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
智慧物联网平台链接数千个终端,结合智能AI算法,赋予建筑感知、推算、决策的能力,成为象屿数字化转型的缩影。
温馨
内设总面积近1万平方米的员工食堂、近3000平方米的员工活动中心等,与员工共享发展成果,让奋斗者没有后顾之忧。
绿色
综合考虑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实现对能耗、碳排放的精细化监测和管理,列入福建省城乡建设领域绿色低碳试点。
象屿集团大厦正式启用。(本报记者 王火炎 摄)
▲醒狮点睛,祝福象屿集团乔迁大吉、宏图大展。
▲晨帆合唱团献上音乐快闪,唱响爱党爱国、矢志追梦的象屿之歌。
▲象屿集团大厦内的员工活动中心,设施齐全。
本版文/本报记者 郭睿
本版图/象屿集团 提供
(除署名外)
扬帆奋楫向未来,华堂溢彩锦添新。昨天,象屿集团新总部——象屿集团大厦正式启用。
作为这家世界500强国企的“心脏”,象屿集团大厦坐落于厦门自贸片区两岸贸易中心核心区,奠基于改革热土之上。连结全球的海空航线交汇于此,激荡起“厦庇五洲客,门纳万顷涛”的开放潮音和“计利天下 相与有成”的使命担当。
象屿集团大厦被列入厦门市重点项目,总用地面积1.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8万平方米。自2019年11月28日奠基以来,象屿建设者克服疫情等困难拼抢进度,仅用三年就顺利落成启用,展示出奋发有为的“象屿速度”。大厦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名誉院长、总建筑师崔愷担纲设计。建筑外形将象屿集团的标志“红帆”融入其中,寓意“开放包容、踔厉奋发、勇立潮头、勇毅前行”。外立面以陶板和玻璃幕墙赋予诗意想象,宛如从海而生、层层叠叠的珊瑚礁,展示出集团27周年沉淀积聚的丰沛能量和对可持续发展的孜孜追求。
大厦投用后,象屿集团总部及在厦投资企业将共同入驻办公,充分发挥总部集聚效应,积极构建新场景、引进新业态、塑造新动能,进一步推动集团各项业务协同发展,有力保障供应链稳定畅通,助推区域产业升级,为厦门“两高两化”建设再立新功。
打造新时代标杆总部
家的样子,总是最能体现主人的风格、气度和梦想——坚守什么,追寻什么,创造什么,希望以何种方式建构起怎样的未来。
“铭记来时径”“笃行脚下路”“勇踏新征程”,位于象屿集团大厦一层“黄金位置”的象屿文化空间暨党建成果展览室,向每一位象屿员工和来宾讲述着听党话、跟党走,以价值创造为本、与天下人同行的“象屿之路”。这里满载着向下扎根的稳健踏实、向上生长的顽强坚定、永不懈怠的事业情怀和美美与共的社会责任,这是象屿的根和魂。
站在百年变局的十字路口,象屿人更把对新发展格局、新增长引擎、新业务模式的思考和追求,把对ESG理念的深度认同与实践融入新“家”,打造出服务、共享、创新、开放的标杆总部。
▲象屿集团2022年度社会责任报告发布,表达共生共荣、共享共赢的坚定决心。
数智
它“认识”每一位来访者
这是一座数智驱动的创新大厦。象屿智慧物联网平台链接数千个各类终端,结合智能AI算法,赋予建筑感知、推算、决策的能力,打造出人、建筑、环境协调共生的整体。它“认识”每一位来访者,融合人脸识别和体温监测的门禁道闸带来无感、快捷的通行体验,通过道闸的那一刻,电梯便被召唤,并自动选好目的地楼层。遍布大楼各处的空气质量监测终端,实时跟踪温度、湿度、二氧化碳、PM2.5、甲醛、TVOC等指标,配合空调、新风等系统,营造出健康舒适的办公环境。红外探测装置则关注着每一间会议室的占用或空闲情况,提升公共空间的使用效率。
这一系列新场景、新体验,正是象屿数字化转型的一个缩影。通过精准、实时、数字的全感知和员工、客户、生态的全链接,象屿人正围绕“数据赋能业务、智能引领创新”的愿景,深挖数据价值,创新业务模式,发挥供应链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打造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象屿样板”。
人文
它全力保障员工身心健康
这也是一座无微不至的人文大厦。象屿视人才为第一资源,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同时也积极与员工共享发展成果,让奋斗者没有后顾之忧。
为服务好“百战归来再读书”的象屿人,大厦内专为象屿商学院设计配备了多个阶梯教室,同时开设职工书吧,提供舒适、快乐的阅读环境,倡导终身学习、学用相长。
大厦内设总面积近1万平方米的员工食堂,可容纳上千人同时用餐,为象屿员工提供了自助中餐、轻食、水果、饮品,以及煲仔饭、手工拉面、特色小吃、川味水煮、砂锅粥、铁板厨房、亚洲风情、异域粉面等特色档口。近3000平方米的员工活动中心,则包含心理咨询室、疗养室、汗蒸房、有氧区、瑜伽室、体操房、VR健身房等功能区,开设有氧、力量、舞蹈、搏击、瑜伽、普拉提、台球、VR等训练项目,提倡“增强体魄、高效工作、健康生活”的生活态度,全力保障员工的身心健康。
大厦内还引进咖啡厅、茶空间、便利店、早教托育中心等优质商业配套;在办公区域各层配备母婴室、无障碍洗手间等设施,充分照顾特殊群体需求。晨晨IP品牌馆里则有各种有趣纪念品贩售,并不定期举办各类快闪展陈,为员工和来宾提供了开放、共享的互动空间。
绿色
它有“会呼吸”的绿色空间
这还是一座低碳环保的绿色大厦。象屿人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大厦规划、设计、施工、使用全过程,综合考虑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获评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最高等级三星级(预评价)及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颁发的LEED金级预认证,并被列入福建省城乡建设领域绿色低碳试点。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院的评价数据显示:象屿集团大厦可再生可循环材料利用率达到12.75%,可再生能源提供生活热水比例达到42.3%,绿色建材比例达到55%,室内主要污染物浓度相比规范限值降低20%以上。一系列“硬”指标,展示出象屿人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深度践行。大厦还依托象屿智慧物联网平台,实现了对能耗、碳排放的精细化监测和管理,可自动生成可视化的统计分析图表和节能报告,为大楼进一步节能减排提供决策数据支撑。
同时,大厦中庭结合空中花园、露台及各类攀岩植物等,形成巨大的绿谷,营造出“会呼吸”的绿色空间。空中花园以“春”“夏”“秋”“冬”为主题打造,种植油橄榄、罗汉松等树种,寓意和平、幸福,让员工在工作之余回归自然,畅享喧嚣外的绿色富氧。大厦还采取“海绵城市”措施,设置雨水花园等生态设施收集雨水,用于绿化灌溉等。
厚植高质量发展动能
家的变迁,总是最能折射出事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正在象屿集团大厦内展出的“昨日象屿 光影共叙”主题展览,吸引了众多象屿员工和来宾驻足品味。
传承
见证特区精彩蝶变
27年来,象屿因改革而生、伴时代前行、与特区共荣,每一次总部变迁,既记录着集团高质量发展的精彩蝶变,也见证着伟大时代的历史跨越。
1992年,象屿保税区开工建设。天南地北的初代象屿建设大军汇聚到此,在“潮来一汪水,潮落一片泥”的滩涂上,建起“特区中的特区”。8栋铁皮房见证了这段创业往事,也孕育了象屿人的“草根精神、事业情怀”。
1995年11月28日,象屿集团在象屿保税区管委会大楼内揭牌成立,拉开了从千万到千亿的传奇序幕。世纪之交,象屿集团将总部迁入银盛大厦。在这里,象屿走出厦门走向全国,一步一个脚印踏进中国企业500强行列。
2010年,位于上海市中心的象屿集团大厦投用,成为象屿的第二总部,标志着象屿在全国重要口岸的布局取得突破性进展。次年,象屿股份在上海证交所借壳上市,资本市场的力量为象屿的腾飞插上翅膀。
2014年,象屿集团总部迁入厦门国际航运中心。象屿人积极投身新时代的伟大变革,昂首阔步迈入世界500强行列,谱写出“计利天下 相与有成”的壮美诗篇。
创新
着眼新环境 破解新问题
▲昨日,象屿集团2022年党建理论宣讲轻骑兵巡回宣讲厦门站在象屿集团大厦举行。
大道之行,壮阔无垠。站在党的二十大开启的新征程中,象屿人以总部大厦启用为新起点,再次吹响继往开来、接续奋斗的冲锋号角。昨天下午,象屿集团2022年党建理论宣讲轻骑兵巡回宣讲厦门站在象屿集团大厦举行。象屿人以这一独具特色的党建文化活动,推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新征程锚定红色原点、鼓足文化风帆。
着眼应对新环境、新格局,破解新问题、新挑战,跑出新速度、新赛道,象屿集团党委以“新”字统领本站活动,聚焦新环境、新地域、新领域、新模式甄选宣讲人、定制宣讲内容。来自四个不同行业的四位宣讲人分享了他们勇于走出舒适区,大胆创新、开拓进取,闯出一片广阔天地的精彩故事。他们说:“唯开拓创新,方能铸就企业‘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蓬勃生机。”他们更懂得,“世界上不存在任何‘一劳永逸’的改善,追求卓越,创新发展,贵在坚持!”面对急剧变化的市场环境,他们坚持风险第一,时刻保持对市场变化的敏感度,把研究触角扎得更深、更广,实现精准择时与布局;他们运用精益管理思维,在各环节消除一切不必要的浪费,实现质量更优、效率更佳、成本更低、效益更好;他们紧盯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蓝海”,以技术创新打造核心竞争力,助推绿色转型;他们坚持产融联动,为合作伙伴解决发展过程中的难题,以金融力量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人才
大力培养优秀年轻干部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近期象屿集团党委还连续举行五场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分享各投资企业业务经营的新模式、新探索、新思考,进一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振干部队伍再学习、再创业的精气神,提升求新求变的紧迫感、主动性;召开年度人才工作会议,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把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一项事关长远的基础性工程,用心用情用力抓紧抓好,千方百计造就人才、成就人才,厚植高质量发展人才动力。
基实奠定千秋业,柱正撑起万年梁。未来象屿集团将继续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在新总部的新起点上朝着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焕新出发,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积极贡献象屿力量,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奋勇争先、再续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