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家有一口铝锅,不到两巴掌高,但使用率极高。夏日,外婆喜欢用它来煮绿豆粥,似乎只有那口锅能熬制出粥的精髓——晶莹的凉粉搭配煮得开花的绿豆,再用搭配的铝勺舀到瓷碗里,那是外婆牌绿豆粥特有的味道。
记忆里,这口铝锅自我童年就有。它不是厨房的主角,却是碗柜里沉默的存在。这段时间疫情又起,外婆用它为我们熬汤汤水水。一问才知道,这口锅居然快40岁高龄啦。
30多年前,它曾担纲重任,为来自远方的工程师们提供过热腾腾的食物。
外婆是厦门感光厂的员工。说起厦门感光厂,相信很多老厦门人都耳熟能详。该厂生产的福达牌相纸和福达牌胶卷,记录了几代人的青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许多人家里都珍藏着几卷胶卷。当时,彩色胶卷市场长期被柯达、富士等进口品牌垄断,而乐凯、福达这些国产品牌因产能低下、材料长期依赖进口,市场份额远远落后于外国品牌。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被记录,只有自己拥有技术,才能改变彩色感光材料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缩短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因此,引进一条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生产线成为当务之急。
作为特区的厦门当仁不让,先行先试。1984年,全国各地不少工程师来到厦门,支援感光厂的建设。那时,外公刚去世不久,外婆悲痛欲绝。本来在生产一线工作的她,担心因情绪不佳导致工作出错,申请转后勤为工程师们服务。外婆煮的一手好菜,被安排为工程师们做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外婆当即上街挑了几口好锅,这口铝锅就是其中之一。外婆记得,来自北京的一位工程师喜欢吃面条,用这口铝锅煮的面条软硬适中,很是劲道,于是她用这口锅煮面条最多。
“人家是来支援我们建设的,小伙子背井离乡,一定要招待好。”外婆不仅煮三餐,有时还提供夜宵,很受大家欢迎。1988年,彩色感光材料生产线建设成功,外婆也功成身退,退休了。
除了这口铝锅,她还一直保存着几个装照相纸的纸盒。每次打开纸盒,就像打开回忆宝盒,里边有年轻的外婆,还有与外婆一样参与特区建设的无数特区人的奋斗故事。
现在,拍照轻而易举,唾手可得。不少人还是怀念那种从相机里取出胶卷,等待照片洗出来时的期待。其实期待的,更多的是用时间熬煮的真情真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