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脊梁”保护区域划定
被称为全世界“最长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
2023-01-31 00:00来源:厦门日报


  北京中轴线

  ●全长7.8公里

  ●始建于13世纪

  ●代表了中华文明在城市规划建设上的伟大创造与杰出才能,集中展现了大国首都形象和中华文化魅力

  遗产区

  ●总面积约5.9平方公里

  ●包含承载遗产价值的15处构成要素

  缓冲区

  ●总面积约45.4平方公里

  ●包含遗产区周围与北京中轴线形成和发展联系紧密的历史城区

  《北京中轴线保护管理规划(2022年—2035年)》近日正式公布实施,首次明确了北京中轴线遗产区、缓冲区具体范围边界,为北京中轴线的保护管理提供方向策略和基础依据。

  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办公室相关负责人昨日表示,《北京中轴线保护管理规划(2022年—2035年)》是北京中轴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必备材料之一,规划的公布实施标志着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

  据介绍,针对北京中轴线遗产内涵多元、载体多样、空间多点的特点,规划统筹考虑遗产及其周边环境,将保护区域合理划定为遗产区、缓冲区。遗产区总面积约5.9平方公里,包含承载遗产价值的15处构成要素。缓冲区包含遗产区周围与北京中轴线形成和发展联系紧密的区域,总面积约45.4平方公里。

  北京中轴线始建于13世纪,作为一直以来北京城市空间格局与城市功能的统领,代表了中华文明在城市规划建设上的伟大创造与杰出才能,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和宝贵的文化遗产,集中展现了大国首都形象和中华文化魅力。全长7.8公里的北京中轴线北端为钟鼓楼,向南经过万宁桥、景山、故宫、端门、天安门、外金水桥、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正阳门、中轴线南段道路遗存,至南端永定门;太庙和社稷坛、天坛和先农坛东西对称布局于两侧。

  规划提出建立健全职责清晰、运行顺畅的遗产保护管理体系,形成国家、市、区三级的管理架构。同时,还对产权主体、本地居民、外来游客、专家学者及社会大众,分别制定鼓励与支持策略,提升全社会共同参与遗产保护效能。

  北京中轴线是北京老城的灵魂和脊梁,规划强调以“城”的整体保护达成中轴线遗产环境的保护,推动区域功能优化、民生改善、环境提升等多重目标实现,让正阳门文物建筑与雨燕和谐共存,使北京中轴线上20条景观视廊通达有序,留住居民的乡愁记忆和老城情怀。

  新华社北京1月30日电

  

  极致对称的中式美学

  北京的中轴线,是梁思成笔下“全世界最长,也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在中国人的传统哲学思想中,中庸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代表着不偏不倚,是一种人人都拥有的秉性。

  由“中”而产生的中式美学,代表着一种极致的对称。其实,类似的对称审美在世界范围内并不罕见。像是希腊的帕提侬神庙、巴黎的卢浮宫,极致对称的几何外观,带给人一种和谐、庄严的心灵满足感。

  然而在世界范围内,却唯有中国,对于对称审美有着一种痴迷到近乎虔诚的狂热,早已超出了一宫一室单体建筑的范畴。就连整座城市,都围绕着一条统领全局的中轴线铺展开来。

  从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大都,北京中轴线至今已经走过了超过750个年份。最北端的钟楼与鼓楼,在750年前就已经成为城中最具繁华的“CBD”,至今仍是最“地道”的胡同汇聚之所在,氤氲着属于市井百姓们的烟火气。

  由此向南,松柏丸丸的景山是故宫的后花园。登临中轴线的最高点,秩序森然的帝都气象在脚下一览无余,这是旧时帝王们气吞山河的雄心壮志。

  太庙与社稷坛,天坛与先农坛,沿着这条轴线分列在左右两侧。古人将“敬天法祖”的哲学观念融入都城营造,这种敬畏自然、尊敬祖先的思想,至今仍是中国人的精神内核。 (据澎湃新闻报道)

  谜

  相较子午线为何偏移2°

  元大都为我们留下了一个谜题:为什么北京的中轴线不是正南正北,而是相较于子午线有着约2°的偏移?

  推测A:量歪了

  这一说法不难解释,就是在建城的时候工匠没有量准。可是,比元大都修建更早的元上都布局则是正南正北的,足以说明当时测量技术足够准确。

  推测B:指向元上都

  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的元上都,是元朝的第一座都城,可以说是忽必烈的龙兴之地。如果在地图上将北京中轴线向北延长,它将在距离元上都东侧约7公里处划过。然而,明朝朱棣在重建北京时依然保留了这种布局,令人费解。

  推测C:风水说

  元大都的修建在很大程度上考虑到了风水与堪舆的理论,比如元大都的11座城门命名,有10座都可以在《周易》中找到出处。根据风水说,正北方在卦象上属于较凶险的“坎”位,从这里贯穿一条正南正北的轴线将会对天子不利。也正因为同样的道理,北京城的南面有三座城门,而北面只有两座。 (据澎湃新闻报道)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