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实验小学门口民警护送孩子过马路。
交通安全宣传进校园。
交通安全宣传进社区。
交警正在疏导新校区周边交通。
义务交警维护校园周边安全。
文/图 本报记者 柯恺筠 通讯员 厦公宣
“我家小孩从一年级起,就自己走路上下学。”家住龙翔花园的陈女士说,儿子所在的学校是与家相隔一条街的莲龙小学,学校多数学生步行上下学。在陈女士看来,学生能够独自上学,多亏了学校门口良好的交通秩序,以及每日坚守在校门口的“护学岗”队伍。
让学生安心上学、让家长放心送学、让老师舒心迎学。为了铺好这一条条“平安上学路”厦门交警可谓下足功夫,他们除了在学校周边增派警力严防交通堵塞、守护交通安全外,还认真调研、实地考察,在学校周边道路增设了道路标志标线提醒、硬隔离导流措施等,用科学的交通规划为学生的安全出行保驾护航。此外,交警还将文明交通的知识带进校园,通过讲座、互动游戏等多种方法,提升学生出行的自我保护意识。全市64所学校有义务交警参与护学岗,今年以来开展校园交通安全宣传1451次。
“校园安全无小事,学生安全事最大。”一位厦门交警这么说,事实上,他们也是这么做的。连日来,记者在上下学时间,到多所学校实地探访交通情况,向市民朋友展现厦门一条条“上学路”背后的暖心平安故事。
如何在狭窄的老城区道路上,为接送学生的车辆开辟“等候区”?
上下学迎早晚高峰 交警全力疏堵保畅
厦门实验小学位于老城区,学校周边的公园南路、同安路车流量大,附近就是厦门第一医院、双十中学。一到上下学时间,同安路成了“临时停车场”,接送学生的车辆“挤”在一块等待学生。
“这一等,整条路都堵了。”学校保卫处主任何高峰为此发愁。为了疏通校门口“堵点”,开元交警中队中队长翁卫祥加派警力,自己也每天都往学校门口跑。可是光靠“喊”解决不了问题。于是,他牵头在公园南路设置30秒限时停车标志,在同安路上设置“即停即走”区域,制作“即停即走”“车辆往前停靠、给候车留空间”等提示牌,引导来往接送的车辆往前移动,路口拥堵的问题得到解决了。
光这样还不够,道路的车得“活”动起来。翁卫祥联系市政园林局拆除了同安路靠近“即停即走”区域的绿化带,学生无须绕过绿化带,能够快速上下车。加派警力在放学时段加强接送车辆的指挥,把超时的车辆引导去学校周边道路绕行,最大化利用校门口这方寸之地。
今年9月,在翁卫祥的协调下,学校位于新华路的校门也打开了,分流高年级和低年级的学生走不同的校门上下学。原本早高峰拥堵的公园南路、同安路,现在已经通畅许多。“家长们反映因堵车迟到的问题少了。”何高峰说。
由此可见,校门口疏堵保畅看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却不容易,就算是经验丰富的老交警也得下苦功,耐心细致地破解“堵因”,根据道路实际情况疏堵。其实,像这样为校门口疏堵保畅的情况在我市并非特例:今年9月,湖里区禾山中学新开学,江头中队交警提前协调公交集团,将校门口的公交站向前移进行分流;为缓解梧村小学上下学校门前拥堵情况,梧村中队交警向周边商场协调临时停车位,还在校门口做好硬隔离进行科学导流。
如何解决校门前人车混流,让学生安全出行?
针对新校区周边隐患 交警专业解难题
今年9月,全市多所新校开学,各辖区交警提前几个月时间介入,进行前期交通组织和交通秩序规划,摸排交通安全隐患,为学生安全上学路提供“硬核保障”。
在道路交通复杂路段,中、小学路口人行横道连接处增设防护栏,禁止车辆进入,确保学生安全出行;校门前路段道路标牌、标线有缺失、模糊的及时进行更换;摆放锥形桶、水马等安全设施,规范学校周边道路交通秩序……除了强化基础设施外,各辖区交警中队根据学校周边交通特点,“一校一策”扎实进行交通规划和设施建设。
位于湖里区的新校南山学校背山而建,校门口是双向四车道,紧邻南山西路。“这里大车多,附近施工工地的货车都从这通行,学生上下学有安全隐患。”湖里交警大队湖里中队指导员梁飞介绍,为拧紧校门前的“安全阀”,他带队联系多部门在校门口围起长达300米的护栏,协调将校门口的人行道向内推进,给道路“留白”,让学生走在“保护栏”内,躲开来往大货车。
同一时间,梁飞发现湖里中学校门口道路,学生过街斑马线处,常有车辆因右转“包抄”学生过街斑马线,存在冲撞学生的危险,他立即向上级部门汇报情况,申请设置了分时段右转限行标志,消除了安全隐患;今年,湖里中队还在湖里中心小学校门前道路路中设置硬隔离,解决了车辆占道违停的问题。
如何避免大货车碰撞学生,为岛外学校门口营造安全环境?
岛外校周边大货车多 交警做好安全宣传
“货车禁行”一块红色的标志牌立在位于杏林交警中队辖区的康城小学校门前,好似一座“守护神”,阻挡危险靠近学生。岛外主要道路货车多,紧挨着主要通道的学校,学生上下学时可能遇上大货车,于是危险就悄悄出现。为防范大货车对学生的危害,交警部门一方面积极做好交通管控,另一方面加强宣传,努力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远离货车盲区。
“远离大货车,骑车戴头盔。”康城小学校门口正用闽南话反复播放着交通安全宣传,接送学生的爷爷奶奶听得认真。据了解,杏林辖区学校都设置了闽南话交通安全广播。在校门口,几名班主任老师化身“文明交通督导员”,纠正并登记班级学生家长的交通违法行为,私下再进行反复提醒宣教。没戴头盔的家长可以到校门口的保安室,签字在“共享头盔”处借用头盔。
据杏林交警中队指导员黄在强介绍,为了让学生、老师更好地了解交通安全知识,每周学校有一节交通安全班会课,交警带队走进各个学校进行交通安全宣传,不仅与学生互动答题,也会让学生将“给家长的一封信”带回家中。“孩子的话,家长最听得进去,比我们说破嘴更有效果。”黄在强告诉记者,学校还经常联合交警支队组织学生开展“当小小交警”体验活动,用互动形式提升学生交通安全意识。
同时,为了更好地保证校门口交通安全,交警部门在大货车集中的地点,全力推进“红色月牙”大货车盲区警示标识,目前全市已有348个路口划设“红色月牙”;还积极推动大货车安装右转安全提示系统;以及减少货车在学生上下学时间段行经校园周边路段的概率。
此外,交通安全宣传除了走进学校,也进企业、进社区、进地铁等,沉浸式宣传全面提升了学生“知危险、会避险”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加强社会对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的重视。
如何发动社会力量增强合力,让校门口的“安全护卫”多起来?
发动义务交警积极参与 交警牵头建设“护学岗”
前些天,厦门阴雨连绵,校门口接送学生的车一时间多了起来,学生上下车撑伞慢。老师、家长都担心校门口会又堵又乱。然而,一群身穿荧光绿背心的交警、义务交警、志愿者,顾不得打伞、在雨里指挥交通,成了雨中校门口最美的身影。
“一到下雨天,大家反而抢着报名‘护学岗’任务。”义务交警嘉莲小队的石建云连续3天赶在上班前到厦门市第五中学门前维护交通秩序。她介绍,7名义务交警在辖区交警的牵头下分工明确——有的帮学生开车门、撑伞,减少车辆在校门口的停留时间;有的在路口指挥交通,为过马路的学生护行;有的拿着喇叭提醒学生慢点走,小心地滑……
他们中有不少人曾经是学生家长。但在自己孩子从学校毕业后,他们仍积极参与义务交警志愿活动,他们深知校门口护学的意义,也希望自己能为孩子们的安全出行出一份力。尤其是那些有护学经验的义务交警,已经成为不少学校学生心里的“暖心爸爸”“爱心妈妈”。有时,他们一天下来连续站4岗,守着学生们安全上下学,还有人的志愿服务时长达到了全市义务交警站岗时长的领先名次。“我们来了,就是要全力保障好校门口的交通安全。”义务交警杨志宏为自己的付出深感自豪。
在“护学岗”的队伍中,有义务交警、老师,还有志愿者,但起到主导作用的还是交警支队民警和辅警。义务交警队伍是在交警支队的直接领导下组建起来的,交警支队民警和辅警对辖区的义务交警队伍进行日常管理。他们会根据辖区各学校周边交通流量的大小、上下学时段接送学生车辆的多少、门口路段通行能力等情况,来调配“护学岗”上岗人数。确定人数后,在义务交警管理软件里发布站岗任务,本辖区的义务交警就会积极“抢单”,在指定的时间到学校及周边,疏导指挥交通,引导学生安全过马路、安全回家。
辖区交警与学校建立深度互动,反馈每周“护学岗”情况,需要加派人手的,每周进行有效调整。骑警动态巡逻,遇到需要帮助的学生能够及时伸出援手,暖心的护学、接力送医等故事经常发生。
【声音】
校门口安全吗?
听听他们怎么说
老师代表
校门口交通越来越好
●厦门实验小学保卫处主任何高峰:
眼见着校门口交通越来越好了,师生出行的安全系数也提高了。学校配合交警部门积极开展交通安全宣教,不断提升孩子、家长文明守法的意识,校园周边的交通规范有序,学生安心上下学,正是厦门“最具安全感的城市”的写照。
学生代表
校门口交通十分安全
●厦门滨北小学2年级学生杨同学:
过马路要“左看看右看看”,红灯停绿灯行,遵守好交通规则。在校门口,有交警叔叔、老师指挥交通,十分安全。
家长代表
校园周边交通环境令人放心
●厦门市湖滨中学学生家长吴女士:
这几年,学校“护学岗”的志愿者家长和交警为我们学校孩子付出很多,学校也做了不少关于交通安全宣传的工作,不管是我还是孩子都很受益。我感到厦门校园周边的交通环境是很令人放心的。
【链接】
“护学岗”知多少?
2016年起,厦门交警支队牵头组织校门前的“护学岗”,他们其中有交警、义务交警、学校老师等,其中有不少是学生家长,他们先参与学校安全志愿者,而后又加入义务交警,由最初的2000人发展到现在全市已有3万余人。
“护学岗”做什么?
据交警支队民警介绍,护学岗主要负责在学校上下学期间,在临近校园的路口,做好维持交通秩序、引导学生安全过马路等工作。
如何报名参加“护学岗”?
据介绍,每年学校根据年段需要组织家长及其他社会志愿者报名参与“护学岗”。如果有意愿参与“护学岗”的市民,可以通过学校报名,或通过“厦门交警”微信公众号报名参加义务交警,当交警支队发布护学任务的时候,义务交警就可以选择方便前往的学校,参加校园周边道路的护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