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1日,我在“城市副刊”上发现一篇文章《珍藏60年的稿费通知单》,作者是郑宗群。我惊喜异常,听说郑老退休后在厦门生活,看来是真的!这顿时勾起我30年前的回忆,并写下这篇小稿。
1992年,我在海军青岛基地一个海测中队服役,业余喜欢写点小稿,在零散发表了多篇“豆腐块”之后,我被调到基地宣传处报道组工作。写作从业余爱好,变成岗位职责,让我一下子感到压力巨大。参军前,我只读过一年半的初中,看报时常遇到很多不认识的字和词,底子太薄了,真的力不从心。好在我年轻,有一股不服输的劲,也不断有小稿子在军地报纸刊登,我决定向全军最高级别的报纸《解放军报》投稿。在多次投稿失败后,我看到军报上频频刊登记者郑宗群的文章,就肤浅地认为,把稿子寄给他,署上他的名字,可能就有发表的机会,于是把一篇自认为不错的稿子寄给他。
两周后,我收到郑宗群发自福州的回信,漂亮的字迹,满满一页纸只有一处改误痕迹。他像一位严厉又慈爱的老师,情真意切地写道:“你给军报投寄7篇稿子,一篇未用,应该多从主观上寻找原因,而绝非像你信上所说‘不知是否因为我是无名小卒的缘故’。”“你信上说,‘又新写一篇,给您寄去,请您斧正后署上您的名字推荐发表。’看了之后,深感不安。你是否以为当记者的都是收到部队作者来稿后,稍加改动就冠以记者的‘大名’在军报上发表。错了,记者应该深入一线调查,发现线索,再动笔写作。所以你看到报上登的一篇篇记者稿子,全是他们辛苦劳动的结晶。希望你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深入调查,写出一些好稿。”
一位名记者、新闻界老前辈,始终奔波在一线采访,对我这个素不相识的小战士,无比重视地用挂号信真诚慈爱地教导我,让我认识自己的错误思想。我又惭愧又感激,从那后,我努力学习报上优秀的新闻作品,深入部队调查采访,还参加了解放军报社举办的新闻函授学习,终于在《解放军报》上发表了稿件,取得了一点小成绩。后来,我又调换过不同的工作岗位,我都按郑老的教导,多自省、不投机,踏踏实实做人做事,同时像郑老那样尽自己所能关心帮助他人。
几年后,我调到北京工作,再后来又转业到地方工作,搬过多次家,但这封信我珍藏至今,每次重读,都很感慨。郑老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参的军,算起来现在应该80来岁了。他可能早忘了这件事,但他当年对我的关怀爱护和教诲,已经超越了指导写作本身的意义,给一个懵懂的年轻人满怀热忱的指引,成为滋养我心灵、让我受益终生的一盏温暖的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