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深悟透领会实质 结合实际学以致用
——全市社科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座谈会发言摘编
2022-10-31 00:00来源:厦门日报

  以自我革命破解大党独有难题

  李新生(福建省委党校教授)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经过不懈努力,我们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

  坚持自我革命必须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全党共同的政治责任,我们要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要求,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这是新时代新征程上持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

  坚持自我革命必须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全面从严治党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的鲜明主题。党的二十大特别强调要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全面从严治党是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内容,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又包含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和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把我们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坚持自我革命必须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腐败是最大的毒瘤,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党的二十大要求全党牢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要彻底铲除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幸福,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对台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季烨(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党的二十大报告涉台内容言简意赅,是我们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做好对台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表明了党推进国家统一进程的坚定性。报告立足于反分裂、反干涉的强大能力,重申我方仍然牢牢把握两岸关系主导权和主动权,表明了党在解决台湾问题方面的战略定力。报告重申,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党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报告强调,祖国完全统一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清晰地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坚强意志和坚定决心。

  体现了党对台大政方针的延续性。报告指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是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坚持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体现了我们推进祖国统一进程的必胜信心。在两岸民间往来方面,报告提出要深化两岸各领域融合发展,并进一步提出要“尊重、关爱、造福台湾同胞”,体现了祖国大陆方面一以贯之的善意,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为台湾同胞谋福祉的不变初心。

  强化了反分裂、反干涉斗争的针对性。报告明确将“反干涉斗争”作为过去十年对台工作的主要成绩,表示“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要由中国人来决定”,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首先针对“外部势力干涉”。这些论述揭露了少数国家“以台制华”和“台独”势力“倚美谋独”的企图,具有鲜明的指向性和针对性,对未来精准有效开展反分裂、反干涉斗争具有重要意义。

  不断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薛秀军(华侨大学社科处处长、教授)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增强文化自信,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我们要不断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立足不断拓展的中国式现代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才能真正建构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强,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坚持不忘本来。既要继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足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要求,推动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也要弘扬革命文化,深入挖掘发挥其适应现代生活需要、持续激奋凝聚人心的当代价值。

  坚持吸收外来。既要以平等的心态、宽广的胸怀,主动吸收和借鉴一切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又要在尊重差异、包容差别的前提下,在与外来文化的主动比较中,彰显和强化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和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与文化精髓,不断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坚持面向未来。始终坚持从唯物史观的高度出发,不断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方位和未来走向,立足中国现代生活的不断展开,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通起来。既要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的工作体系,又要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张劲松(集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历史进程。“中国化”就是要坚持中国立场、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时代化”即要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引领时代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使马克思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焕发出强大生机和活力。

  坚持守正创新。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就在于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用以指导实践。马克思主义是否能在实践中发挥作用,关键在于能否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党的百年奋斗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取得成功,使马克思主义以崭新形象展现在世界上。

  坚持人民至上。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检验者和评判者。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必须切实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一切工作的衡量标准。

  坚持问题导向。马克思主义本身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坚持问题导向是其最本质的、内在的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必须聚焦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通过回应时代呼唤,解决重大问题,才能真正找到历史发展规律,不断地推动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

  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

  洪认清(厦门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五个牢牢把握”为我们学思践悟党的二十大精神提供了重要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其中,第五个“牢牢把握”即“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深刻阐释了团结奋斗对于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

  回望来时路,团结奋斗成就百年伟业。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胜利。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团结带领人民持续奋斗百年,创造了一系列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特别是新时代十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回首厦门经济特区发展历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人民团结奋斗,取得非凡成就: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城市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

  展望新征程,团结奋斗开辟美好未来。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蓝图已经绘就,奋斗正当其时。厦门人民勇立时代潮头,勇担时代重任,按照市委部署要求,紧密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贺信重要精神,掀起全面抓好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的热潮。征途漫漫,惟有团结奋斗。站在经济特区建设新起点上再出发的厦门,大力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推动更深层次改革、更高水平开放,更着力促进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作出厦门新的更大贡献。

  完整准确全面理解中国式现代化

  方和荣(厦门市委党校经济教研部主任、教授 )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如何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可从以下三个逻辑理解中国式现代化。

  历史逻辑:中国式现代化是主动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自工业革命以来,西方国家就已经率先开始了工业化的步伐,随后许多获得民族独立的发展中国家也纷纷加入了致力于工业化的行列,中国也不例外。从洋务运动到资产阶级革命,历史经验和教训表明,盲目照搬照抄他国做法,只能以失败告终。推进现代化的建设,一定要以我为主,把发展的主动权和发展的命运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

  实践逻辑: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7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我们对中国式现代化有着越来越清晰的认识。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国共产党必将开拓出具有超大规模人口和超大规模经济总量的高质量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理论逻辑:我们深刻认识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是根本目的,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制度优势,等等。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既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理论的超越,又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

  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

  姚厚忠(市发展研究中心综改室主任、高级经济师)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推进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强调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围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做出全面部署,凸显了发展质量的全局和长远意义。

  厦门要增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要求,以建设高质量发展引领示范区为抓手,全方位推进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等各方面高质量发展,为服务祖国统一大业、推动全省乃至全国高质量发展闯出新路、提供经验示范。

  产业发展方面,重点是深化“4+4+6”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以电子信息、机械装备、商贸物流、金融服务为支撑的四大支柱产业集群,培育壮大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文化创意等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第三代半导体、未来网络、前沿战略材料、深海空天开发等一批未来产业,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以产业数字化推动产业现代化。

  改革开放方面,重点是坚持“以港立市”,充分发挥经济特区、自贸试验区、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海上合作战略支点城市等综合优势,加快完善以海港空港为基础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着力健全高标准市场体系,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不断扩大“丝路海运”国际合作论坛影响力,切实深化“丝路飞翔”工程,努力提升国内国际双循环韧性和质量,加快形成更高层次对外开放新格局。

  增进民生福祉推动共同富裕

  刘宏宇(厦门市委讲师团三级调研员)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使命与民本民生的内在关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庄严承诺和行动宣言。

  增进民生福祉,推动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和价值追求。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也是中国人民自古以来的朴素理想。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百余年党史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不断飞跃的历史,也是不断增进中国人民民生福祉的奋斗史。百年党史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和群众观点的继承与发展,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牢记初心使命,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价值追求。

  增进民生福祉,推动共同富裕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对未来五年民生福祉的目标、基本原则和主要路径作岀了设计。报告提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完善分配制度、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等,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厦门要在增进民生福祉,实现推动共同富裕方面勇立潮头、勇毅前行。我们要学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率先建设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不断做大做强厦门经济实力,切实把民生保障的“蛋糕”做大,率先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富裕的民生发展格局,加快建成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市。

  新时代十年里程碑意义的丰富内涵

  王耀杰(厦门日报社专副刊中心副主任、高级编辑)

  通过学习人民日报社论和任仲平文章,我认为可以从五个方面理解新时代10年里程碑意义的丰富内涵:

  从五个历史看十年。这五个历史是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把新时代十年放在这样深远、广阔、全景的历史来审视,站位之高,前所未有。

  从三件大事看十年。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特别是第三件大事,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赢得的历史性胜利,是彪炳中华民族发展史册的历史性胜利,也是对世界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性胜利。

  从“中国奇迹”“中国答卷”看十年。这10年,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演绎着精彩传奇的“中国故事”,创造着激动人心的“中国奇迹”,书写着气象万千的“中国答卷”。

  从物质基础和制度保证看十年。这10年,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到114万亿元,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达18.5%,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39800元增加到81000元。这10年,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显著增强;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践中,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和作用更加彰显。

  从历史主动精神和创造精神看十年。新时代10年的砥砺奋进,中国人民更加自信、自立、自强,更有志气、骨气、底气,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历史主动精神、历史创造精神。

  (按发言顺序排序)

  本版图/本报记者 郑晓东 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