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党校举行“政策访谈”教学现场。
余小明
李德国
陈国飞
文/本报记者 午马 图/本报记者 郑晓东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高市域社会治理能力。”市域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维度,市域作为社会治理宏观和微观的转承层级,具有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以城带乡的引擎作用、以点带面的示范作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既是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战略抓手,又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11月1日,围绕“推进厦门率先建成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市”,市委党校举行“政策访谈”互动式教学,邀请市委政法委员会副书记、市市域办主任余小明,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公共管理系副教授、副主任(主持工作) 李德国,市委党校法学教研部副教授陈国飞博士作为访谈嘉宾,与市委党校处级进修班、青才班、海沧区委党校秋季培训班学员一起互动交流,探讨如何推进厦门率先建成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市。本期“政策访谈”主持人为市委党校讲师张婷博士。
【嘉宾演讲】
率先实现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厦门样本”
作为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之一,厦门着力打造“以主动创稳为主线、五治并举为路径、平安建设为载体、爱心厦门为支撑”的市域社会治理新路径。
余小明首先围绕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的“1+5+5”总体要求——即“推进体制机制现代化”,防范化解政治安全、社会治安、社会矛盾、公共安全、网络安全“五类风险”和发挥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作用,向学员介绍了厦门近年来的探索实践经验与成效。
余小明提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委政府充分发挥厦门的组织优势、区位优势、经济优势和民风优势,市域社会治理与经济建设同步推进,积极探索特区市域社会治理新路径,市域社会治理能力始终走在全国前列。厦门市域社会治理探索集中体现为:第一,政府各部门持续加强和改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政治引领”市域社会治理“厦门模式”、跨部门涉案财物集中管理、全国首个市级“诉非联动中心”、全国首部促进社会文明的地方性法规等得到国家层面的肯定和推广;第二,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发挥化解矛盾纠纷、预防违法犯罪作用,“五社联动”推动了社会组织参与治理;第三,各区、各街道(镇)社区(村)创新搭建群众自治组织、打造基层治理品牌,“近邻联盟”“老街卫士”“邻里好厝边”“清风促进会”等群防品牌有效凝聚了共治合力,进一步丰富了厦门市域社会治理创新的时代内涵。
余小明说,明年厦门将迎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的验收。这是一场大考,各级各部门都是参与者和答卷人,希望大家真抓实干、倾智倾力,紧盯目标、务期必成,为全市实现“率先建成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市”的奋斗目标作出应有贡献。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从中国式现代化角度来理解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李德国从学术视角予以解读。
李德国认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具有纲领性、指导性的意义。他从城市人口规模与结构,共同富裕与包容,精神文明与文化三个角度简要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之间的关系。
李德国分析,一般意义上的现代化包括工业化、城市化和世俗化等维度,中国式现代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现代化,是人类现代化的全新道路。综观中外经验,市域是现代化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空间单元之一,在“压缩的空间”中加速推动了工业化,促进了观念世俗化,又承载了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多重风险。人口介于300万-1000万之间的中大型城市,在构建高品质生活空间,以多功能社区为核心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提升空间活力、空间正义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和较大发展潜力。
李德国提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多层次、包罗宏富的发展过程,涉及人口规模与结构、物质基础和社会流动、精神文明和文化等维度。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要以人为核心打造高品质的城市生活空间,强化空间紧凑度和空间正义;要进一步突出共同富裕的价值导向,通过社会政策、社会服务将共同富裕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上,将市域打造为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载体;要面向当代城市文明发展趋势,按照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战略方针,探索具有城市特色的精神文明建设之路,强化城市的文化驱动力。
李德国肯定了近年来厦门在推动社会高效能治理、促进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方面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并坚信厦门有条件进一步探索创新,成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城市。
【互动环节】
动员全社会各阶层共同参与治理
在互动交流阶段,学员和嘉宾就当前厦门社会治理和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具体实践问题进行问询探讨。
围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经现场学员反馈信息的数据分析,学员关注点在“法治保障”“自治强基”“智治支撑”三个方面。
智治提升基层治理效率
第68期进修班学员李民强首先提问:在基层治理中,如何更好地发挥智治支撑作用?余小明首先肯定了街镇、社区等基层政法队伍在市域社会治理中的中坚作用。他说,利用科技提升市域社会治理效果,要从简化基层事务、科技辅助办公、提升办事效率三个角度入手,通过智能化信息化系统建设,“向科技向系统要警力”。
要发动群众积极参与
现在厦门积极推进“岛内大提升、岛外大发展”,但在基层如何更好地实现由“政府在干,群众在看,还说风凉话”到“一起来想,一起来说,一起来干”的转变,即如何实现群众积极参与社会治理?
对第2期青才班学员徐济春抛出的这个问题,李德国说,现代城市社会是陌生人社会,社会关系具有更明显的“匿名性”和“瞬间性”特点,容易出现所谓的“城市冷漠症”问题。破解这个问题,要将社会治理与个体本身的改善紧密结合起来,强化个体在社会治理中的获得感;要充分利用社交网络参与、社会创新、公益挑战等创新性的社会参与方法;要从微小的社会参与做起,注重城市公共参与空间的营造与设计。
厦门以法治推进社会治理基础好
第67期进修班学员吴爱英提出,厦门以法治之力推进市域社会治理取得哪些经验和成效?
陈国飞说,厦门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法治化方面,有很好的政治优势、法治基础和干部素养。习近平同志在厦门工作期间,对筼筜湖治理提出了“依法治湖”等20字方针,为厦门市域社会治理树立了榜样,这是厦门的政治优势;厦门有10多部立法属全国首创性立法,群众的法律意识强,法治基础好;厦门领导干部法治素养高,发挥了示范作用。
让外来人口共治“城中村”
作为城市组成部分的城中村,现有居住人口占厦门常住总人口40%多,聚居人口多、外来人口多、流动人口多……第2期青才班学员祁神军谈起厦门城中村人口现状,如数家珍,娓娓道来,他提出:现有社会治理的组织触角如何延伸到外来人口?
三位嘉宾认为,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城中村改造工作,在积极稳妥推进城中村改造取得成效。余小明说,比如,同安探索成立“房东协会”,采取“以房管人”,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有效管理;海沧渐美村推行“积分制”正向激励机制,动员广大新厦门人、本地村民共同参与基层治理、文明创建。李德国说,各级部门组织要在事业上、生活上、文化上为外来人口提供各方面服务,让外来人口在厦门事业上有发展,生活上能融入,有机会介入城中村各项公共事务活动,共建共治共享,有“家”的感觉。
【名词】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按照中央关于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总体要求,以设区市为主要治理载体,以城区为重点、覆盖农村、城乡联动,充分发挥市级层面主导作用,以治理理念现代化、治理体系现代化、治理能力现代化为重点内容,加快提升社会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的发展过程。
2019年12月,中央决定在全国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
【教学小结】
精选主题创新形式
提升效果展现担当
●蔡旭
(市委党校政治学教研部副教授、博士)
自2020年被列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试点城市以来,厦门不断健全党委领导的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围绕试点任务实践探索,形成了“以主动创稳为主线、五治并举为路径、平安建设为载体、爱心厦门为支撑”的社会治理新路径。近日,厦门市委党校聚焦“市域社会治理”话题,邀请相关部门领导和高校学者,开展了一次政策访谈活动,一方面总结梳理了厦门近三年市域社会治理试点工作成效和经验,另一方面为推进厦门市域社会治理凝聚了共识。
本次活动紧紧结合二十大报告的新要求新部署,谋篇布局展开讨论。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明确指出“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高市域社会治理能力”。这一新论断是党中央深刻总结我国社会治理实践经验,准确把握社会治理发展规律的又一次理论创新。来自厦门大学的嘉宾认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从人口规模与结构、物质基础和社会流动、精神文明和文化三个维度阐述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内涵,加深了学员对市域社会治理的理性认识。
本次活动紧紧结合厦门发展实际,深入研讨了厦门市域社会治理的成功举措,提升了学员工作自豪感和紧迫感。厦门被列为市域社会治理试点城市三年来,取得了很多成就与经验。来自市委政法委的领导以中央有关市域社会治理的十一个工作重点为框架,从全市层面盘点了厦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的创新亮点,让学员从整体上掌握了我市工作推进情况,明确了下一阶段工作难点重点。
本次活动注重从学员的实际需求出发,选取教学重点、设计教学方法。首先,通过课前问卷调查摸清了学员困惑。大数据显示大部分学员希望进一步了解“法治”“智治”“自治”三种治理手段在市域社会治理中的应用。其次,以学员困惑为导向明确现场交流内容。围绕“以法治之力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的经验”“智治提升基层治理效果”“用自治激发治理活力”等展开现场互动。最后,智慧教学解决方案的使用,形成了线上线下的交流碰撞,提升了教学效果。
【学员观点】
从三个方面入手
●庄忠庆(第67期进修班学员)
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的领导,有利于党的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有利于整合各方资源公平公正、务实高效处理社会事务。充分发挥街道、乡镇党组织联系群众,进一步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尊重民意、汇集民智、凝聚民力、改善民生贯彻到市域社会治理的全过程。解决好广大人民最关切的公共安全、权益保障、公平正义等问题,集中力量做好基础性、普惠性民生工作,不断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务实创新社会治理理念。实现厦门社会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既是提升治理水平的客观要求,又是推进治理创新的基本途径。
更新理念理顺结构
●苏兴旺(第67期进修班学员)
更新治理理念,树立系统融合、开放共治、包容协商、精细精致的科学理念,以精细化、系统化、利长远的工作思路,增强各级党委政府对市域社会治理的引领力。理顺纵向架构,市级层面重在统筹协调、区级层面重在组织实施、乡镇(街道)层面重在强基固本,形成不同层级政府协同共抓的工作格局,增强市域社会治理统筹力;充分调动居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增强村居的社会黏性和群众归属感,增强市域社会治理聚合力。
树立民本导向
●洪毅新(第68期进修班学员)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一个集统筹谋划、改革创新、政策把握、科技应用、群众工作、舆论引导等全方位、多层次、高标准的社会治理现代化。紧贴民本导向,以更快序时抓落实。争创示范市,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领导干部要有想为的自觉、善为的本领、敢为的精神来适应市域社会治理的新形势新要求,全面聚焦群众工作,努力让群众在实现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信息化赋能
●尹健(第68期进修班学员)
搭建街道(镇)、社区(村)“细胞元”治理数字化平台。建立社区3D数字模型地图,汇集社区基础数据库。将街道(镇)、社区(村)服务信息录入系统,不断提升数据完整度。建设多元化街道(镇)、社区(村)治理、社会共治平台。根据街道(镇)、社区(村)3D数字模型地图标识的人员信息,组织开展街道(镇)、社区(村)文化、医疗、卫生、道德与法制宣传、志愿服务活动等,开展街道(镇)、社区(村)居民自治或者自助活动;在平台开通监督反馈渠道,增强民众融入社会治理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依托信息平台开展社会综合治理。探索运用大数据、5G等先进技术,不断加强高精度网格建设。
做好“三个保障”
●郑威(第2期青才班学员)
做好“技术保障”。打通信息联通渠道,统一建设信息化支撑管理平台,将全市多个部门单位涉及社会治理的数据全部接入,实现各类数据资源的深度融合。发挥平台功能,积极对接市域需求,设置开放端口,实现对社会治理的全面持续支撑。做好“法制保障”。将制定社会治理法规、条例等作为重点立法项目,构建市域社会治理法律规范体系,通过立法提升市域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水平。做好“机制保障”。推进具有牵引带动作用的工作机制建设,着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下足“绣花功夫”
●杨海舰(第2期青才班学员)
通过下好“绣花功夫”,推进基层治理精细化,推动建设“一网统管”工作平台,让基层治理现代化成为现实。加强数据整合互联互通。整合业务数据、视频数据、物联数据及地图数据等,实现“治理要素一张图、互联互通一张网、数据汇聚一个库、移动应用一门户”。回应群众需要高效处置。依托智能物联终端,实现“发现—立案—派遣—处置—核查—结案”的全流程闭环管理,让基层治理中的大小事项可以做到立即响应、高效处置。防患未然提前管控风险。针对重点业务领域和重大风险环节,利用计算机智能算法,第一时间发现、解决,将风险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