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老师,我有捡东西的习惯,而这些东西可以让很多学生受益。“老师,您有橡皮擦吗?借一个。”“老师,借下铅笔。”“老师,您有胶水吗?”“老师,借把削铅笔刀。”“老师,您有回形针吗?”“老师,还有订书机的钉子吗?”……这些情况在平日工作中经常遇到。
同事借用的物品,个个都是小件,碰上临时急用,若无提前预备,坏了心情不说,多半还影响做事效率。而这些东西,无一件是我专门购买预存的,其来源有二:绝大多数东西是我捡来的,如教室的地板、过道,甚至垃圾桶旁,还有年段的走廊、楼梯,以及校园任何角落,捡起来时,我会先打听是谁丢的,如果没有失主认领,就带回办公室;再者,常有学生在年段室做事,有时人走物留,我见有点用处,就“收留”了。
当同事或学生问我借东西,总有同事笑道:“这就是老教师啊!”对于这句话,我不完全认同。老教师有经验,这不假,但有经验,就会主动捡东西,还特意收起来?我以为,这得有超前意识,或者说有居安思危的意识,再有就是得有惜物的意识。而这些意识的形成和建立,不是天生就有的,得从书籍习得,或经导师、专家授得,更得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总结经验、点滴积累。
在微信支付普及之前,每次购买东西,找回硬币,我都会回家收好,购物需要零钱,这些硬币能发挥大作用,积攒多了,还能为我这个“月光族”在月底那几天解决温饱。
如今,不管工作再忙碌,我都每天坚持读书,一旦有了写作灵感,每天必挤时间码几个字,一个月下来终能成篇,幸运的话,还能在报刊占个豆腐块的位置。我想,这些跟捡东西的道理是一致的,惜物、积累,必有大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