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中山厦门医院内镜中心执行主任陈巍峰(右一)带领团队在厦开展高难度手术。
▲复旦中山厦门医院消化科执行主任蒋炜(左一)带领团队开展教学查房。
文/本报记者 楚燕 通讯员 洪于蕙 卢燕华
图/复旦中山厦门医院 提供
11月23日-27日,首届复旦中山厦门医院消化系疾病周活动举行。国家级“肝硬化及其并发症诊治进展”学习班、国家级“消化道早癌内镜微创诊疗研讨会”学习班、第三届沪闽消化——肝病高峰论坛、2022复旦中山厦门内镜论坛同期举办。国内知名消化、消化内镜、肝病界学术大咖围绕福建本土消化系疾病谱展开了深入探讨。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吸引了4.5万人次专家同道参与。主办方表示,复旦中山厦门医院消化系疾病周活动将每年举办,致力于打造高水平的消化疑难疾病学术交流和诊治平台,助力厦门乃至整个福建消化医学水平提升,让更多患者就近享有高水平的优质医疗服务。
大咖云集
探讨消化系疾病热难点
开幕式上,厦门市卫健委二级巡视员苏妙玲,厦门市医学会副会长柳辉、秘书长原晓景,复旦中山厦门医院副院长张博恒,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科主任兼厦门医院消化科主任、上海市医学会消化病分会主委沈锡中,“大国工匠”、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主任兼厦门医院内镜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副主委、上海市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候任主委周平红,福建省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会长王小众,福建省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主委林志辉,福建省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主委王雯,厦门市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会长任建林致辞讲话,寄语消化系疾病周活动能为沪闽两地消化病学科专家、同道搭建高层次的学术交流平台,助力沪闽两地消化系疾病诊疗水平“一体化”发展,推动福建地区消化系统重要疾病预防及诊治水平的提升。
沪、闽两地消化学界相关专业学术机构主委、会长悉数参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副主委、上海市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主委陆伦根,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资深副主委、《肝脏》杂志主编陈成伟,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病学会副主委柯晓、上海市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候任主委杨长青等众多消化、消化内镜、肝病及感染专家,聚焦临床实践,探讨跨学科合作共赢,采用专题讲座、内镜手术演示与手把手教学等形式,围绕消化系疾病热点、难点及消化内镜创新适宜技术展开了热烈讨论。
据悉,此次消化系疾病周活动由厦门市医学会、厦门市恶性肿瘤综合治疗临床研究中心主办,复旦中山厦门医院承办。作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复旦中山厦门医院携手国家医疗队“排头兵”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发挥区域示范和引领作用,通过打造消化系疾病周活动品牌,将先进的学科理念和创新的诊治技术在福建推广应用,更好地造福当地百姓。
技术创新
10余项消化内科新技术造福患者
在本次大会上,复旦中山厦门医院消化科过硬的专科实力得到了与会专家的肯定。据了解,科室配备高精尖设备,建有消化-肝病实验室,在知名消化科专家、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科主任兼厦门医院消化科主任沈锡中教授的指导下,在复旦中山厦门医院大内科主任、消化科执行主任、厦门市医学会消化内科分会主委蒋炜教授的带领下,率先在厦门开展了10余项临床应用新技术,比如:以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个体化+精准治疗为重点,常规开展肝静脉压力梯度测定及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率先开展“改良BRTO治疗合并门体分流胃静脉曲张”及“超声引导下穿刺弹簧圈联合组织胶注射”;创新开展慢性肝病无创诊断技术整合应用,成功开发“血液动力学与人工智能交叉融合的肝纤维化无创诊断新模型”;特色开展“胃肠动力性疾病诊治平台”建设,突出难治性胃食管返流及慢性便秘的规范性治疗。科室众多创新技术和项目已形成闽南特色,且具备较好的疑难复杂疾病的诊治能力,获得了良好口碑,也吸引了厦门及周边地市群众前来就诊。
阿玲(化名)肝功能反复异常,辗转多家医院求治,均未能确诊病因,医生考虑“药物性肝损伤可能”,给予其保肝降酶药物口服。然而,求医三年多来,阿玲肝功能指标始终波动,一旦停药,转氨酶指标就明显升高。一年前,阿玲慕名来到复旦中山厦门医院蒋炜专家门诊求治。蒋炜教授接诊后,详细询问了患者病史,并调阅了其在外院的既往肝穿刺活检病理标本后,会同病理科重新阅片,从中“揪出”了患者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蛛丝马迹”。患者经进一步检查后,结果证实了蒋炜教授的判断,导致其长期肝功能异常的元凶,正是自身免疫性肝炎。找准病因后,蒋炜教授团队对患者对症用药,这一年其肝功能持续正常。阿玲及其家人十分感激,专程送来锦旗感谢“家门口的上海医生”。
蒋炜教授介绍,给予消化疾病患者个体化精准治疗及全病程管理模式已在复旦中山厦门医院应用推行。“我们与上海总部实行‘同质化’管理,不断提升疑难复杂疾病诊疗能力,致力建成疑难危重消化病诊治中心。”
水平领先
填补厦门消化内镜领域多项空白
复旦中山厦门医院内镜中心也在此次大会上展现了不俗的实力。众所周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内镜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居国际领先水平,“中山标准”引领国际消化内镜诊疗规范。复旦中山厦门医院内镜中心依托“周平红名医工作室”,在“大国工匠”周平红教授,顾问姚礼庆教授的指导和支持下,在执行主任、厦门市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副主委陈巍峰教授的带领下,已成熟开展各类消化内镜先进诊疗技术,包括无痛胃肠镜、放大内镜、染色内镜、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超声胃镜(EUS)、胆道子母镜(Spyglass)等;且成功开展了厦门首例下咽部早癌黏膜下剥离术、食管Zanker憩室室间嵴切开术(ETSD)、食管上端巨大黏膜下肿瘤的经黏膜下隧道切除术(STER)、贲门失弛缓症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食管狭窄放射状切开(ERI)、ERCP联合Spyglass胆道液电碎石取石术、经胃保胆取石术等多项创新术式,填补了本地内镜领域的多项空白。
来自泉州的老年患者陈先生在体检时查出食管癌,本打算远赴北上广求医,后得知许多上海专家常驻复旦中山厦门医院,于是前往厦门医治。经内镜中心执行主任陈巍峰教授检查后发现,该患者的癌肿面积较大,绕着食管长满一圈,且长度足有6厘米。如果外科手术治疗,必须切除食管,并将食管和胃吻合,对患者而言创伤大,且术后容易出现食管瘘、食管狭窄等并发症。本着“一切为了病人”的中山精神,陈巍峰教授仔细评估患者情况,为其拟定了“个性化”内镜手术诊治方案。经过周密的术前准备,陈巍峰教授带领团队为患者成功实施了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完整清除了肿瘤。术后第一天,患者就下地活动、饮水,第二天就可进食流质食物。“相比外科手术,ESD保留了食管的完整性,手术创伤小、风险更小,且医疗费用更低。”陈巍峰教授告诉记者, 闽南地区食管癌患者较多,食管癌的早诊早治也是该科一大特色。
数据显示,复旦中山厦门医院内镜中心开科短短5年,年诊疗量已超过3万例,其中每年食管、胃、肠、胆道等四级手术总量达到800例,今年以来仅食管早癌内镜手术已开展100多例。
链接
多学科联合
提升消化疾病诊治水平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病学科技术力量雄厚,在国内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在2021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排行榜消化病学位居全国第4,在复旦版《2021年度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位居消化科全国第10。
复旦中山厦门医院消化疾病诊治平台与上海总部“同质化”管理,是由消化科、内镜中心及肝肿瘤内科组成。开业以来平台建设发展迅速,今年更是获批成为福建省临床重点专科。
据悉,该院在消化科沈锡中名医工作室、内镜中心周平红名医工作室及肝肿瘤内科任正刚名医工作室等专家团队的助力下,围绕慢性肝病及并发症(如肝炎、肝硬化、肝癌)、消化道肿瘤等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防治及常见消化系统疾病诊治领域,突出慢性肝病-肝纤维化-肝硬化综合诊治一体化平台建设、肝癌全周期管理创新模式与优化治疗、消化内镜创新技术的开发与基层推广、胃肠道动力性疾病诊治平台建设、常见消化道肿瘤综合防治平台建设、肠道微生态平台建设六大方向,力争建成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标杆学科,发挥区域引领作用,为健康中国、健康福建贡献“复旦中山”力量。
复旦中山厦门医院
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