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西社区党总支通过共商共建座谈会,推动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华铃花园小区举办“轮椅沙龙”活动,帮助行动不便的居民走出家门。
本组文/本报记者 应洁
通讯员 颜慧君
本组图/集美区委组织部 提供
小区是居民生活的最小单元,小区治理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百姓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治理能力现代化能否实现。为进一步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昨日上午,集美区召开近邻党建引领小区治理试点评估推进会,总结上一阶段经验、部署下一步工作。
亮点1
创新机制
先行先试探索基层治理“集美经验”
建立健全小区(网格)党支部、小区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等小区治理的“三驾马车”,研究出台“1+3+N”制度体系,明确全区性指导意见;率先全市在38个社区下设环境和物业管理委员会,解决业委会、物业属地监管问题;率先全省探索将业委会注册登记为民办非企业单位,通过“年审+‘双随机’抽查”,实现资金收支全过程监管;率先成立全市首个物业行业党委——中共厦门市集美区物业行业委员会,统筹指导、督查和考核全区物业行业党建工作……去年3月至今,集美区积极创新小区治理工作举措,推出多个率先举措,补齐基层治理短板,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小区治理格局。
以近邻党建为引领,集美将全区364个小区划分为老旧小区、商品房小区、安置房小区、“新厦门人”聚集小区等4种类型,并选取一批不同类型的小区作为试点,初步形成党组织引领、街道(镇)和行业部门指导、社区(村)监督、业委会管理、物业服务企业配合、居民参与的“六位一体”小区治理模式。
为了激励治理成效,集美还率先全市推动小区党支部书记工作补贴提升至800元/月,“厦门党建e家”管理员管理补贴提高至500元/月,有力保障党组织工作运转。在持续深化精准“双报到”的基础上,首次将“双报到”的报到服务范围扩大至全体机关和区属企事业单位在职人员,推动1.2万余名在职人员到小区亮身份、作表率,充实了基层一线的小区治理工作力量。
亮点2
强筋健骨
大力推进基层治理队伍建设
10位新当选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以“打擂台”的形式,展示各自领衔推进的“开门一件事”,晒出上任后的第一份成绩单——去年4月初,集美区村(社区)书记“开门一件事”优秀案例擂台赛首次举办。为做好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后半篇文章”,集美区委组织部开展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开门一件事”活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一件事”撬动“大干事”,目前已完成930余件为民办实事,村(社区)“两委”在群众中的威望和公信力,也随着一件件实事的落地而不断提升。
去年以来,集美区强力推进基层治理队伍建设工程,助力基层治理责任主体提质赋能。比如,搭建“互学互比互看”平台,围绕示范点打造、党建品牌提升等主题,举办7场“开门一件事”活动成果展、擂台赛,召开10场村(社区)书记“面对面论坛”,分批选派20名社区干部跨区挂职交流,学习借鉴先进小区经验做法;构建分级分层培养体系,紧抓“一把手”、分管领导、业务负责人、社区书记、小区(网格)党支部书记5类群体,组织业务培训会、政策解读会;建立社区网格员“岗前培训+在职培训+挂职锻炼”培训机制,打造“基础业务培训——能力素质提升”阶梯式课程体系,累计培训3000余人。
集美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集美区接下来还将持续打造村(社区)治理人才培训基地,并通过“书记讲给书记听”“书记面对面”“近邻党建微论坛”等多种形式做好一线干部的选育管用,全面提升一线干部的履职能力。
亮点3
党群联动
“三驾马车”驱动小区共治共享
小区消防设施瘫痪,“消防改造委员会”来救急——侨英街道海凤社区颐海嘉园小区于2011年交房,经过10余年的使用,基础设施老化,其中小区消防设施基本处于瘫痪状态,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小区党支部书记兼业委会主任黄云腾了解到这个情况后,牵头推动小区党支部、业委会和物业“三驾马车”凝心聚力,成立“消防改造委员会”,并向市专项维修资金管理中心申请到首期50余万的资金支持,这也是集美区首个成功案例。目前消防改造项目已竣工,小区安全系数得到极大提升。
在小区治理“三驾马车”的带动下,居民的自治热情也逐渐释放。在杏林街道纺织社区华铃花园小区,石道满和肖冬英这对党员夫妇的身影频繁出现在文明创建、垃圾督导等现场,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党员的担当;在集美街道岑东社区福南小区,小区党支部书记、业委会主任吴平积极推动小区旧楼加装电梯工作,并主动承担电梯井轮值保障工作,确保工程零事故;在杏滨街道锦鹤社区聚镇小区,有着22年党龄的退伍军人张韬奔敢担当、善作为,也从一名热心党员成长为小区党支部书记、业委会主任……
紧扣“红色物业”建设,集美区还在小区成立“红心管家”等特色服务队149支,打造“睦邻议事厅”“红色物业议事厅”等议事协商平台83个,解决老旧小区改造、下水道堵塞、停车难等群众关切问题430余个。通过盘活5处闲置房屋、场地,打造宁宝世家、高铁阳光花园、莲花尚院小区党群之家等服务阵地39个,为居民腾出共享空间2.5万平方米,推动停车棚改造、充电桩安装等为民实事落地。
【镜头】
宁宝世家小区:
多方力量参与
协商处理居民诉求
调动多方力量参与,开拓党员带头、居民参与、物业协同的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畅通服务居民“最后一米”——杏林街道宁宝世家小区以近邻党建为切口,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提能力,通过将支部建在小区上,使之成为小区治理的坚强战斗堡垒。小区党支部联合业委会、物业搭建“听邻会客厅”、楼栋微信群、微心愿墙等议事平台,协商处理物业管理、广场舞扰民、邻里纠纷、高空抛物等问题40余件,积极回应小区居民群众诉求。
在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的共同努力下,2020年9月,宁宝世家小区成为辖区内第一个安装高空抛物监控的小区。小区党支部还积极引导企事业单位、党员、热心群众认领公益岗位,通过“三色花”志愿服务队、“红姐帮帮团”等特色品牌,常态化服务小区居民,提升了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高铁阳光花园小区:
“老铁书吧”
拉近邻里距离
位于厦门北站片区、2014年交房投用的高铁阳光花园是典型的“新厦门人”聚集小区,居民大部分为铁路职工。虽然是铁路职工小区,但住户大多来自不同的车务段、机务段等,邻里关系一开始也像其他新小区一样比较陌生。为破解小区治理难题,小区以近邻党建为引领,推动小区党支部、业委会和物业服务企业有机融合。
小区周边没有图书馆、书店,居民李先生反映,希望小区能有一个供大家一起看书休闲、学习交流的空间。物业把李先生的意见拿到小区治理联席会上讨论。经过集体讨论,党支部结合党群之家的改造提升,在多功能厅增设了“老铁书吧”,满足小区居民看书、交流的精神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