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安区
脉动强劲 发展热土引得凤来栖
2022-11-01 00:00来源:厦门日报

  

翔安城区建设推进迅速,产城人融合成效显著。(通讯员 魏克丰 摄)

  中创新航生产车间。 (本报记者林铭鸿 摄)

  翔安数字经济产业园。(园区供图)

  冠捷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在调试设备。(通讯员 林木阳 摄)

  作为全市最年轻的行政区,翔安前不久刚刚度过了19岁生日。

  青春翔安朝气蓬勃,135个省市重点项目在这片发展热土上全面铺开,随着多座新城强势崛起、产业发展提档升级、营商环境全面优化,翔安区坚决扛起厦门经济发展新引擎、增长极的使命担当,强劲的发展脉动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目光聚集到这里。

  栽得梧桐树,引来金凤凰。翔安区将招商与项目作为强力引擎,将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作为重要任务,着力打造企业发展的优质平台,为发展积蓄强劲动能。当前,翔安区正在全面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并与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翔安把开展“项目攻坚年”“提效奋进年”“作风建设年”活动作为生动实践,毫不动摇坚持“抓招商促发展、抓项目增后劲”,积蓄新动能、创造新优势,进一步辐射这片发展热土的吸引力与影响力,持续吸引企业家前来投资兴业,推动更多优质企业落地生根。

  产业提档升级

  全力打造千亿产业链  产业体系不断完善

  日前,厦门天马显示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天马显示科技”)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项目首批柔性AMOLED产品在翔安出货。作为厦门投资最大的单体高科技制造项目,这也一举刷新业内新产线达成交付速度新纪录。

  当前,翔安区工业建成面积已达18.7平方公里,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84家,全年工业总产值超1700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去年翔安区以平板显示为核心的电子信息业产值已达944亿元,即将成为全区首条千亿产业链——平板显示、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两条产业链均已占据了全市的“半壁江山”。

  工业立区,产业强区。这是翔安区自设立以来一直秉持的发展原则,在此基础上,翔安坚持创新驱动战略,推动构建“4+3+3”现代化产业体系。天马六代、中创新航、ABB工业中心等重大产业项目相继落地,电气硝子、联芯集成电路等建成投产,平板显示、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等重点产业链群持续做强,以健康医疗大数据为核心的数字经济加速发展……翔安如今已成为厦门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产业基地、全省最大的光电产业基地。

  在产业这个最重要引擎的强力运转带动下,近年来,翔安区的GDP年均增长超8%,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持续领跑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多年位列全省第一。生物医药、健康医疗、海洋经济、人工智能等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超过30%;不久的将来,翔安临空产业也将全面起飞。

  招商倾情倾力

  围绕主导产业链  实施精准招商

  围绕已经形成的主导产业链,翔安区推动精准招商,聚焦优势产业和新兴战略性产业,着力引进龙头企业、补链企业和优质项目,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国内大健康领先企业贝泰妮落地翔安,正是成果之一。贝泰妮拥有丰富的上下游企业资源,翔安区充分发挥“以商招商、以企引企”的作用,利用辖区的载体资源和政策优势,通过贝泰妮平台获取方里底妆、阿蜜健康、原本自然等招商线索,始终与贝泰妮持续保持密切联系,力促优质项目持续在辖区内落地生根。截至目前,贝泰妮已在翔安落地多个项目公司。

  另一个成功的案例是,翔安区招商团队在对接服务冠捷科技的过程中,发现其上游外地配套厂商在翔安区同时与友达、三安光电等多家企业有业务关联,招商小分队主动靠前商谈,全程帮企业对接项目公司注册事宜,同时引荐银行做好开户服务,并在多次踩点查看后引荐入驻至内厝工业园。

  就在今年7月,翔安兑现首笔厦门市引荐人奖励资金300万元,这进一步增添了企业“以商招商”的信心。翔安除了发挥招商团队的作用,更是充分发掘存量企业和项目的资源优势,鼓励全社会、特别是已落地项目的企业积极参与翔安区招商引资工作,以商引商做大产业链强链补链工作。

  机制保障有力

  营商环境优化“清单制”  有力推动配套完善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翔安区在推进招商引资的同时,从体制机制上也做了设计,确保营商环境的同步优化提升。

  翔安区专门成立了“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翔安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小组,并将营商环境工作纳入年度绩效考核工作中,强化各统筹事项综合协同、监督问效,为推动各项改革事项落地取得实效提供了体制机制保障。

  今年,对标先进地区和省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部署,翔安区更进一步创新制定《翔安区高质量推进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2022年度提升方案》,建立形成“6+32+80”的营商环境工作任务清单、责任清单、督查清单,在制度上形成从责任设定到责任执行、责任督查、责任核查、责任追究的确责、履责、问责的有机整体。

  机制的保障更有力地推动了翔安项目建设与配套的进一步完善,硬件环境越来越好——推动“厦门科学城”、新体育中心和新会展中心、会展嘉园等项目以及机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片区建设全面提速;积极对接“名校跨岛”“名师出岛”战略,深化改革推进教育“补短扩容”行动,全力推动36所中小学、幼儿园项目建设;畅通交通路网,推进公交路网优化、翔安大桥、地铁3、4号线以及厦漳泉城际轨道R1线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综合立体大交通……如果放置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考量,翔安正在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地点。更现代化的城区配置、更具便利的交通系统,一个更加开放包容的活力翔安必将吸引更多的目光。

  服务及时靠前

  全力推进“益企服务”

  多措并举提升服务质量

  通过一个案例,我们能看到翔安区对企业服务的靠前与及时。

  安徽邻几便利店有限公司的“邻几”便利店,是国内发展速度最快的品牌连锁便利店之一。翔安区主动开始了跨省引商之旅,“马上就办”的效率和无微不至的益企服务打动了企业,去年12月邻几团队来翔考察,决定将翔安作为跨省发展的主战场。从开始洽谈到注册用地,其间还包括支持企业的冷链物流仓储,仅仅用了两个多月时间——2022年1月24日,福建邻几便利店有限公司注册落地翔安;2022年6月,全省20家门店同时开业。

  精准、贴心,“滴灌式”服务企业发展,翔安是动真格的,这从全区400名科级干部逐一挂钩服务企业就能窥见一斑。

  而更多服务措施的实施,也进一步提升了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翔安强力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优化,扩大和推广“告知承诺制”“容缺受理制”“豁免清单制”等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制,加快网上审批标准建设,进一步强化提升“一网通办”政务服务能力;还开展“局长陪您办”、政务服务“园区办”“妇女微家·翔好办”等多模式、多平台活动,全力打造温馨高效的政务服务,大幅减轻了企业的负担。

  数据显示,自集中改革以来,翔安区完成办结事项达1.1万件,即办件比例由63%提升至78.54%,全部事项实现“零跑动”;划转事项承诺时限压缩比例由85%提升至95.02%,全流程网办事项占比从58.29%提升至98.08%;推广电子证照便利化应用,平均材料数减少至2.8份;深入探索智能审批,推出“翔安区智慧办”实现17项审批服务事项秒批秒办,同时入驻“闽政通”App,实现省、市移动服务端一体化互联互通。

  【亮眼 成绩】

  “一业一证”

  改革

  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推行“一业一证”改革,不断简化审批流程,努力提升服务质量,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竞争力,自2021年以来,翔安区新登记企业达7158家。

  稳经济一揽子

  政策措施

  面对疫情的冲击与影响,翔安结合辖区实际制定出台并高效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截至8月,为企业退税减税降费、兑现财政补助等已超过15亿元。其中,办理留底退税9.7亿元,减税降费2.9亿元,阶段性缓缴特困行业保费542万元,减免国企房屋租金1372万元。同时,积极引导金融机构落实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合理续贷、展期等政策,辖区普惠性贷款余额增长33%。

  “群英领翔”

  人才引进培育计划

  制定《2022年“厦门C位无限量”翔安区招才引智系列活动方案》,大力实施“群英领翔”人才引进培育计划,策划举办“9·8人才项目资本合作展”配套活动、科技人才政策解读专题培训、“博学宏才,智汇翔安”高层次人才专场对接会等一系列活动,着力解决“用工难”“人才缺”等问题,2022年已兑现高技能人才津贴、企事业单位新引进人才生活补贴、双百计划、人才公寓扶持等资金达1071.8万元。

  “谁执法谁普法”

  动态智能管理

  在全国率先实施“谁执法谁普法”动态智能管理,推动普治的有机融合,2022年3月20日,“谁执法谁普法”动态智能管理模式荣获第六届“法治政府奖”,实现福建省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

  本版文/本报记者 邵凌丰

  通讯员 叶晓菲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