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建设跑出特区“加速度”
我市举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推进全面依法治市”全市领导干部法治专题培训班
2022-11-14 00:00来源:厦门日报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推进全面依法治市”全市领导干部法治专题培训班开班。 (本组图/本报记者 卢剑豪 摄)

  本报讯(记者 黄琬钧 通讯员 林险峰 黄频 刘佳璐)近日,由市委组织部、市委依法治市办联合举办的“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推进全面依法治市”全市领导干部法治专题培训班开班。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委依法治市办主任李伟华出席培训班开班式。

  培训班旨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提高我市领导干部队伍法治工作能力,推进法治中国典范城市建设。推动全市法治工作队伍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关于法治建设的重要论断、工作布局、具体部署。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增强建设法治中国典范城市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聚焦重点任务、强化责任担当,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市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各项法治建设,切实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到法治厦门建设的各方面全过程。

  全市各区各相关单位100余名领导干部参加培训。

  【专家观点】

  与时俱进 加强涉外法治工作

  对外经贸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涉外法治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左海聪: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法治建设和国家安全方面的内容单独成章,明确提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加强涉外法治工作是维护国家安全、主权的迫切需要,是加快对外开放、建设开放型体制的内在要求,是引领和参与全球治理变革、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键举措。

  加强涉外法治工作,需统筹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以法治原则为基本原则,兼顾安全和发展原则,遵守互利共赢原则。涉外法治工作必须不断适应形势的发展,应进一步引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高我国的国际法治话语权。同时,应加快涉外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加强涉外执法,提高涉外司法和仲裁的质效,并重视运用外国法律维护我国公民和企业权益。建议厦门市充分发挥特色优势,着力推进海丝中央法务区建设,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强化涉外司法和仲裁,加强律师服务供给,为“一带一路”提供高水平全方位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

  打造现代化国际化法治高地

  市海丝法务办副主任、市委政法委委务会成员、市法学会专职副会长吴少鹰:

  建设海丝中央法务区,是福建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以法治保障“一带一路”、打造法治强省、提升法治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落地我市一年来,在省委、市委领导下,朝着“立足福建、辐射两岸、影响全国、面向世界”一流法治高地稳步前行,取得阶段性成果。

  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要求,下一步,海丝中央法务区将以推进改革创新为动力,创建海丝特色法务品牌,提升“专业+涉外”法律服务水平,注重法务产业与数字经济深入融合,用好涉台元素推动两岸融合、推动法律服务与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将以健全产业体系为目标,用好用足政策措施,吸引优质要素汇入法务区,健全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做优做精法务核心产业,大力推动发展现代法律服务业,吸引关联产业入驻,推动法律服务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将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导向,加快建设举措落地见效,进一步优化政府与市场关系,提高专业服务水平,夯实市场法治基础;将以凝聚智慧力量为支撑,争取更多的高规格、高层次、国际性论坛在法务区举办,运用好高校的战略合作关系,进一步完善涉外法务人才队伍发展措施。

  推进依法行政 深化法治政府建设

  市律师协会副会长、旭丰律师事务所主任、一级律师王桂英: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对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等作出重点部署、提出明确要求。当前,厦门法治政府建设成效显著,但在依法行政实践中,在执法主体、事实认定、法律适用等方面仍有改善空间。进一步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应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加大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开展集中专项整治,加强日常监管和执法巡查,完善严重违法惩罚性赔偿、巨额罚款制度、终身禁入机制,畅通违法行为投诉举报渠道。同时,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程序,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统一行政执法案卷、文书基本标准,完善行政执法文书送达制度,全面落实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告知制度等。还应创新行政执法方式,广泛运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警示告诫、指导约谈等方式,推行轻微违法行为依法免予处罚清单,建立行政执法案例指导制度,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加强以案释法。

  树立法治意识 培养法治思维 提升法治能力

  厦门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司法哲学研究中心主任周赟: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价值多元的现代社会,只有法治,才能应对当前各种挑战。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法治意识,培养法治思维,提升法治能力。普法工作不应仅是普及具体的法律知识,更应是强化法治意识。程序是法治与依法行政的核心,关联着价值多元格局,是秉持不同价值观各方可能达成理性共识的途径,保障人们在商品经济-陌生人社会中展开安全、高效的交往,应该重视和用好法律程序。

  新时代,领导干部应以勇于担当的姿态积极推进依法治市,以谦抑之心看待法治对于现代化建设的价值。结合事前去虚火、事中低姿态、事后讲道理以及全程做档案等四个方面来推进依法治市、依法行政工作。

  (本报记者 黄琬钧 整理)

  【学员声音】

  推动法治人社行稳致远

  市人社局政策法规与规划处处长沈岚: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我市法治人社建设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下一步,我们将通过三个“立足”,推动法治人社行稳致远:一是立足依法立法,健全完善起草、论证、协调、审议机制,有序扩大公众参与,稳步推进与社会保障紧密相关的法规规章政策修改制定工作;二是立足依法执法,深入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推进人社领域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三是立足诉源治理,彰显行政调解在化解行政争议中的作用,推进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中矛盾争议的实质性化解;加大与法院工会等部门的协同,加大劳动争议案前第三方调解力度,促进劳动争议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一线。

  在法治轨道上

  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

  市工信局法规处处长李芳: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法治建设提高到前所未有的位置,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全面依法治国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的坚定决心。举办此次领导干部法治专题培训班正当其时。在今后工作中,要更加准确把握推进依法治市工作的重大意义,主动融入海丝中央法务区建设,扎实推进法治建设各项工作,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更加坚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聚焦企业关切、聚集各方力量,引导市场主体依法经营、依法维权,推动法治惠企和法治助企;更加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普法,扎实推进依法行政、依法履职,在法治轨道上用实际行动为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应有力量。

  发挥依规治党

  对依法治市政治保障作用

  市委办法规处二级主任科员黄晓玲:本次培训紧扣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市工作,主题突出、内容丰富,有效提高了全市法治工作队伍在新时代做好全面依法治市工作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推进全面依法治市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依法治市和依规治党统筹推进、一体建设,努力形成国家法律体系和党内法规体系相辅相成的格局。作为党内法规工作人员,在今后工作中,将更加注意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注重党内法规制度与国家法律相衔接相协调,充分发挥依规治党对依法治市的政治保障作用,为法治厦门建设贡献智慧。

  (本报记者 黄琬钧 整理)

  【链接】

  务求实效

  推进全面依法治市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单独把法治建设作为专章论述、专门部署,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高度重视,为深入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擘画了蓝图、指明了方向,也为我市推进全面依法治市、建设法治中国典范城市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本次全市领导干部法治专题培训班务求实效,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重要内容,结合新时代法治工作重点、热点问题,精心设置培训课程,邀请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的领导干部、专家学者授课。教学内容丰富,涉及涉外法治建设、海丝中央法务区建设、依法行政、行政复议、行政执法等领域。注重针对性和指导性,将授课与交流相结合,重在提升法治思维、法治意识和法治能力,努力当好法治厦门建设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参加培训的学员纷纷表示,将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全面系统深入地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早日把我市建设成为法治中国典范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近年来,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厦门市委、市政府始终将法治工作作为更高水平建设“两高两化”城市、努力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摆到突出位置来谋划、部署、推进,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典范城市”、打造更优法治生态的更高目标,在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等方面成绩斐然:获评“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海丝中央法务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一批高质量创新性地方立法制定出台,法院、检察院人大报告赞成率屡创新高,连续多年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法治方式日益成为社会习惯与办事风尚……法治建设跑出特区“加速度”。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