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的手工木勺有1米多长,小的如掏耳勺一般,有的木勺还被做成了蟹钳、鲨鱼等样式……最近,100把木勺在网络上走红,为它们赋予新生命的,是一位在厦门工作的90后小伙赵文。
29岁的赵文出生于江西,他的爷爷和父亲早期从事棺木制作行业,虽然从小耳濡目染,但他从未想过继承这门手艺。毕业后,因为一次偶然机会,他才爱上木雕,成了网络上的手工达人,收获40多万粉丝。
赵文雕刻的各种造型的木勺。
一个视频 激发做木雕的兴趣
在赵文的木雕工作室里,堆放着未加工的木料和一些成品,刚踏进房间,就能闻到扑面而来的木头味道。他的工作台上摆放了10多把规格不一的刻刀,还有压板、磨光、冲边的工具。看上去很专业,但赵文从事木雕行业的时间其实并不长。这得从100把形状各异的木勺子说起。
两年前,年轻气盛的赵文辞去一份稳定的校服销售工作,从江西来到厦门发展。那时,他懵懂地选择了一份自媒体运营工作,维持生计。一次偶然机会,他在网上看到做木勺的视频——这位博主在自己的工作室里,用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做木勺,氛围很惬意。
赵文性格内向,刚来厦门时结识的朋友不多,他因此决定做木雕消遣时间,以此来排解压力。
做完第一把木勺后,赵文觉得很有成就感,于是他就把木勺的照片、视频发到网上,没想到受到很多网友的喜爱。这也一下子激发了赵文的木雕兴趣,接下来很自然地做了第二把、第三把。直到做了五六把木勺后,他才萌生出一个想法:“搞一个‘百勺计划’,做一百个勺子,跟网友分享。”
赵文雕刻的100把木勺在社交平台上收获100多万人点赞。
百把木勺 收获上百万点赞
赵文开始研究各大自媒体平台同类型创作者的内容,他发现,制作造型独特的木雕视频,点击量可观。“我要是把木勺的前期设计与现实生活结合,精雕细刻,应该也能收获观众。”赵文在心里暗自思忖。
赵文随手在纸上画了一个“6”,就联想到将“6”与木勺结合,他三两下就把木勺做成数字“6”的造型,还将木勺的外观雕刻得如花生壳一般,寓意“好事发生,事事顺心”。看见家中小猫摇晃着尾巴朝自己走来,他灵感迸发,把木勺做成小猫的造型,而勺把则雕刻成了细长的猫尾巴。常见的勺子,大小适中,适合大家握在手里,于是赵文突发奇想,做了一把1米多长的大勺子。有了最大的勺子,当然也少不了小勺子,赵文收集平时雕刻剩下的木材,做了一把牙签似的木勺。
“我最喜欢的勺子,就属最后一把滴胶木勺了。”做到“百勺计划”的第100把时,赵文认为最后一把木勺的造型必须更独特,他便想着在木勺里放一朵小花,于是使用滴胶一步步制作完成。作品一发布,点赞数不断上涨,最终获得100多万人点赞,也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赵文雕刻的萌趣作品。
换种方式 延续木雕技艺
赵文说,他能快速上手自制木勺,离不开家庭影响。原来,他的爷爷和爸爸早期从事棺木制作行业,打小便接触过木雕,但没系统学过雕刻技术。“小时候,我对木雕并不感兴趣,也没想继承家业。”赵文说,没想到自己毕业后会爱上木雕。
因为基础薄弱,赵文得花大量时间上网观看教程自学。创作一个作品前,需做许多准备工作,如构思结构、怎样打磨、如何表现等,只有这样,作品才能活灵活现。别看木勺物件虽小,但雕刻起来并不容易,需经过多种工序,更换数十种刻刀,雕刻上千刀才能完成。
木材雕刻之后,还得再打磨,用不同目数的砂纸,从粗到细,一点点把雕刻好的坯子打磨得精细、光滑。“我觉得雕刻作品最难的是打磨环节。”赵文说,尤其是打磨勺子的凹槽,他就得用大拇指按住砂纸,不断摩擦勺子,往往打磨好之后,大拇指的表皮已经发红发烫。
赵文说,因为热爱,所以他才能坚持做木雕。
自从这100把木勺带赵文入门后,他对木雕的迷恋到了一发不可收拾的程度。他决定靠木雕为生。因为制作简单的木勺无法获得较高的收入,他便策划起自己的“动物世界”,开始雕刻各种可爱的卡通动物形象,再结合美好的寓意,打造出“平安喜乐鸭”“诸事顺遂的柿子猪”“如虎添翼的长着翅膀的老虎”……并把这些手作放到线上店铺售卖。
深一刀浅一刀,一块普通的木头,在赵文手中却“妙刀生花”。让赵文欣慰的是,他最终能换种方式将木雕技艺延续。
文/图 本报记者 张玉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