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3万立方米
杏林湾环保清淤 改善区域水环境
杏林湾生态环境整治提升一期工程昨开工,将助推我市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
2023-02-11 00:00来源:厦门日报

  杏林湾生态环境整治提升,将进一步改善杏林湾的水生态、水环境。图为园博苑体育岛一带景观。(本报记者 张奇辉 摄)

  本报讯 (记者 吴晓菁)昨日,2023年省、市重点项目——杏林湾生态环境整治提升一期工程正式开工,施工总工期为28个月。

  杏林湾生态环境整治提升一期工程是杏林湾生态环境整治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修复杏林湾生态系统,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改善杏林湾的水生态、水环境,助推我市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要清淤?

  水质未能稳定达标

  杏林湾地处集美区,位于后溪流域下游入海口,包括杏林湾水库和园博苑岛屿,是兼具防洪排涝、生态景观的城市湿地。

  如今的杏林湾畔,水清岸绿、风景宜人,鸟儿三五成群嬉戏觅食,每年冬季南下的鸬鹚更是湾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不过,杏林湾水质不稳定、生物环境多样性不足等问题仍然存在。

  “受内源污染释放、外源污染汇入和上游来水不足等多重影响,杏林湾湾区水质未能稳定达标。”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杏林湾生态环境整治是一项系统化工程,开展清淤工程是削减内源污染、改善湾区水质的快速有效方法,同时还要多管齐下,实施入湾污染整治、生态系统恢复等相关举措,进一步改善杏林湾水质,提升生态环境。

  如何开展清淤?

  采用环保疏浚结合生态修复方案

  北起后溪水闸、南抵集杏海堤、西至D岛、东临水晶湖郡——一期工程采用环保疏浚结合生态修复的方案,改善湾区水质,提升杏林湾生态环境质量。

  清淤疏浚是一期工程的重点。一期工程水域面积约6平方千米,清淤面积约2.2平方千米,水下疏浚量约313.3万立方米。

  施工方表示,将通过精细化布点实现底泥分区、分层检测。利用污染浓度等高线确定基本清淤范围,重度污染和中度污染区域清淤,轻度污染区域则是原位修复。同时,通过垂向分层精准确定疏浚深度,根据每个测点确定污染层、过渡层、稳定层垂向分布,以较小的清淤量达到较好的污染防控效果。

  清淤将采用环保绞吸为主、辅以水陆挖机,分区作业降低工程扰动。

  清出的淤泥如何处理?

  用于栖息地构建体育岛加高等

  清出的313.3万立方米淤泥怎么处理呢?据集美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淤泥将通过构建鸟类栖息地、原位生态修复、体育岛加高等方式内部消纳利用,打造湿地水陆交错带湿生植物群落,提升杏林湾生态环境。

  构建鸟类栖息地,可消纳约170.8万立方米淤泥。工程将打造水位变动区、外围浅滩区、外围浅水区,为鸟类提供碎片化、串珠式高低起伏的栖息地生境。其中,最美水鸟滩将与东侧的紫水鸡保育区联动,丰富紫水鸡在湾区的栖息区域。结合两处现状岛屿设计的鸬鹚滩,形似一只昂首捕鱼的鸬鹚,将为越冬鸬鹚提供栖息场所。

  原位生态修复区域,通过脱水干化等方式处置淤泥,含轻度污染区域、自行车道、紫水鸡保育区等不宜清淤区。

  约13万平方米的园博苑体育岛,在这次工程中将通过堆填的方式,消纳约59.5万立方米淤泥,整个岛将加高约5米。加高后的体育岛将进行绿化基底恢复,种植乡土灌木、地被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