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漫议
“杂味”光饼
2022-11-27 00:00来源:厦门日报

  今天,光饼已成为福清及闽北一带最有特色和魅力的食品。尤其是福清,改革开放后,光饼文化便开始发扬光大,演化出了各式各样的吃法。

  ●白田

  我第一次知道光饼,是结婚后的第三天——我跟着爱人到福清看望她的姑婆。我们到的时候,姑婆正忙前忙后,接待乡邻。只见她手里端着一个竹簸箕,里头装满各色糖果,还有一块块圆鼓鼓的“烤饼”,她笑容可掬地递到客人面前,客人也“来者不拒”,嘴里嚼着饼,叽里呱啦地说着什么,我一句也没听懂,但知道无非是恭喜一类的话。

  回福州路上,我问了爱人,才知道,那烤饼叫“光饼”。说是在福清,女儿出嫁后第二或第三天,第一次请女婿女儿回门,要买上100只光饼作为“女婿饼”;有些地方,家中诞女满月后,也会给全村每家每户赠送两个光饼。那天,姑婆是否买了100只光饼,不得而知,但自此,我的脑海里就有了光饼的印记。

  后来,我作为记者,到福清采访,午饭时,服务员端来一盘五六块光饼。我拿到手里,仔细一瞧,名曰“光饼”,名副其实,两面被烤得焦黄,面上的白芝麻清晰可见。可能是饿了,我咬了一大口,硬邦邦的,差点被噎住。报道组的同志告诉我,吃光饼切忌狼吞虎咽,得细嚼慢咽才能品出味道。但我还是一时接受不了。

  闲话少说,还是回到光饼本身。有资料显示,光饼作为福清人的一种传统小吃,已有四百余年历史。过去,福清十年九旱,农人以种地瓜为主,地瓜成了主食,光饼实属稀罕之物;如今,吃光饼已不仅是物质生活的需求,更是民间饮食文化的传承。

  关于福清“光饼”的由来,据民间传说,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倭寇屡犯福建沿海地区。次年,戚继光率军进驻福清平倭。戚家军多为山东人,喜面食,为了奇袭敌军,士兵按老家烤饼方法,烤制面食作为干粮,烤饼中间留有小孔,可穿上细麻绳挂在胸前,便于行军打仗,这就是光饼的原型。

  对此“传说”,浙江慈溪一带的乡民不服。他们说,戚继光率领士兵追剿倭寇,贵在用兵神速,但行军过程中,架锅烧饭拖延不少时间,戚继光又想不出好法子。有一次,行军至慈溪龙山东门外,一老农为戚家军献上许多中间小孔、外置芝麻的咸饼以作慰劳,并对戚继光说,这饼光光的,用绳子穿上,带在身边,饿时即可充饥。消息传开后,沿海百姓争相为军队做光饼。“光饼”名称从此流传开来。由于助戚家军平倭有功,据说嘉靖帝赐名曰“继光饼”,也因该饼略带咸味,又称咸光饼。

  但福清人似乎不甘示弱,非要跟光饼攀上关系。福清人说,戚家军发现光饼虽可充饥,但多食易上火,且不易消化,易使人便秘,于是,聪明的福清人便在面团中加进食盐增加口味,加碱助消化,撒上芝麻可润胃肠去燥火。这种改良了的烤饼,成了戚家军喜爱的干粮,为戚家军的所向披靡立下了汗马功劳。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到闽北采访。自南平驱车至崇安(今武夷山),一路途经建瓯、建阳,彼时闽北非富庶之乡,饮食亦无特色,惟光饼再次引起我的关注。闽北的光饼,只有福清烧饼一半薄厚,面上的芝麻也要稀疏得多。不过,那时候,福清光饼大多没有馅,而闽北的光饼已有馅,是少许肉末和葱花。有意思的是,南平郊区一带的,馅稍多些,质量也好,越往北行,馅则越少,建瓯的只有星点肉渣,到了建阳则大多仅有葱花了,无馅可言,足见当时闽北山区之贫困。

  一路观察,车过之处,多有卖光饼的小店。从南平到崇安,行程四个多小时,有位同事是建瓯人,他买了四次光饼,一路上至少吃下二十多个,把我看得目瞪口呆,但也思忖,想来光饼并非福清人“专利”。车快到崇安,最后一次停车小憩,听一位卖饼老人振振有词说:光饼,光饼,就是戚继光将军发明的饼,戚将军行军打仗,靠的就是光饼。

  今天的光饼是不是原来的形状,是慈溪人还是福清人发明的,已不可考,但都与戚继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不过,也有资料说,唐末,黄巢发动农民起义,河南固始人王潮、王审知兄弟,带五千乡民加入义军,率部一路翻过武夷山,来到漳州一带。公元909年,王审知建立了五代十国之一的闽国王朝,他们把家乡河南一种炭火烧烤的“火烧馍”制作工艺带到福建,逐步演变为现在的光饼。如是,我的家乡同安区五显镇,近些年都会举办“北辰山闽王民俗文化节”,那么,民众祭拜开闽王时,祭品除了封肉等外,是不是也要端上一盘光饼呢?

  不过,这些似乎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今天,光饼已成为福清及闽北一带最有特色和魅力的食品。尤其是福清,改革开放后,光饼文化便开始发扬光大,演化出了各式各样的吃法。今天,“肉搁饼”“海苔饼”“海蛎饼夹”“紫菜饼”……已是福清街头巷尾的名小吃,且经爱拼敢赢的“福清哥”的不断创新,光饼成了一种品牌,远销海内外,这无疑是对中国美食的一大贡献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