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出差半年 完成多个“首次”
神十四航天员冬夜凯旋
2022-12-05 00:00来源:厦门日报

  ●首次实现两个20吨级的航天器在轨交会对接

  ●首次实现空间站舱段转位

  ●航天员乘组首次进入问天、梦天实验舱,开启中国人太空“三居室”时代

  ●首次实现货运飞船2小时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创造了世界纪录

  ●首次利用气闸舱实施航天员出舱活动,创造了一次飞行任务3次出舱的纪录

  ●首次使用组合机械臂支持航天员出舱活动

  ●航天员乘组首次在轨迎来货运飞船到访

  ●首次开展飞行乘组在轨轮换,迎来六名中国航天员同时在轨飞行的历史时刻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陈冬等三名航天员安全顺利出舱。本组图/新华社发

  现场医监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情况。

  据新华社电 12月4日20时09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3名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平安落地。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冬季夜间返回东风着陆场。

  陈冬成为中国首个在轨驻留时间超过200天的航天员。

  此次神舟十四号乘组返回是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建成后的首次返回任务,也是载人飞船首次在冬季夜间返回东风着陆场,任务延续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以来的技术状态,使用快速返回模式,返回绕飞地球从18圈缩短至5圈,返回时间缩短近20小时。

  【点击】

  克服低温和黑暗

  科技力量保驾护航

  相较于此前的任务,低温与暗夜是本次任务的两大挑战。面对考验,我国科研团队创新多项技术方法,为神舟十四号乘组顺利回家保驾护航。

  热控系统克服寒冷

  让航天员归途更温暖

  12月东风着陆场夜间极端温度低至零下20多摄氏度。神舟十四号乘组航天员的回家旅途如何保暖?

  据介绍,当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分离后,飞船上自身的热控分系统就会接管温湿度控制,将密封舱的温度控制在17摄氏度至25摄氏度范围内。

  在进入大气层的过程中,由于和大气层产生剧烈摩擦,返回舱温度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升高。但是通过热控预冷手段,可以提前降低返回舱内的温度。

  返回舱落地后,则主要是舱体的被动保温性能在发挥作用。专家表示,通过仿真计算,如果返回舱落在零下25摄氏度的沙漠,在不打开舱门和通风风扇的情况下,舱内的温度可以保持在15摄氏度以上达1个小时。

  记者了解到,针对低温暗夜的环境,科研人员新研制了航天员保暖装置,增加了辅助照明的系列措施,同时优化医监医保工作流程,减少航天员舱外暴露时间。

  通信测控网点亮暗夜

  助飞船安全返航

  从返回舱变速进入返回轨道到推进舱与返回舱分离,从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到安全着陆……返回的每一步,都需要测控系统来接收和发送指令,层层牵引护航归途。

  在主着陆场,中国电科布设了多站型的卫星通信系统和多型号测控系统,并对卫星通信设备进行升级改造,传输容量提升5至10倍。最新研制的回收区北斗态势系统,利用北斗导航系统定位和短报文功能,构建指挥中心、前方指挥、搜索平台三位一体的指挥体系,大幅提升了返回舱搜索效率,缩短了回收时间。

  而自神舟十四号返回舱进入大气层起,航天科工集团二院的测量雷达开始了实时数据的跟踪测量。

  据介绍,针对黑暗和极寒双重挑战,本次任务中,科研团队强化天空地一体化搜索引导体系建设,最新研制的航天员通话电台,在着陆场与测控系统实现无缝衔接,首次将舱内航天员呼叫话音“延伸”至北京飞控中心。

  特制降落伞减速缓冲

  实现“温柔”着陆

  据介绍,从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开始,返回舱飞行动能不断减少,速度由7.9公里每秒逐渐降低到几百米每秒。

  在距离地面40公里左右时,飞船已基本脱离“黑障区”。返回舱上安装的静压高度控制器,通过测量大气压力来判断所处高度,当返回舱距离地面10公里左右时,引导伞、减速伞和主伞相继打开,三伞的面积从几平方米逐级增大到1000多平方米。这一套降落伞把返回舱速度从200米每秒降低到7米每秒,达到减小过载、保护航天员的目的。

  在主伞完全打开后不久,返回舱内的伽马高度控制装置开始工作,通过发射伽马射线,实时测量距地高度。

  当返回舱降至距离地面1米高度时,底部的伽马高度控制装置发出点火信号,舱上的4台反推发动机点火,产生一个向上的冲力,使返回舱的落地速度达到1至2米每秒。同时,安装缓冲装置的航天员座椅会在着陆前开始抬升,进一步减小航天员的落地冲击,实现“温柔”着陆。 据新华社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