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佳读者代表”被推荐人钟辰芊、钟臻辰一家:
这一家子,既是读者也是作者
2022-11-14 00:00来源:厦门日报

  【人物名片】

  奶奶陈阿莉,漳州长泰人,退休小学教师;

  钟辰芊、钟臻辰,2012年出生,姐弟是对龙凤胎,新厦门人,莲前小学五年级学生。

  钟辰芊、钟臻辰姐弟俩和奶奶陈阿莉一起阅读《厦门日报》。

  文/本报记者 蒙婧

  图/本报记者 许秋珩

  “阿嬷,听听我从报纸上新摘录的社会新闻。”“阿嬷快看,我的文章登上报纸了……”晚饭后,自觉绕开电视和电子产品,钟辰芊、钟臻辰姐弟俩陪奶奶陈阿莉在客厅沙发坐下,祖孙三人手握几份报纸“同步”读了起来,翻报、读报和讨论的声音填满了房间。订报10年,每天的祖孙读报环节也持续了2年。全家看报其乐融融,一家三代人也谈到对日报的感情:“一份报纸让老少皆喜,日报是我们家最好的调味剂。”

  从“一人看报”到“老少共读”

  祖孙三代从报纸里各取所需

  10年前,钟辰芊、钟臻辰一家人就开始和日报结缘。2012年,龙凤胎姐弟出生,从长泰退休的陈阿莉移居厦门照顾孙儿,随之开启了新生活。初到厦门时人生地不熟,为了闲暇时解闷、更好融入本地生活,陈阿莉便开始阅读《厦门日报》。

  “一开始是儿媳从单位带些报纸回来给我看。之后因为读得太快,每次看完总想马上就能看到最新的内容。”在陈阿莉的带动下,一家人从2013年开始订阅《厦门日报》和《厦门晚报》,每天一早就能在家门口拿到最新一期的报纸。

  “最初是我自己看报,孙子俩上小学后也跟我一起。”陈阿莉说,耳濡目染下,姐弟俩从小学二年级起就成了“报迷”,家中的“看报大军”也不断壮大。祖孙三人的阅读偏好不同,但都能从同一份报纸找到各自的乐趣。“我最喜欢看《车周刊》、姐姐喜欢看《花季》,阿嬷最喜欢有烟火气的《城市副刊》。”钟臻辰说,2年前在每晚完成作业后,奶奶就带着他和姐姐一起读报,此后每天读报就成了姐弟俩的习惯。“在我们家,每天读报的时间一定比看电视的时间要长。”

  刚升上五年级,钟辰芊、钟臻辰的班上新增设了读报、写时事评论的读写训练,这项作业对早就开始读报的姐弟俩颇为轻松。往往在每晚读报时,姐弟俩就能“顺手”做出漂亮的读报笔记。与此前不同的是,现在姐弟俩看报除了看自己喜欢的内容,也开始关注国内外新闻、时政新闻和本地社会新闻。当问到他们能不能看懂?姐弟俩齐声回答:“看不懂更要看,老师说要关心国家大事,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

  从忠实读者到“多产”作者

  家中四人都曾向日报投稿

  除了都爱看报,钟辰芊、钟臻辰一家也积极向日报投稿。全家订报10年,钟家姐弟和他们的妈妈、奶奶都曾有文章见诸报端。

  “奶奶是我们家最早给日报投稿的人,受她影响,我和弟弟也想投稿试试。”钟辰芊说,2017年恰逢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厦门举行,姐弟俩写了相关文章,获得日报专副刊主题征文比赛的三等奖。钟辰芊、钟臻辰首次尝到了投稿成功的喜悦,也收获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投稿成功是对写作水平的肯定,给了我们很大的荣誉和成就感。”此后,姐弟俩为了学习写作、积累素材,看报劲头更足了,投稿的积极性也更高。每次投稿后,每周六姐弟俩总会争先恐后地翻开《花季》版,期待能在上面看到自己的名字。而不管结果如何,奶奶也总会向他们预支“稿费”,以肯定他们的努力。截至目前,姐姐钟辰芊已在报纸上发表3篇文章,弟弟钟臻辰则有6篇,他的摄影、插画和手抄报作品也纷纷登上报纸。

  “奶奶发文最多,我们特地为她整理出了一部家庭作品集。我和姐姐也要努力多多投稿,争取早日也有自己的家庭作品集。”钟臻辰说。

  一张报三代情,钟辰芊、钟臻辰全家人因为日报生活更加丰富。奶奶陈阿莉,因为看报投稿认识了众多文友,在厦生活多姿多彩;酷爱汽车的钟臻辰从5岁起就参加日报车展并现场写生,也是全班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最多的人;动手能力较强的钟辰芊则因日报上一篇玩偶设计师的文章,开始自学手工和烹饪,未来想要成为一名设计师。共同读报间隙,钟辰芊、钟臻辰一家发出感慨:“感谢《厦门日报》为我们全家带来欢乐与知识,让我们看到了本地生活的美好和外面世界的奇妙。”

 

  “十佳读者代表”

  自荐推荐标准

  1.长期关注厦门日报社旗下媒体、新媒体,与厦门日报社旗下媒体、新媒体之间有特别深厚的感情或特别动人的故事。

  2.遵纪守法,作风正派,无不良记录。

  欢迎您拨打本报热线968820,或通过新浪微博“@厦门日报”、微信公众号“厦门日报”留言自荐或推荐。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