“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下,她又开设了可持续发展法的全英文课程。

  研究

  带领团队深入田间地头

  主导开设乡村生物多样性馆

  周琛有国际气候变化谈判和法律领域的个人英文专著,较早开展气候变化诉讼研究,她还主持生态环境部的“无废城市”建设与碳减排协同研究的课题项目。

  “‘双碳’领域的发展实践是一座富矿,不仅要多做精深细的学术研究和行业研究,还要将研究做得接地气、深入浅出,让市民都看得懂。”周琛说。

  今年初,周琛挂职市妇联副主席。仅用了3个月不到时间,在她的主要参与下,联动多方资源成功开发同安区造水村农林碳汇资源,举办全国首场巾帼碳普惠农林碳汇交易活动。在不断往返市区、造水村的路上,周琛发现那里具有丰富的物种资源,于是她建议在村里设立“双碳”巾帼馆的同时,主导开设了乡村生物多样性馆。

  周琛将厦门大学法学院“绿野仙踪”实践队也带进造水村,并在村里设立了与厦门大学妇女委员会合作共建的实践基地。她们除了深入田间地头,推广农林复合系统固碳增汇发展模式,还将为推进“双碳”目标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积极探索出一条政府引导、公众参与的农业农村生物多样性保护创新之路。

  生活

  倡导“衣食住行”节能减排

  将低碳理念传递给下一代

  周琛来自大西北,从小生活在干旱且寒冷的环境中,她非常向往气候温润的滨海城市。2013年5月,周琛结束留学生活,第一次来到厦门,并入职厦门大学法学院。在学校官网的教师“个人小传”里,她这样记录:从2009年进入“碳圈”,我的一生都将亲水亲自然。下一个目的地,会是像鱼一样生活在水中吗?随着气候的变化,谁知道呢?

  周琛认为,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对于滨海城市厦门更是如此,如海平面上升带来的海岸带管理等。

  而对于个体参与节能减排,周琛提倡大家可以通过“衣食住行”方面来实现,例如穿环保面料衣服、光盘行动、使用能耗等级较低的家用电器以及乘坐公共交通出行等。

  不仅自己践行节能低碳生活方式,周琛也时常和家人朋友分享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关于低碳生活的理念,我很好地传递给下一代。当有人问我的孩子,妈妈是做什么的,他会很骄傲地说——我妈妈是气候友好女士。” 周琛说。

  【延伸】

  抵销“碳足迹”

  人人可当“卖碳翁”

  吃1千克牛肉,产生27千克二氧化碳;用1千克纸制品,产生3.5千克二氧化碳;开1公里的私家车,产生0.24千克二氧化碳……就像走路会留下脚印,生活中的每一个行为伴随碳排放,会留下“碳的脚印”,这就是“碳足迹”。

  在周琛的课堂上,不仅要求都是“低碳课堂”,她还喜欢与学生们计算生活中一个行为会产生多少碳排放,并通过什么方法来抵销“碳足迹”。“我会要求我的学生们,上下学时优先选择步行、骑自行车或者公共交通工具等方式。上课时,不带一次性纸杯,双面打印学习资料;养成离开教室及其他公共场所时随手关闭电子设备的良好习惯,使用具有节电模式的电脑等等。”

  主动量化个人碳排放,是实现低碳生活的第一步。除了积极推行“低碳课堂”,和很多人乘坐地铁不同的是,周琛喜欢计算自己每搭乘一趟地铁能积累多少碳积分(由厦门市轨道集团设计打造的绿色出行碳积分体系)。

  此前,为积极探索如何抵销“碳足迹”,在周琛的带领下,市妇联发联部、厦门大学法学院“绿野仙踪”实践队和“廌敬她力量”实践队曾前往轨道集团地铁公司进行调研,探讨如何完善碳普惠机制。“市民的低碳行为可以产生低碳效益,累积的碳币也可以进行权益兑换。我们需要构建绿色生活‘数据库’,探索创新居民生活领域碳普惠机制,推动相关商户提供碳积分兑换实物、电子券等。”周琛说,“在不久的将来,人人都有可能成为‘卖碳翁’。”

  【名片】

  周琛,1983年出生,祖籍甘肃,厦门大学法学院环境与能源法律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市妇联挂职副主席,兼任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国际环境法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曾入选2016年世界自然保护同盟——亚洲开发银行之中国环境法领军人才培训项目。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