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谱写新征程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在厦省市级老领导参观考察海沧区
2022-11-11 00:00来源:厦门日报

  

在厦省市级老领导参观考察厦钨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本组图/杨铃 杨淳 摄)

  

在厦省市级老领导在赤土社与制作陶器的儿童互动交流。

  

在厦省市级老领导参观考察赤土社乡村振兴建设情况。

  11月的厦门,秋高气爽,风和日丽。11月9日,邹尔均、洪永世、李秀记、郭振家、郑道溪、陈修茂等在厦省市级老领导一行来到海沧区,参观考察新能源材料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情况。

  半天的参观考察中,老领导们深入企业厂区、乡村社区,与海沧区领导、村企负责人和村民互动交流,深刻感受了企业职工、基层干部群众奋力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见效的热情和干劲。不少亲历过海沧区创立建设的老领导深情回顾了海沧台商投资区创建的历史,回望了特区建设,海沧区建设如何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奋斗历程,回忆了建设港区铁路、引进台商兴办民营医院、管件管材标准化制定及推广等在全省全国具有重要意义的标志性事件。老领导们表示,海沧区是全国设立最早、面积最大的台商投资区,海沧区的成长,凝聚着党中央的亲切关怀,承载着改革开放、两岸融合发展、跨岛发展的重要使命,是一代又一代特区人民实干拼搏的缩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海沧区始终坚持创先争优,坚定不移走“产业立区”的发展之路,在更高起点上建设高素质高颜值国际一流湾区,在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新城建设、招商引资、生态环保等方面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本报记者 翁华鸿  通讯员 杨铃 朱智伟

  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

  引领高质量发展

  老领导们首先来到了厦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厦钨新能源”),实地察看企业生产线。在厦钨新能源海璟基地生产车间,老领导们一边查看生产情况,一边认真听取企业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厦钨新能源加速优化产业布局,持续推进产能扩建;加大研发投入,做好技术更新迭代,2021年以来逆势发展,取得亮眼成绩: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155.66亿元,同比增长94.82%,净利润5.55亿元,同比增长121.66%;钴酸锂实现销量4.5 万吨,同比增长35%,全球市场占有率继续稳居第一;三元材料实现销量2.7万吨,同比增长71%,保持行业第一梯队地位。

  当听到海璟基地3万吨锂离子电池材料生产线已建成投产,1万吨锂离子电池材料生产线即将投产,4.5万吨锂离子电池材料扩产项目正在进行EPC工程施工总承包公开招标,老领导们纷纷表示赞赏。老领导们对厦门钨业植根厦门70多年,从原来的一个小厂房、小研发中心,成长为厦门制造业的一股中坚力量,感到非常振奋,认为厦钨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老领导们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这为厦门积极参与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厦钨新能源这几年的迅猛发展与海沧区倾情倾力做好要素保障,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提前布局并大力发展新能源材料产业的积极努力是密不可分的。厦钨新能源的发展和成绩,正是厦门积极推动新能源体系建设的生动缩影。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老领导们边走边看,边思边想,不时和厦钨新能源企业负责人深入交流,对企业增资扩产、技术创新、人才建设、资金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并希望海沧区委区政府要继续加大对新工业龙头企业的关心支持力度,为企业长足发展提供优良的政策环境。

  探索乡村振兴新模式

  融合发展百姓富

  随后,老领导们前往东孚街道赤土社,考察了解乡村振兴建设情况,饶有兴趣地“打卡”了集农业、文化、旅游为一体的乡村振兴网红新农村。

  走进海沧天竺山脚下的美丽乡村——洪塘村赤土社,映入老领导们眼帘的,是一幅生态文化景观与秀美村庄和谐共生的美景。在海沧东孚街道唯一一家陶瓷研学体验基地——锦熹陶瓷馆,老领导们和正在上制陶手工课的本社幼儿园小朋友进行了有趣的互动;步行在宽敞洁净的村间道路上,老领导们对村庄内配齐乡村小讲堂、“五星级”公厕、赤土老人活动中心、赤土书院等公共设施给予充分肯定,为海沧区积极盘活闲置农屋、配备雨污分流系统等感到由衷赞叹。

  在听到赤土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致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贺信重要精神,积极探索两岸融合发展之路,成功引进海峡城乡发展基金会参与村社治理时,老领导们纷纷给予了高度的肯定,认为赤土社把台湾青年引进来,促进两岸人才交流、文化交融,对两岸融合发展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如今在赤土社,不少台湾青年纷纷扎根,将台湾社区人文理念与赤土社当地乡情文化融合,培育出富有特色和人文关怀的新农村社区文化。同时,赤土社还积极通过“村企合作”新模式,创办七色豆专业果蔬合作社,并与元初食品签订了农产品合作协议,有效促进农副产品和养殖业扩产增收。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乡村振兴放在重要位置,并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老领导们认为,这些年来,厦门岛外各区都在积极探索乡村振兴的新模式,特别在防返贫方面不断出实招、出硬招。赤土社的治理和发展模式是我市全力推进乡村振兴、积极打造新农村样板的生动实践。海沧区用好“新资源”、汇聚“新人才”、拓宽“新途径”,用更多的“新”元素不断探索“新”模式,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考察过程中,老领导们一路看,一路听,一路聊,他们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海沧区始终牢记嘱托,一张蓝图绘到底,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优质项目聚势赋能,营商环境开放包容,产业发展百家争鸣,乡村振兴成绩斐然,高素质高颜值国际一流湾区建设步伐坚定。

  蓝图已绘就,奋斗正当时。在参观考察的最后,老领导们寄语,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关键是要敢干敢闯、真抓实干,要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勇立潮头、勇毅前行,将党的二十大报告的部署要求转化为助推海沧区快速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具体成效,为厦门努力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海沧力量。

  打造“头雁”队伍 推动离退休干部党建提质增效

  厦门市第22期离退休干部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圆满举办

  全市第22期离退休干部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开班式。(本组图/潘棠源 刘杰琳 摄)

  培训期间,离退休干部党组织书记们参观集美人文馆5G+AR党史馆。

  培训期间,老书记们分组展开热烈交流讨论。

  本报记者 翁华鸿  通讯员 杨铃 陈花

  在全市上下全面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之际,11月1日至4日,厦门市委组织部、老干部局、离退休干部工委联合举办了全市第22期全市离退休干部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来自全市各单位近140名离退休干部党组织书记参加了培训。

  深学细悟 笃行不怠

  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深秋的厦门,海风轻拂,万物生机勃发。连日来,全市广大离退休干部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

  11月1日,在全市离退休干部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开班式上,厦门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离退休干部工委书记陈秀新做开班动员并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她提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举办本次培训班,是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进基层的重要落实,旨在进一步深化离退休干部党组织规范化建设,打造优秀“头雁”队伍,发挥示范效应,推进全市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提质增效。接下来,全市各级老干部工作部门还将按照市委部署,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紧密结合离退休干部实际,组织形式多样的学习宣传贯彻活动,切实把全市离退休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实党的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以实际行动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厦门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四天的培训时间,老同志们课上认真听讲、细致记录,课后互相交流、书写体会,学风团结向上,严肃活泼。每位支部书记都认真准备、深入思考,在座谈交流中,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支部建设、作用发挥等方面谈感悟、说体会,分享各自经验做法,谋划工作思路,热烈的讨论声一阵高过一阵,达到了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共同提高的目的。

  精准施教  凝聚合力

  推进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提质增效

  本次培训班紧扣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贴新时代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涵盖专题学习、现场教学、分组讨论、交流发言、体会撰写等培训内容。邀请专家学者围绕党的重大理论创新、党内法规条例、台海问题、舆情管理、组织引导离退休干部党员在近邻党建发挥作用等主题授课。同时,为全面加深学员对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知识的理解,培训班还运用沉浸式现场教学方式,安排了现场教学和讨论交流等活动,以达到筑牢理想信念、提升理论修养、增强实务能力的培训目标。学员们一致反映课程精彩、内容丰富、务实管用,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培训结束后,市直机关老体协党支部书记陈琳倍感振奋:“课程干货满满,结合厦门基层党建和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实际,提供宝贵经验和创新做法,比如针对组织老党员开展学习教育,给出了‘坐下来静心学、走出去现场学、请进来辅导学、看视频直观学、送上门暖心学’等切实可行的好办法,老书记们受益匪浅。”

  除此之外,培训班精心组织、细致周到的服务也得到了学员们的一致认可。老书记们纷纷肯定,食宿、交通、疫情防控等都做了精心安排,为他们营造了舒心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这次培训不仅工作部署有力度、教学辅导有高度、交流分享有深度,而且服务保障有温度。市妇联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谢传英称赞道:“此次培训班的服务可以用润物细无声来形容,体现在点点滴滴之中,如:上下车时的搀扶,雨天外出需携带雨具的温馨提醒,还有根据疫情防控需要设立分会场等等,充分考虑了老同志的需求和特点,十分贴心暖心。”

  知行合一  学用结合

  为新时代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提供厦门经验

  这是一场别开生面的离退休干部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引领全市离退休干部做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银发排头兵”,在新征程上聚力谱写新时代老干部工作新篇章。

  市政协机关离退休干部第一党支部书记董金英说,本次培训是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实际行动,时间虽短,但内容丰富,受益匪浅,增强了新时代抓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的紧迫感和自觉性。市公安局监管支队机关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邓海才满怀深情地说,本次培训搭建了一个提升能力素质的平台,进行了一次党建业务培训的生动实践,让他收获了精神上的宝贵财富、工作上的宝贵经验。思明区镇海社区第二党支部书记陈培成吟诗一首:“无暇光顾湖光美,只为求知培训来。开阔视野长知识,党建工作创未来。”

  老书记们一致表示,通过这次培训,深深感受到市委对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的高度重视,对老同志的关心关爱,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方向,把握了工作重点,对今后继续加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做好新时代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更加充满信心。大家将把所思所悟带回去、做出来,引领广大离退休干部带头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始终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扎扎实实贯彻落实好中办、省委和市委关于加强新时代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的部署要求,为新时代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提供厦门经验,带动广大离退休党员干部为厦门更高水平建设“两高两化”城市,努力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更大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