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事活动引领城市体育产业发展
让运动成为市民时尚生活方式
2022-11-25 00:00来源:厦门日报

 

 厦门获评全国唯一的“马拉松城市”。

 

 一批大型体育场馆即将建成。

  文/本报记者 刘筠 通讯员 段钰

  图/厦门市体育局 提供

  目前我市体育产业呈现怎样的发展特点?厦门凭借独特的山海优势,打造了哪些独具特色的场地设施?近年来打造的品牌赛事对厦门社会经济及市民的生活质量又起到怎样的推动和提升作用?带着这些问题,在“2022厦门体育产业年度风云榜”评选正式启动之际,记者采访了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

  我市体育产业发展

  呈现三大特点

  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快健全现代化体育产业体系,大力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目前已形成以体育制造业为支柱、竞赛表演业为龙头,健身休闲、体育服务、体育教育与培训、体育场地与设施管理等多业并举的产业发展格局。

  一是产业规模持续扩增。十三五时期,我市体育产业规模持续提升,总产出年均增长9.9%,增加值年均增长10.2%。2021年,全市体育产业总产出和增加值分别为528.52亿元和210.49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和14.7%,产业规模快速扩增。2020年,厦门市成功入选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

  二是龙头企业形成聚集。厦门运动用品生产产业链条完整、产业要素聚集,目前是亚洲最大的运动健身器材和按摩器具生产出口基地,也是中国运动鞋、服装、运动眼镜、户外用品的主要出口基地,拥有10家国家级、11家省级体育产业基地,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全球每10台家用跑步机中,有6台是厦门制造。安踏、特步、匹克、钢宇等头部企业汇聚厦门,从东京奥运会到北京冬奥会,“厦门出品”闪耀国际舞台。诸多“厦门创造”运动品牌实力不菲,全国排名前7的运动服装品牌中有6家企业总部、研发中心、运营中心落户厦门,形成厦门特色的总部经济圈。截至目前,我市共有国家级体育产业示范单位5家、示范项目5个;省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1个、示范单位7家、示范项目5个,位居全国、全省前列;海峡两岸龙舟赛、中国俱乐部杯帆船赛等7个项目被评为中华体育文化优秀项目和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

  三是产业结构持续优化。2021年我市体育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124.77亿元,占比为59.3%,同比增加1.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85.72亿元,占比为40.7%,同比减少1.3个百分点。实施“体育+”战略,推动体育与文化、旅游、科技、时尚、金融等同和发展,构建体育产业发展生态圈;紧盯行业龙头企业,加强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延链强链补链条,加快构建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

  四级公共体育设施网络

  初步建成

  我市先后出台了《厦门市体育设施规划(2019-2035年)》及《厦门市“十四五”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补短板整体解决方案》等一系列规划和工作方案,近期还将出台《厦门市全民健身设施建设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2022—2026)》《厦门市体育运动设施建设规划2022-2025》,为体育场地设施全面提质升级提供政策保障。

  近年来,我市大型体育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建成了市运动训练中心、市体育中心综合健身馆等一批大型体育场馆,预计今年12月竣工的新市级体育中心“一场两馆”项目位于东部体育会展新城,总建筑面积约55万平方米,总投资88.3亿元,其中的6万座体育场是国内首个可以实现足球与田径功能转换的体育场。

  小型场地普惠工程方面,建成了全国首条、世界最长的7.6公里空中自行车道和贯穿厦门本岛东西方向、全长23公里的山海健康步道,每年市区两级投入专项资金用于健身器材与设施进社区、进乡村、进公园、进机关、进军营,初步建成了市、区、街道(镇)、社区(村)四级公共体育设施网络。2020年还探索建成全省首家公益性无人值守健身房—“厦门体育智慧健身房(育秀试点工作站)”,2021年又通过政府主导、企业公益、业主自治等方式,探索开发各区现有运动场馆、市场经营性健身房及高档小区自建智慧健身房闲置时段免费开放,目前共开放25家智慧健身房,今年计划新增12家。自2020年7月以来,累计入场健身市民超15万人次,该项工作在全省体育系统推广。

  与此同时,厦门加强群众身边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截至2021年底,全市已建成体育场地13450处,人均体育场地达2.34平方米,今年计划新建改建群众身边全民健身场地设施项目353个,建设总面积约97940平方米,预计投入总资金约7654万元,到2025年有望实现“10分钟健身生活圈”。

  高规格品牌赛事

  为体育产业链条打好基础

  厦门市构建了以国际品牌赛事、特色品牌赛事、全民健身系列品牌赛事为核心的主体多元赛事体系。每年举办国际级、国家级赛事超30场,群众性赛事超1000场,赛事国际化、时尚化程度不断提高,区域赛事中心城市地位不断凸显。其中,厦门马拉松赛已成为厦门的城市名片,赛事国际化水平和海内外知名度不断提升,并且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大型体育赛事市场化运作模式,实现了“政府不花一分钱”的办赛目标,还带动了交通、旅游、零售贸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2020年,该单项赛事创造6.53亿元的综合经济收益,同时也衍生和带动了包括海沧半程马拉松赛、环东半程马拉松赛、“OK RUN”、鼓浪屿日出女子跑等系列赛事,厦门因此获评全国唯一的“马拉松城市”。与此同时,各类品牌赛事催生了专业俱乐部的落地,对带动产业发展、调动市民积极性、发现和培养人才、打好体育产业链基础等,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22年,克服疫情不利因素,我市举办“龙腾虎跃”2022海峡两岸赛龙舟活动,两岸41支队伍1066名选手参加,配套举办12项龙舟文化节系列活动,促进两岸体育文化交流;引进举办2022年全国健美健身锦标赛,全国133个城市40余支代表队近300名运动员参赛;举办本年度国内规格最高的铁三赛事——2022全国铁人三项锦标赛暨全国青少年锦标赛;海沧半程马拉松赛于11月13日在海沧顺利举行,近20000名选手畅跑海沧湾。厦门马拉松赛(全国马拉松锦标赛)、环东半程马拉松赛拟于11月27日、12月18日举办。

  此外,F1摩托艇世锦赛、世界杯攀岩赛、世界拳击联赛全球总决赛、世界铁人三项赛、世界沙滩排球巡回赛、亚洲高尔夫锦标赛、中国俱乐部杯帆船赛、海峡杯帆船赛等高端品牌赛事在厦举办,活跃了厦门的时尚运动氛围,板式网球决赛、红珊车王挑战赛、斯巴达勇士赛、5K夜跑联赛、街头田径公开赛等自主品牌时尚赛事则吸引了许多时尚人士的关注和参与,形成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赛事的良好局面,进一步丰富了市民游客的时尚运动休闲生活。

  线上线下联动

  体育消费市场充满活力

  我市先后出台《厦门市关于加快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及建立体育产业基地等一系列政策,政策力度居于全国前列。2022年,开展了体育领域设备购置与更新贷款贴息申报工作,共有8家企业被纳入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出台了体育领域助企纾困8项措施,联合金融机构推出“招体贷”“工体贷”等体育企业专属金融服务方案;还举办首届厦门体育产业发展创新创业大赛等等。

  在多措并举、打造品牌赛事的同时,厦门市拓展“体育+”融合发展新模式,例如从2018年开始,每年举办长达4个月的体育时尚季;打造特色运动休闲带和区域,培育路跑、自行车、轮滑、帆船、高尔夫、沙滩排球、汽车越野等运动,从而带动相应的体育协会、培训机构发展,有力推动了厦门体育休闲服务业快速发展;打造体育消费服务线上平台——厦门智慧体育服务平台Ai运动;持续开展“线上体育”系列活动,策划“动起来!体育局长带你去打卡”厦门站直播带货等“线上买”活动以及马拉松线上跑等各种线上比赛;连续举办体育消费节系列活动“厦门体育消费节”“体育大市集”“体育大看台”“体育大打卡”“体育大拓展”等,并向市民发放运动消费券,促进体育消费。

  近期,市体育局联合多个部门策划举办了首届露营文化生活节暨厦门户外时尚运动生活节,拉动体育消费,带动乡村全面振兴。首场活动吸引1.8万人次现场打卡,带动线上线下消费数十万元,全网观看人次达148万。

  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期间,以“健康真美丽 运动最时尚”为主题的厦门市首届“运动时尚展”成功举办,线上线下参观量超百万人次,线上直播带货活动销售额超3000万元,并配套举办第2022厦门运动时尚消费季暨第三届体育消费生活节,串联运动时尚展示、趣味体育场景及各类促消费活动,政府投入超3000万元消费补贴,各项优惠累计超亿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