荠菜
制图/张平原
本报讯 (记者 刘蓉 通讯员 钟婷婷)近期忽冷忽暖,耐寒的荠菜在野外长得不错。往年多是三月前后挖荠菜,今年提前了。市民黄先生说,不少人和他一样,带着孩子到乡间游玩的同时,顺手挖一些荠菜,“回家蒸包子、包饺子时做馅,吃起来很鲜美。”不过,医生提醒市民,野菜本身含过敏物质,要慎食,尤其是一些“阳康”后体质较弱的特殊体质人群。
每年入春后,都会迎来挖野菜的高峰。厦门市中医院消化内科医师曹健表示,到野外亲近自然,带着孩子挖野菜,是不少家庭的放松方式。但一些特殊体质人群应少食、慎食野菜,一些野菜本身含过敏物质,容易导致过敏,尤其是一些有肠胃病的人群如大量食用,易引发肠胃不适,特别是一些“阳康”后体质较弱的特殊体质人群。荠菜含有草酸,食用时要记得先焯水,直接食用容易影响身体对钙元素的吸收,还易形成草酸钙,加重身体的负担,食用之前用热水焯一下更加健康,口感也会更好。
春天一到,各式野菜采摘也逐渐多起来。在此提醒市民,有些野菜含有生物碱,过量食用会引起人体中毒。如蕨菜含有原蕨苷,灰菜、苋菜、洋槐花等含有一种对日光敏感性物质,某些人吃后经日光照射会发病。生长在受污染环境下的野菜,如公路、工厂、垃圾堆旁,易吸附灰尘、重金属和寄生虫,带来健康隐患。
另外,市民外出踏青挖野菜,不要挖马路边等地方的野菜,挖回的野菜要彻底清洗,少量食用,每次不要吃过多。需注意的是,野菜中毒的特点是潜伏期短,中毒患者通常在半小时内出现头晕恶心、口唇发麻、四肢无力、呼吸急促等症状。出现中毒症状后应立即停止食用野菜,大量饮用温水,并进行催吐,直到吐出清水为止。同时要第一时间到正规医院处理,并保存好剩余食品以备检验和查找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