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践悟领会要义 团结奋斗推动发展
——集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文章选登
2022-11-29 00:00来源:厦门日报

  【编者按】

  集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始终注重以新思想引领学科建设和“大思政课”改革创新,强化教师队伍学习提升。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一当前首要政治任务,该院发挥优势、精心组织,推出一批学习成果。本版选登其中部分文章,供读者学习交流。

 

  增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自强

  ●戴美玲

  党的二十大开启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中华文化现代化的“中国方案”为人类的持续发展与共同进步做出更多的贡献,从而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世界价值。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文化现代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和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淀的文明遗产,包含了中国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思想观念和丰富独特的人文精神以及是非曲直的道德规范,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然而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着“三千年以来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文化也开启了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发展之路。在西方现代化的冲击和文化强势渗透下,如何实现中华文化的现代化引起了多次的论辩,其中不乏批判乃至全盘西化的观点。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以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引领中华民族新文化的发展,自觉肩负起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以毛泽东、邓小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基于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提出了对待传统文化要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以及“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去发展文化进行精神文明建设,逐步建立起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现代化之路。

  新时代十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强调坚定文化自信,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他指出,新时代十年来以时代的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事业日益繁荣,更好地展现了“根”和“魂”的深厚生命力,也促进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以更加奋发昂扬精神面貌去实现百年来中华文化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双向奔赴”的民族梦想。

  “两个结合”深刻揭示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根本途径

  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论述,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出新的概括,这是党的二十大报告的重大理论贡献。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时候,就彰显了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同社会”远大理想、“躬行”实践等方面的契合,促进了时代的精英们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实践,让马克思主义真理在中国根深叶茂。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也与社会主义性质的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天然联系。在改革开放初期,曾经面临着社会转型期的道德、信念、理想、价值中呈现出的某种程度的紊乱,正是基于深植于中国历史土壤中的“革新”“民本”等传统文化因素,改革开放才获得了长久的历史支撑,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

  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到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历史性推进,也展现出了新时代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普遍尊重和认同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以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世界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面临着“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时代之问以及各国何去何从的抉择。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不仅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还要为世界谋大同,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做出贡献,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习近平主席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巴厘岛峰会,发表题为《共迎时代挑战  共建美好未来》重要讲话,他指出,每个国家都想过上好日子,现代化不是哪个国家的特权。指引我们以中国式现代化打破“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路径依赖。

  在人类文化现代化的进程中,各国的传统作为文化现代化的来源,一方面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部分的继承和发展,另一方面是对其进行部分的选择和转向,包括传统的文化制度、观念的扬弃和转向,这两点也会促使文化现代化出现路径依赖,走出路径依赖主要在于文化创新与交流,包括制度、观念的创新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文化现代化的途径,即既立足于民族本位又放眼世界、既植根于传统又面向未来、既着眼于文化又沟通现代实践,为世界现代化发展提供“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作者系集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新时代团结奋斗的逻辑起点与实现路径

  ●赵洁

  “团结奋斗”作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高频词和关键词被反复强调,进一步领会新时代团结奋斗必然性和实践性有助于全方位理解和把握我们为什么团结奋斗、如何团结奋斗的根本问题。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至关重要。

  必然性:

  新时代团结奋斗的逻辑起点

  为什么团结奋斗,是思考和谋划新时代团结奋斗的逻辑起点,更是我们需要牢牢把握和坚守的政治方向和实践指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我们团结奋斗的目标,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生动形象地指明团结奋斗之于民族复兴的重要意义。新时代新征程,团结奋斗体现了尊重人民主体性地位和历史创造者地位的时代需求,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创新,是贯穿党百年奋斗历程的主线,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创新和实践需要我们凝聚团结奋斗的思想

  团结奋斗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时代彰显。从“努力奋斗”到“团结奋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创新成果的体现。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种实践不是单个人的无意识的盲目行动和创造,而是包含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团结意志和奋斗动力。“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向广大无产阶级发出的号召,强调无产阶级革命要团结奋斗。

  中国共产党百年探索与实践证明我们需要不断汲取团结奋斗的力量

  团结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显著的精神标识。回望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征程,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新时代的伟大十年,在党的带领下,我们办成了“三件大事”,无不展现出团结奋斗在党带领人民群众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所迸发出的巨大力量。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赢得的历史性胜利,是彪炳中华民族发展史册的历史性胜利,也是对世界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性胜利。团结奋斗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传统,我们要继续坚持这一优良革命传统,不断汲取团结奋斗的力量。

  新时代历史方位和风险挑战的现实需要我们继续谱写团结奋斗的篇章

  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 我们靠团结奋斗创造了辉煌历史,还要靠团结奋斗开辟美好未来。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前所未有。应对这些重大考验,需要准确把握时代大势,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始终保持团结的状态、奋斗的姿态,继续谱写团结奋斗新篇章,把宏伟蓝图逐步变成美好现实。

  实践性:

  新时代团结奋斗的实现路径

  对百年奋斗历史最好的致敬,是书写新的奋斗历史。 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团结奋斗的烙印深深镌刻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的伟大改革和实践之中。新时代团结奋斗更要不断巩固和加强党的团结统一、党同人民的团结、中华民族大团结,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

  党内团结:巩固和加强党的团结统一

  首先是政治上的团结统一。旗帜鲜明讲政治、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生命,也是我们党能成为百年大党、创造世纪伟业的关键所在。我们要不断增强政治定力,在对党忠诚上更加旗帜鲜明。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把思想和行动凝聚到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

  党群团结:巩固和加强党同人民的团结

  回顾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正是由于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团结人民、依靠人民,才取得了重大成就。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不断加强党同人民的团结,凝聚起各阶层的智慧和力量,调动起各民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共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民族团结:巩固和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

  无论是在革命、建设还是改革时期,民族团结都是党的民族工作的基本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最根本的路径、最伟大的力量在团结奋斗。我们要围绕“十二个必须”,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把加强民族团结作为战略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来做,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推动形成全体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不断巩固和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

  (作者系集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团结奋斗,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乘风破浪

  ●林友德

  2022年3月“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提出,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此再次做了强调阐释。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指出:团结才能胜利,奋斗才会成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要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重要理论,是我们在长期实践中得出的至关重要的规律性认识,是对中国人民在近代以来,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百余年艰辛探索国家出路正反两方面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和科学概括,是引领和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巍巍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引领我们继续坚实走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的行动指南。

  团结奋斗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近代中国社会真正形成有比较完全意义的实质性团结奋斗局面,是从五四运动开始的。中国人民在这一阶段的新探索中找到了科学的指导思想,确定了正确的前进方向;找到了坚强的领导力量,找到了团结奋斗真正强有力的依靠。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团结奋斗的主心骨,中国人民的奋斗从此有了能够指引正确前进道路的灯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从此进入了具有系统性、根本性发展的新阶段。中国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这是历史的必然。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自觉选择,是在持续不断的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中锻造而成的。中国共产党孕育成长于中华民族遭受着巨大苦难的时期,她并非生来强大并一呼百应,而是同样经历了一个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历史过程,是在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而不断牺牲、不断奋斗的征程中成长为中华民族各项事业中流砥柱,成长为全国人民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主心骨和坚强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同样有其内在的和社会历史的条件,其中最根本的在于她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武器武装起来的政党,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并能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

  在百年奋斗中,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实现了三次伟大历史飞跃,中国共产党在历史洪流中锻造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各项事业的主心骨。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引领下,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成功开辟了中国革命新道路、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程,和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征程,是合二为一、相互结合、不可分割的。这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实现普遍觉醒和广泛联合,进而凝聚伟大历史创造力、逐步推动实现复兴伟业的历史过程。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化时代化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和不断发展壮大的中国共产党,共同形塑了一个团结奋斗的中华民族。

  团结奋斗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团结奋斗是中华民族最显著的精神标识之一,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要的精神力量和品质要求。在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其根本原因就是中国人民有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了不断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伟大旗帜的引领,党和人民同心同德、紧密团结,发挥出了伟大的历史创造力。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行。这一重要论断高度凝练、内涵丰富,科学概括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复兴伟业之间的逻辑关系,为我们探索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何以逐步实现普遍觉醒和广泛联合,并在团结奋斗中发挥伟大历史创造力,提供了新的科学阐释,为我们进一步深刻理解、坚持并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引和科学依据。

  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的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必然选择,是在长期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历史和实践都证明了的中华民族长治久安、兴旺发达必须长期坚持、毫不动摇的科学真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从被了解、接受、掌握,再到被广泛传播并深刻运用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各个阶段、各项事业的实践,是一个曲折复杂的历史过程,有其不断中国化时代化的基本脉络。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的本质是一个实践的过程,主要是通过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探索中坚持将其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来实现。作为一种价值理念,团结奋斗的精神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在文明探索与开创实践中凝结而成的。“同舟共济”“勠力同心”“众志成城”“万众一心”“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等成语格言所体现的价值观念,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精神血液之中,成为中国人民改造世界、克服困难、创造文明的重要精神动力。

  (作者系集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以教育高质量发展

  推动中国式现代化

  ●杨柳夏

  党的二十大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全面深入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特征,其中首要特征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教育使中国成为世界人力资本大国,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不断融入世界教育现代化进程,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事实证明,走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之路,才能完成中国从世界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

  报告强调了教育的战略性地位,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作为全报告第五部分,紧随新发展格局和高质量发展主题后,表明在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突破科技“卡脖子”等背景下,着力凸显教育、科技、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

  教育在强国目标体系中的支撑作用 

  报告描绘二〇三五年我国发展总体目标时强调了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等强国目标体系,教育强国放在了首位;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中的目标体系中,报告丰富了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农业强国、贸易强国、海洋强国等强国目标体系,对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战略性支撑作用提出了更高要求。建成世界教育强国,才能发挥人力资源比较优势,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为强国目标的实现提供全领域高水平的人才支撑,打造高素质的国民基础。

  教育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

  的支撑作用

  其一,聚焦人才自主培养体系和能力构建,为高质量发展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新优势;其二,加强法治教育,推动建设法治社会,形成强大凝聚力、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实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其三,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促进共同富裕落到实处,教育优先发展增强共同富裕的人力资本,围绕立德树人筑牢共同富裕精神底蕴,推进教育普惠兜牢共同富裕民生底线;最后,培养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转型的关键人才,创新生态文明普及教育的机制和形态,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推动生产和生活方式的系统性变革。

  教育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

  的支撑作用

  报告指出,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第一,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治教育体系,教育引导全体人民尊法知法守法用法,奠定高水平法治社会的民智民心基础;第二,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打造中国特色党建教育体系,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用党史学习结合廉政文化提升从严治党效能,实现教育引导与严厉惩治、规范权力的紧密结合;第三,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改革上,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深化科技体制、科技评价、科技投入改革,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改革和创新动力。

  教育对安全保障体系的支撑作用 

  继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后,党的二十大进一步强调全面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全面”一词更加突出了国家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建设全社会宣传普及机制的重要性,对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报告提出,加强军史学习教育,繁荣发展强军文化,强化战斗精神培育。要将习近平强军思想融入全民国防教育各领域、全过程,让国防教育在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局面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系集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