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资源规划局以“空间预算”为抓手,充分发挥空间数据和要素保障优势,全面挖掘全市可利用土地资源,算好招商引资“空间账”。图为繁华的鹭江道一带。 (本报记者 张奇辉 航拍器摄)
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高竞争力。近年来,市资源规划局持续深化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破障碍、去烦苛、筑坦途,为市场主体添活力,为人民群众增便利。全局上下积极响应、多措并举、明确分工,全面推动审批改革提速增效,不断提升资源规划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下好营商环境“先手棋”,激活经济发展“全盘棋”。
先行先试
搭建“多规合一”
业务协同平台
为了一个项目,带着一大摞项目计划书和各种材料,要跑十几个部门——十年前,企业在进行项目审批时,这样的场景时常上演。但现在,企业办事实现了“最多跑一趟”甚至“一趟不用跑”,材料提交“一键完成”,审批进展“一眼可见”,问题意见“一站解决”。
速度和便利度的提升,得益于我市“多规合一”改革工作的实践与探索。2014年以来,我市抓住“多规合一”试点机遇,在将涉及全市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民生保障的所有空间要素全部汇聚到“一张蓝图”后,又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搭建了“多规合一”业务协同平台,在空间共管、业务共商的协同机制下,部门内部提前谋划,提前协调处置项目生成落地相关事项。
近年来,市资源规划局不断拓展“多规合一”业务协同平台应用。一方面,完善策划生成工作机制,推行项目策划生成阶段“双清单+容缺并行”机制,首创项目策划生成标准化模板,提前落实空间要素问题,一次性告知审批事项。另一方面,持续创新平台功能,依托“资源规划一体化系统”开发“一键检测”辅助决策工具,辅助业务人员提前判断、协调和消化问题。
数据显示,“多规合一”业务协同平台接入的空间数据、部门逐年增加,从最初的5个部门、34个图层拓展到现在434个部门、573个图层,形成全域空间“一张蓝图”,为项目推进提供精准空间服务。平台运行至今,已储备项目10974个,策划成熟项目7849个,项目策划率逐年提高,为加快全市建设工程项目快速审批奠定了坚实基础。
发挥优势
算好招商引资
“空间账”
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厦门市域面积位居末尾。我市持续强化规划统筹,将“多规合一”作为强化规划实施传导、创新土地配置空间预算的强大支撑。
为此,市资源规划局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为纲领,建构了5年近期规划—3年行动计划—年度实施计划的“5-3-1”规划实施传导体系,即以“5-3-1”为循环周期,实现各类规划、计划的共谋共编,从而使规划意图通过各类计划得到有效落实,强调规划对城市发展与建设的引领作用,指导项目生成与招商服务。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城市发展引来“金凤凰”。市资源规划局还以“空间预算”为抓手,充分发挥空间数据和要素保障优势,全面挖掘全市可利用土地资源,算好招商引资“空间账”。“要从原先的‘项目找地’,转变为‘土地等项目’,甚至‘土地找项目’的全新格局。”市资源规划局对我市招商空间进行系统性的全面梳理,分级推出成熟和备选招商空间。结合年度土地收储计划和项目建设安排,提前梳理分析用地等需求,及早谋划和推动要素保障工作任务,明确时限、责任到人。
截至目前,全市可供招商空间约15平方公里,总体能够保障3年-5年招商用地需求。市资源规划局将这些产业用地按统一标准进行落图建库,建立动态更新的招商数据库,并在招商要素保障平台的资源规划招商地图上实时共享,从资源保障角度协助招商部门与意向企业进行商谈及选择。
协同联动
缩短项目
审批时间
推行“多批合一”改革,实现立项用地阶段“一本证”;大力推动“交地即交证”,缩短企业办事时限,实现在出让成交确认后7个工作日内交地与交证“零时差”;出台工程规划许可豁免清单,明确免于和无需办理工规证情形,进一步强化落实“放管服”;工程证审批阶段实行告知承诺制,实现窗口即办;推动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人防审批、施工证实现跨阶段事项同步办理……
近年来,为了切实减轻用地单位负担,缩短项目审批时间,加快项目落地动工,市资源规划局大力推进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制度再改革,通过加强跨部门跨阶段协同联动,接连推动完成“片区控规+区域评估+管控清单”“产业项目标准地”“用地清单制”“多测合一”“验登合一”等多项改革。
与此同时,市资源规划局以“刀口向内”的改革勇气,推进政务服务优化提升,对涉及14个处室的115个事项进行再梳理再压缩,实现行政许可事项即办率从5.66%提升至70.67%,全部审批事项即办率从7.3%提升至63.48%,审批时限从23.41%压缩至9.83%,行政许可类时限压缩至8.36%,各项指标均实现较大提升。
市资源规划局还持续扩大全程网办、全城通办事项范围,审批全程网办比例已达100%,资源规划领域审批便利程度不断提高。
持续创新
打造“三全”
服务品牌
今年初,厦门市招商项目资源规划要素保障服务信息平台正式发布上线。对于全市来说,该平台的投入使用可有力推动高质量招商,让项目落得了地、留得下来,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一大重要举措。
市资源规划局创新打造全天候服务、全要素保障、全处室协调的“三全”服务品牌。“全天候服务”是目标,市资源规划局强化部门间联系,实时解决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针对一些不能一次性解决到位的问题,及时反应、及时协调、及时处理,确保提供全天候高质量的服务。“全要素保障”是关键,通过继续深化审批制度改革,令流程再精简、时间再压缩、成本再降低,努力让人民群众和广大企业在市资源规划局办事花最少的时间、跑最少的路、交最少的材料。“全处室协调”是保证,通过强化主动服务保障意识,完善服务体系,畅通服务渠道,打通内部流程,杜绝“踢皮球”现象。
市资源规划各分局结合实际不断创新提升企业服务水平。如直属分局在项目审批前期建立“排雷兵”服务保障体系,把问题解决在前,推行“全程网办,极简办”模式,实现企业在家“取证”;集美分局会同区政府组建重点项目工作联合督察组,帮助企业用好用足政策;海沧分局建立“要素保障协同机制”“土地出让全流程服务专班”,开展参加区政府线下政策咨询及线上直播带策宣传活动;同安分局联合审批和工信等部门开展“全馨办”帮办服务;翔安分局积极开展“局长陪您办”常态化活动,为企业经办人提供全流程业务指导……在市资源规划局及各分局的努力下,一批重大产业招商项目顺利落地”。如湖滨三、四里安商房和蔡塘安商房、厦门时代新能源项目的工程规划许可证实现即来即办,厦门B项目9天完成农转用和土地征收任务,带方案出让项目土地出让合同签订当日,便可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用地批准书》,为“拿地即开工”奠定强有力基础;协助宸展光电、康谱卫浴、厦门万泰、大博医疗、稻兴光学等重大项目完成增资扩产,指导海辰新材料、安仁产业园和橙联项目等项目竣工规划条件核实,助力存量企业扩容升级。
市资源规划局表示,下一步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更实举措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不断贡献资源规划力量。
【精彩 点击】
打造厦门不动产
便捷登记新模式
近年来,市资源规划局、市审批管理局通力协作,充分依托国务院办公厅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有序推进电子证照应用和不动产登记电子证照互通互认,打造 “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新模式。“一窗办、当场办、免费办”等创新举措被福建省列为第一批典型经验做法,在全省交流推广。
目前,我市所有不动产登记网办业务,承诺时限由法定的30个工作日压缩为即办;申请材料实现大“瘦身”;通过“一件事”高度集成,实现从多个窗口到一个窗口,从多次排队到一次排队,甚至不用排队,年均可减少6万余人次的群众跑动,节约登记机构16000多个小时的审核时间,相当于12人一年工作量。
打好测绘“组合拳”
助推营商环境建设
今年,厦门市测绘与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着眼“快、优、实”服务保障,多措并举,助推营商环境建设。
近期,该中心发布“多测合一”成果数据标准,推行电子化签章,增加测绘成果使用的便利性、安全性,同时将“出具用地红线图”“计价面积分类核算”两项业务由依申请调整为主动办理事项,“不动产权籍调查”业务试行告知承诺制,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群众获得感。
档案查询掌上办
随时随地便利办事
由市自然资源和不动产权属档案中心承担的不动产登记资料查询-登记证明“掌上办”业务于去年正式在“i厦门”APP上线,如今已满一年。上线一年来,中心不断提升智能秒办业务比例,为客户提供了优质快捷、24小时在线、随时随地掌上可办的办事体验。掌上办件量快速增长,到2022年8月底上线一周年时已达7.1万余件。随着群众知晓度的不断提升,近两个月单月的办件量已突破9000件,稳步迈向1万大关。
工业供地远超计划
保障重大项目落地
近年来,市土地发展中心全力保障重点招商项目落地,推动宁德时代、中创新航、恒瑞医药、海辰锂电、天马N、喜力啤酒等一大批重大项目顺利成交,实现工业用地供地面积远超全年计划量。同时,针对加油站、圣元酒店、农商行总部去化周期超限问题,积极配合市局沟通省厅,借助各级力量寻求突破,确保出让合同顺利签订,切实做好重大招商项目落地保障,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本版文/本报记者 袁舒琪
通讯员 陈彪 黄燕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