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记载资料实证
殷人已掌握日月食周期
2022-11-11 00:00来源:厦门日报

邵家棚遗址墓葬出土的铜礼器组合。新华社发

  【殷墟】

  殷墟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是商代晚期的都城遗址。1928年起开始考古发掘,出土大量甲骨文、青铜器、陶器、玉石器等各类珍贵文物,为探索早商乃至夏代考古学文化提供基础,实证了文献记载的商代历史,系统展现了商代社会文化面貌、商代文明发展成就。

  昨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进展发布会,通报了殷墟考古和甲骨文研究的最新成果和进展。通过释读甲骨文记载的资料,证明殷人已经掌握日月食天象周期。

  经过长期考古发掘,殷墟内部的道路系统不断被揭示出来,殷墟宫殿宗庙区南约1公里处发现2条直通宫殿区的南北向道路,洹河北岸发掘出宽达15米的大型道路,道路之上有清晰的车辙痕迹,道路两侧密集分布居址、墓葬、手工业作坊等,道路揭示的框架体系为进一步探索殷墟城市布局、族邑分布提供了重要线索。

  此外,殷墟外围聚落考古也有不少重要的新发现。

  本组文/据央视新闻

  辛店遗址

  实证商代高度发达青铜铸造体系

  辛店遗址位于安阳市北部柏庄镇辛店集南部一带,西南与殷墟宫殿宗庙区直线距离约10千米。目前,辛店遗址先后进行三次发掘,发掘总面积约6000平方米。

  考古人员在辛店遗址发现7座独立的铸铜作坊遗迹,铸铜区域均设有工作区、生活区、祭祀区、墓葬区。工作区内有备料取土坑、制范场地、熔铸一体工棚式作坊、铜器后期加工场地、铸铜遗物废弃场地等,可完成青铜器铸造全过程,是迄今发现商代晚期面积最大的铸铜遗址。

  考古人员表示,遗址的时代、文化内涵、布局等表明该遗址是一处殷墟时期以“戈”族为主体的“居、葬、生产合一”的超大型青铜器铸造基地和大型聚落,是殷墟文化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

  辛店遗址代表了殷墟高度发达的青铜铸造体系,对于研究商代晚期青铜器铸造业的规模和分布有重要意义。此外,该遗址的发现还使得甲骨文中所记载的殷墟都城“大邑商”的面貌越来越清晰。

  邵家棚遗址

  揭秘商代史官“册”族聚居区

  邵家棚遗址位于殷墟保护区东南边缘,距殷墟宫殿宗庙遗址2.4千米处,经过为期2年的考古发掘,清理出大批商代晚期房基和墓葬。经过考古发现,邵家棚遗址是商代另外一个大家族——“册”族人的聚居区,这也是殷墟南区目前已知最大的聚落遗址。

  在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册”族的记载,这些铭文的发现为殷墟时期史官“册”族的居住地找到了归宿。经过考古发掘,该遗址发现墓葬24座,包括一座“中”字形大墓,车马坑4座,出土一批造型精美的青铜器、玉石器、骨蚌器、车马器等。

  邵家棚遗址还发现18处房基组成的多进式四合院院落,总面积达到4400余平方米,这是殷墟南区目前发现最为完好的大型四合院建筑基址。

  18处房基组成3座多进式院落,“中”字形大墓就位于中间院落的下方。三组院落保存比较完整,形制较大,构建讲究,布局清晰,时代延续比较完整,进一步丰富了商代晚期四合院的资料,特别是此次发现房基前铺有的木板台阶、房基内墙的装饰遗存等,都是殷墟考古的第一次发现,对于研究商代房屋构筑方式、建筑材料、布局、内部装饰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同步】

  我国发现超4000个甲骨文单字

  考古发现刻有甲骨文的甲骨。

  在昨日的发布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冯时说,目前我国发现甲骨文总计约15万片,经科学考古发掘的有3.5万余片,单字数量已逾4000字,内容涉及商代政治与生活的各方面,是重建殷商信史的直接史料。

  “例如,通过释读甲骨文记载的日月食资料,结合天文学推演,考订了发生于公元前1161年10月31日的乙巳日食,证明了殷人已经掌握交食周期,对于甲骨文断代乃至地日运动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结合甲骨文卜辞和山东滕州前掌大遗址商周史氏家族墓地发掘出土的铭刻,确定了商代薛国地望,为商代历史地理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