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税务局
创新服务 释放市场强引力
2022-11-01 00:00来源:厦门日报

  厦门税务这十年

  【变化】

  ●10年间,纳税人平均等候时间下降72.73%,窗口业务平均办理时间下降24.4%。

  ●10年来,厦门税务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各项税费优惠政策,累计落实各项税费减免超2698亿元。

  ●10年间,厦门职工参保人数从178万人增长到299万人,年均增长6.8%,其中服务业中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和教育业,吸纳就业效果较好。

  ●10年间,厦门全市出口企业由1.08万家增长到2.02万家,增长率超八成;截至2022年10月,税务部门累计办理出口退税3054亿元。

  【措施】

  ●全国首创增值税发票全程线上办理、线下配送,截至今年10月,已有超过2.3亿份发票通过网上点单、快递上门。

  ●深化“银税互动”,2015年至今已累计为23.8万户次企业提供997.77亿元纳税信用贷款。

  ●优化电子税务局建设,先后推出一键申报缴纳、“一表申报、同征同管”“十税合一”合并申报,实现74%的审批事项“即来即办”,7大类149项业务全程网上无纸化,网上申报率和缴费率均超99%,95%的业务实现全程网上办。

  ●社保缴费“掌办率”达98.6%,全国首推微信、支付宝小程序税费缴纳功能,全国首创住房公积金在电子税务局“一网通办”等,纳税次数指标全国领先。

  ●推出全市首个“智慧办税厅”,打造“无人化、零窗化”多维办税服务新格局,纳税人平均办税时长相比智能化升级改造前下降15%,节约近60%现场办公人员,进一步降低征纳成本。

  制图/张平原

  2019年、2020年,在国家发改委组织的两次中国营商环境评价中,厦门市纳税指标分列全国第一位和第三位,厦门获评纳税领域“标杆城市”。如今,良好的税收营商环境成为这座海滨之城新的“金字招牌”。

  厦门税务聚焦民众诉求、企业期盼,形成税收营商环境品牌建设“厦门经验”,主要做法在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简报及国家发改委编著的《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0)》中专题刊发,并获评厦门市改革创新优秀案例、福建省机关体制机制创新优秀案例、厦门经济特区40周年改革优秀案例,49条创新举措获国家发改委、国家税务总局、福建省政府、厦门市政府总结推广。

  本组文/本报记者 陈泥

  通讯员 徐然 陈海敏 钱晓筱

  捷办快办 更多企业享便捷服务

  办税便利化程度是衡量税收营商环境成效的重要标尺。厦门税务以“鹭税捷办”品牌创建为抓手,以纳税人缴费人需求为导向,聚焦办税缴费成本更低、效率更高、更加便利、更加公平,打造厦门营商环境新品牌、新名片。

  “以前去税务局经常要排队,现在大不同了,预约办税、绿色通道、电子税务局、掌上办税厅,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大大降低了。”厦门百木果农产品贸易有限公司办税员张敏点赞道。

  连续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累计推出举措539条;推出4类38条服务举措全力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第一站“第一税务专席”;在全市布局建设智慧办税厅、智慧微厅,打造“十五分钟办税圈”,探索“无人化”“零窗化”办税;改造发票审批流程,实现增值税电子普票“秒”级自动审批;“运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对外支付税务备案电子化”等9个项目被评为全国首创……十年间,厦门税务以实际行动聚焦市场有效、政府有为、企业有利、群众有感,全面推进税收治理现代化,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低成本的税收营商环境。

  2015年5月1日起,厦门税务部门正式推行“出口退税分类管理改革”,对信用良好并被评为一类的出口企业,实现即时申报、先退后审,最快2个工作日办退。2018年,厦门税务又对一类、三类企业的评定标准进行调整,取消管理类别年度评定次数限制,并实现无纸化退税申报一类、二类出口企业全覆盖,让更多出口企业更好享受退税“高速通道”与便捷流程。

  受益于“一带一路”货运线发展及越南轻工业崛起,厦门永铠贸易有限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出口额逆势增长至1236万美元,同比增长41.5%。公司法定代表人李仰伦介绍,作为二类出口企业,今年出口退税阶段性提速政策落地以来,退税时长压缩到3个工作日以内,公司截至目前已收到出口退税款超400万元。

  税惠加码 市场信心活力持续提振

  当下,税收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已成为厦门经济“引力场”的重要因素。

  “特殊时期税务部门推出‘极速退税’服务,为公司全面复工复产提供了可靠的支撑。”厦门群鑫机械工业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陈宝珠表示,受益于税务部门不断加码的税惠力度,企业研发投入越多,减税就越多,转型升级动能更大。

  据相关部门统计,今年1月至7月,厦门市累计新增各类市场主体98963户,同比增长16.04%;截至7月31日,全市实有市场主体81.62万户,同比增长9.7%。存量市场主体在户数上和资本规模上,均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市场主体信心和活力持续提振。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如何再造特区新优势?自2016年起,厦门税务就与厦大营商环境管理中心合作,逐年开展税收营商环境评价评估,查找差距短板,并将其作为创新创造的切入点,围绕营商环境4项指标形成任务清单,同时动态纳入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先后推出改革举措70条,其中创新举措49条,多次获得国家发改委、税务总局、福建省政府、厦门市政府的总结推广。

  “厦门税务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税收营商环境数字化转型升级,擦亮‘鹭税捷办’品牌,使‘智慧税务’成为厦门营商环境新品牌、新名片,努力建设高素质高颜值高质量发展税收现代化高地,更好发挥税收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为厦门努力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税务力量。”厦门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张国钧表示。

  【人物 声音】

  厦门大学中国营商环境研究中心纳税课题组组长李成:

  从网上办税到指尖办税,厦门市税务部门一直在大胆创新,与时间赛跑,拿人民群众办税缴费的堵点、痛点和难点问题开刀,在全国起到了标杆作用。我觉得厦门市税务局对于营商环境的改革,实现了从评估到出方案,最后到落实改革措施的良性互动和循环。

  全国政协委员、厦门市工商联主席、厦门恒兴集团董事长柯希平:

  对企业而言,多一点减税,都意味着发展的希望。这些年,厦门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税务部门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今年的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更是以实打实的帮扶,让小微企业有“大为”。

  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厦门大学外籍教授潘维廉:

  现在手机就能轻松办税,智能化、国际化,我要为厦门税务点个赞!

  福建笨游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目的地业务总经理冷敏:

  税务部门第一时间把纾困的这些政策,传达到我们中小企业手中,可以不用上门去办理,直接在网站上办理就行了。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税收进行了相应的减免,确实对我们企业有实实在在的帮助和好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