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沧疏港通道隧道工程师周伟
爆破后勘察精确到毫米
2022-12-30 00:00来源:厦门日报

  【关键词 攻坚】

  周伟在办公室翻看施工图纸。(受访者 供图)

  10月26日,历时4年“匠心”建成的海沧疏港通道正式通车,创下多个国内之最、亚洲之最。作为海沧隧道与厦蓉高速的连接段,它是本岛西部与海沧、漳州往来客运、货运交通运输的重要通道。

  由厦门路桥集团建设的海沧疏港通道过蔡尖尾山,以爆破挺进。隧道内是否存“哑炮”“塌方”等险情?爆破后的安全隐患排查,除仪器、数据的研判外,还需一线建设者深入现场进行勘察。戴上安全帽、扎紧防尘面罩,爆破声止歇,现场负责人周伟领着团队,朝隧道内进发。

  口述:周伟  整理:本报记者 谢嘉迪

  三年间勘察近4000次

  每轮隧道爆破,通常是以一阵清亮的哨声拉开序幕。“哔——”一声响起,近200公斤炸药同时引爆,震撼山地、空隧回响,伴随着阵阵灰白色浓烟从洞口迸发而出。

  如此场景,在海沧疏港通道蔡尖尾山2号隧道施工期间,我已目睹了近4000次。这个数字,也是我近三年间,往返隧道进行隐患排查、地质勘察的次数。

  2号隧道全长2.8公里,在主线和匝道交会部分,最大开挖面积达到421平方米,爆破难度大,在大断面施工时,我们一次爆破也只能向前挺进0.5米。虽然从业15年,但如此超大断面隧道施工,也是前所未见。

  隧道长、内部空间大,爆破后的通风除尘效果有限,安全隐患排查以及地质勘察工作,便是在这般环境下展开。周边有没有“哑炮”未爆?前方是否有坍塌风险?即使前期已有了仪器勘测和信息参考,但在面对隧道内不可预见的变数时,即便作为“老手”,每次进隧勘察前我也需要进行心理建设。

  第一次深入隧道勘察的情景我现在依然记忆犹新。爆破后进隧排查,紧张的情绪占了多数,越往深处走越是。每当隧壁上有石块落在地上,就如水滴落入寂静的湖面,泛起层层涟漪。越是紧张越易出错,我的解决办法是将所有精神集中在工作上——用手量开凿规模,爆破情况的记录要精确到毫米;组织地质研判,准确划定安全施工范围,为后续工人进场施工筑牢安全大闸。

  可以说,我们安全排查工作准确度决定着项目进度。我们“排头兵”多一分细心,后续工人们施工就能多一分安心。

  工友是同事更是兄弟

  如果说自己在工作中有哪些地方做得不足,我首先要反省的是自己的脾气,有时对大伙确实“太凶了”。

  作为现场负责人,除了安全排查、机器检测、爆破组织系列施工环节,人员安全管理也是我工作中重要的一环。隧道施工环环相扣,一旦操作错误,后果难以预料。

  以爆破组织为例,如工人在操作时出现布线错误、弹量不合标准,极容易牵一发而动全身,给整个施工组带来生命安全隐患。每当在施工复盘时想到此处,我对工友们的说话声总会不自觉提高几度。这事后想起来,心中也“不是滋味”。

  驻点生产一线,我和同事们都在一个屋檐下生活,与其说是同事、我们更像兄弟。复盘时“凶”他们,回到宿舍,还得找大伙儿私下再聊聊。这主要是为了加深印象、引以为戒,其次……作为老大哥,也要主动缓和一下跟兄弟们的关系嘛。

  “下线深刻做总结,上阵兄弟一条心。”在这种工作的氛围下,我们之间已然形成了默契—— “钻孔”“爆破”“出渣”“支护”……简短的语句搭配手部动作,即可完成指令传达,这种高效的信息传递模式,让我们各个施工班组在隧道内能做到快速响应。

  和众多工程建设者一样,我在和家人通电话时也尽量避开自己的工作内容,交代得越细,家人反而越担心,还是建完后直接给他们看成品好了。

  现在,开车穿越海沧疏港通道,身边闪过的每一处画面,都有我曾经奋斗过的足迹,和孩子们讲起这些幕后的故事,心中的自豪感无法言语。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