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区
双城联动 千年银城竞向新赛道
2022-11-01 00:00来源:厦门日报

  同安正朝着现代化、国际化加速奔跑。图为美丽的同安新城。

  文/本报记者 张珺

  通 讯 员 杨心亮

  图/本报记者 张奇辉 摄(除署名外)

  驱车从集美大桥桥头往北,双向八车道的城市快速干线——滨海西大道穿过同安新城直达老城区,全程不过15分钟;一年前全线通车的同翔大道横贯东西,已把同安的高科技产业片区串联起来,有力地推进高新城的科技与老城区的文化交融共生……

  从空中俯瞰,同安这一南一北的两条交通干线好似从老城伸出的两只强有力臂膀,将同安新城和同翔高新城“拥揽入怀”。历经多年建设,同安两大新城与厦门岛之间已经实现立体式的交通直达,串为一体,这还不包括正在建设的轨道交通6号线和同安进出岛通道工程。作为厦门深入践行跨岛发展战略的实践地,同安携手两大新城早已与厦门本岛“密不可分”。

  从十多年前的环东海域整治,到如今厦门几何中心的CBD集群、城市新封面;从洪塘片区的一片荒芜,到如今车水马龙崛起的新能源产业基地,同安这片发展热土正经历巨变,滩涂逐梦,已然换了人间。

  如果说每一座新城的“城长”,总有它的轨迹,从中又能解读出它的宏大战略。那么,可以代表同安两大新城“轨迹”的关键词,或许就是产业、城市、人文、融合——它们是两大新城建设发展的使命,更是融入城市肌理的鲜活血液,演绎出千年银城的青春、活力、创新以及无限可能。

  如今,迈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同安正向世界敞开怀抱,朝着现代化、国际化加速奔跑。

  高含金量的发展新中心

  十几年前,站在厦门岛北部眺望同安新城,那里还是一片杂乱的滩涂。现在,下了集美大桥,从滨海旅游浪漫线的起点向北步行,大都市的气息澎湃袭来。站在滨海西大道上,位于银城智谷的同安第一高楼和不远处的美峰创谷写字楼集群傲然挺立,就像这座崛起新城的迎宾,欢迎八方宾客的到来。

  绵延14.9公里的滨海西大道称得上是同安新城的“第一大道”,它一路向北,一直融入同安老城。2006年7月22日,厦门环东海域综合整治建设首期工程正式开工,以“先保护后开发”模式,拉开同安新城开发建设的序幕,也开启了同安加速迈向“都市经济”的步伐。

  16年后,跨岛发展战略在同安的规划正一个个变成现实。同安新城的经济能量快速向全区“第一平台”靠近,新城这片35平方公里的土地成为同安全区重点项目建设、产业项目落地、品质人居环境打造的中心,也让新城成长为同安含“金”量最高的区域。

  “当前,全区正以高于岛内建设标准的要求加快推进新城的建设发展步伐。”同安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事实也是如此,在同安新城,自然与产业完美相映,演绎出产城人融合的生动景象,新城也成了同安乃至整个厦门的城市新封面。这不仅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群众来此定居,更吸引了一批高能级项目入驻。

  厦门科学城基金湾区、科学城Ⅰ号孵化器、厦门生物医药创新研究院、腾讯云计算、美亚柏科、美图秀秀等相继落地,同安新城正成为厦门资金流、人才流、信息流最密集、最活跃的区域之一。截至目前,新城“创谷”“智谷”“云谷”内的注册企业已经超过300家。

  ▲同安新城成了同安乃至厦门的城市新封面。图为高颜值的同安新城。(同安区 供图)

  高能级的产业新引擎

  评价一个区域的发展热度,从落地的项目中就能看出端倪。去年底到今年11月,同安在同翔高新城的新能源产业布局称得上“大手笔”。

  2021年12月,时代新型锂离子电池项目(一期)在同翔高新城正式开工建设;今年夏天,高新城内海辰新能源M1智慧工厂新布局的5条现代化生产线顺利投产;今年“9·8”投洽会期间,厦门时代新能源电池产业基地项目一期在同翔高新城洪塘片区开工……

  一连串的“操作”助力同安新能源产业迅速实现从0到1的“质变”——这背后正是同安区委区政府锚定高能级项目,紧抓产业转型升级的结果。实际上,从项目签约到拿地、开工,同翔高新城正持续不断地创造新纪录,也让落地的企业感受到同安干事创业的激情与毅力。

  当前,随着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建设启动,高能级产业项目落地,公建配套和民生设施持续完善,同翔高新城正迎来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机遇。前不久,同安又成功洽谈引进A股上市公司杰瑞股份等4家新能源企业,进一步汇聚上下游产业链资源,为同翔高新城内新能源产业城的建设夯实基础。

  近年来,同安坚持工业强区、产业惠民,培育壮大新材料新能源等7条产值超百亿产业链,待“行业航母”级优势企业落户达产后,同安区可望新增年产值超1500亿元,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将实现翻倍。

  “一大批高能级项目的落地,有力塑造了同安的城市形象、产业业态和增长动能,成为助推同安发展的新引擎。”同安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同翔高新城正以项目为抓手,做足生产、生活、生态融合的文章,高品质建城,高质量服务,打造厦门新的经济增长极。

  ▲同安新城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图为整治后的埭头溪。

  高度融合的惬意新生活

  厦门的美,不只是海。

  对于既拥湾揽海,又枕着乡野古风的同安来说,这片蓬勃发展的热土除了阡陌的交通、高端的写字楼、开足马力开建的厂房,还有山水灵秀的生态和古今融汇的人文。

  前不久,首届“高山红”乡村诗歌艺术节在军营村举办,知名诗人、作家和诗歌爱好者上高山采风,现场进行文学创作。位于老城区县衙旧址内的闽台民俗文化展示馆也在近日向公众开放,成为人民感受闽台民间风情的好去处……

  在同安新城,市教科院附属中小学开工建设,五缘实验学校同安校区即将开工,这两所新建的市属名校和同安一中滨海校区、厦门实验中学这两个名校的扩建项目,将累计为新城增加学位超过1万个。

  位于新城核心区域的环东海域医院也进入收尾阶段,即将在竣工验收后,由哈尔滨医科大学负责运营。眼下,新城文体公建群项目也在筹划建设,配套的慢行景观桥东段将在明年4月完工,浓郁的文化气质和新城的现代化品质叠加,将让广大市民游客在行走之间读出味道、品出韵味、看见精彩。

  传统与现代交融、守正与创新并进,如今的同安不仅有高楼林立的繁华城区,还有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近年来,同安坚持把近80%的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用于民生社会事业,扎实推进教育、医疗、文化、乡村等建设,公建配套和服务的不断优化背后,是同安区浓浓的民生情怀。

  这种立足民生的精细化服务和深厚积淀的人文软实力,成为吸引企业、人才落户同安的澎湃动能,而同安也锚定“产城人文”融合发展的新赛道,奋力实现城与乡的嬗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