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姬者,即东汉才女蔡文姬。据《后汉书》记载:“名琰,字文姬。博学有才辩,又妙于音律。”蔡文姬是东汉著名学者蔡邕的女儿,时值天下动乱,蔡邕被处死狱中,蔡文姬被掳胡地十二年,生有二子。后曹操遣使者将蔡文姬赎回。这就是历史上著名“文姬归汉”的故事,可谓“千古绝唱一诗魂”。
南音《文姬归汉》取材于此,全剧由“战乱被掳”“胡地思乡”和“别子归汉”三个乐章构成,深刻表达了蔡文姬的生命苦旅以及对华夏文化的坚守与回归,歌颂深沉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尊重传统、完整继承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中国故事和中国精神的当代表达。该剧亦是2022年度福建舞台精品工程剧目、2022年度厦门市文艺发展专项资金资助项目。
▲《文姬归汉》剧照。 (厦门市南乐团 供图)
●徐小泓
用南音方式诠释历史故事
南音被誉为“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入选联合国“非遗”名录。用南音的艺术方式演绎千年历史故事,相得益彰,华丽出彩。基于深厚的文化底蕴,南音《文姬归汉》便有了悲凉壮阔之大美。小小的舞台上,复现千年光景:朴拙大气的转台、唯美空灵的纱幕,宛若玉玦的残月,加之灯光变化,营造出如梦如幻的舞台时空。大幕一拉,观众随着布景走进历史长河,胡地的冷寂扑面而来。演员的造型设计仿自汉俑的舞姿,一颦一笑、一蹙一舒都充分体现创作团队匠心独运的艺术巧思。观众沉浸式观赏,以古望今,为蔡文姬这样一位女性感动、敬佩。
音律巧思 诗意盎然
《文姬归汉》的曲词不单延续南音传统,更是巧用曲牌来推进剧情,诗意盎然。尤其化用蔡文姬创作的《胡笳十八拍》,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人物的复杂情感。乐团在保留南音传统“四大件”乐器的基础上,引入古琴、编钟、埙等中国古老乐器以及西洋弦乐,东西结合,古今融合,现代审美意识和中国文化古典韵味完美契合。
随着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配乐随之不同。情节初始,采用《梅花操》第三节“点水流香”,呈现一派祥和景象,体现蔡文姬被掳之前的幸福生活。接着,蔡文姬被困胡地,乐曲忽而一转,如风乍起,悲凉悲愤。随之,乐池内演奏家们运用编钟、琴瑟、笛箫等乐器,加上云锣、四宝等错落和声的渲染,整场音律时而清雅悠扬,时而悲怆苍凉,时而铮铮有声,时而哀哀不已。可谓是:“弹不尽的家国情仇,吹不去的哀怨相思。”
表演丰盈 感人至深
正是匠心独具的艺术巧思和对艺术的深刻理解,才能成就这场磅礴大气又细腻感人的演出。饰演蔡文姬的是中国曲艺“牡丹奖”表演奖获得者杨雪莉,她台风沉稳、唱腔婉转,以典雅的南音旋律讲述蔡文姬的别样人生,让观众洞悉蔡文姬泣血锥心的复杂情感。一方面,她一去匈奴十二年,却时刻想念汉地,最终舍小我,谱写民族史诗篇章。但是,她在胡地生有儿女,母子诀别,咬碎银牙,决然归汉,内心的痛楚如何纾解?她一唱三叹、跌宕起伏,唱腔时而高亢,时而低沉,把观众带进了她多舛的人生故事里。特别是演绎“忍痛别子归汉”时出神入化的表演,引得观众潸然泪下。而饰演蔡文姬儿女的杨一红、蔡凯琳两位演员,清韵妙声,自然生动,从刚开始的天真活泼,再到后来的万般不舍与急切,把俩小儿演绎得活灵活现。特别是追赶娘亲而摔了一跤的桥段,更是触发了观众的泪点。此外曹操的出场,也深得观众喜欢。饰演曹操的潘文龙,以浑厚酣扬的唱腔展示曹操的雄才大略,慷慨激昂,直冲云霄。舞台上,还有一位重要的角色——歌者。她一字一句,一声一腔,完美演绎《胡笳十八拍》。个人认为,她正是这一场梦幻时空大剧的连接者,人物内心的最好呈现。流光溢彩的舞台上,各个演员,诸多角色,各领风骚,美美与共。
雅乐和鸣写大义,清音流啭颂家国。南音《文姬归汉》以时空为线,以历史为轴,呈现慷慨大气、哀婉细腻的时空大剧,为当代艺术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精彩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