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新闻媒体记者在全球航空维修基地采访。
新闻媒体记者昨日采访厦门新能安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
生产一线、项目建设现场、地标商圈等,都是观察城市产业发展的“窗口”。昨日,2023年“央媒话厦门”一季度采访活动将纸笔和镜头对准我市航空维修、文旅、新能源等产业,走进全球航空维修基地、西海湾邮轮城海上世界、同翔高新城等地,探寻发展密码,感受强劲脉动。厦门以“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为抓手,全力以赴推进一季度“开门稳”“开门红”的干劲拼劲,给采访团留下了深刻印象。
文/本报记者 林露虹 谢嘉迪 图/本报记者 黄晓珍
中国(厦门)全球一站式航空维修基地
约40台GE90发动机正进行一站式维修
尖端发动机可视化“体检”、精密零部件模块化检修……在中国(厦门)全球一站式航空维修基地(以下简称“全球航空维修基地”),世界上现役推力最大的发动机GE90得到了全流程、专业化检修。这也是全国唯一、全球少数能够为该发动机提供全方位维修服务的航空维修基地。
基地内,维修师们通力协作,检修、组装、测试,每个环节都记录到位、层层把关。“眼下,约40台GE90发动机正在进行一站式维修。”全球航空维修基地运营商厦门太古发动机服务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Simon Smith表示,得益于航空业复苏和各级政府的支持,公司各项业务稳健推进,去年营收总额近47亿元人民币,恢复至疫情前最高水平。今年春节期间,约有四分之一的员工选择驻岗作业,全力争取第一季度“开门稳”“开门红”。
近年来,厦门太古发动机服务有限公司不断优化特区航空产业链。展望2023年,全球航空维修基地正在进行厂房改造、增员扩容,争取实现年进厂百台发动机飞跃的同时,发展新机型维修能力。
“我曾多次参与‘央媒话厦门’采访活动,每一次走访特区重点项目都有新发现。”作为特区发展的见证者,新华社福建分社记者付敏表示,“全球航空维修基地落户厦门经济特区,在这里,航空产业获得发展的土壤,生产要素保障周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航空产业呈现蓬勃生机。未来我将继续关注这扇对外开放的‘窗口’,以鲜活的特区故事,将现代化国际化的厦门介绍给全世界。”
西海湾邮轮城海上世界
“建成后的体量远超我的想象”
总建筑面积超100万平方米,斥资超170亿元,集合总部办公、沉浸式购物中心、文化娱乐、豪华酒店群、邮轮母港航站楼等多元业态……这里是海西最大的滨海综合体——西海湾邮轮城海上世界。它犹如厦门岛西岸一颗璀璨明珠,熠熠生辉。
去年9月30日,海上世界一期正式投入运营。“随着消费者信心改善和消费需求释放,海上世界客流量整体呈现增长趋势。今年春节假期,海上世界日均客流量达到9.6万人次。”运营单位招商蛇口福建公司总经理范鹏说。
目前厦门海上世界进驻企业超110家,初步形成服贸、法务、金融、文化等四大产业集聚。在特区各级政府的指导下,厦门自贸片区国际服务贸易产业园、海丝中央法务区国际法务运营平台等省市产业项目已落地海上世界,国内多家头部律师事务所先后入驻,为海上世界进一步探索以服贸产业为基础,以金融产业、文化产业为配套服务的产业运营新生态提供法律保障,也为各方企业入驻厦门增强投资信心。
“早在开工前我曾来到这里采访,但其建成后的体量依然远超我的想象。”中新社驻厦门记者李思源说,海上世界将成为厦门经济特区招商引资的加分项,“海上世界的建成投运,为外商拓宽了投资平台,提升了特区的吸引力。”
新能安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
建一条生产线最快只要六周
无尘车间里,一台台自动化生产设备排列整齐全速运转,身着无尘服的工人细心操控。这里是位于同翔高新城的厦门新能安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项目一期,第一条生产线于近日进入试生产阶段。
“目前,项目的两栋电芯主厂房均已建成,其中一栋厂房的设备安装调试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另一栋厂房则进行室内装修。为确保项目按时序推进,我们的机电安装作业于正月初二就开工了。”厦门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规划部总监周兴恩对记者说,公司还建设了电池制造的全工序制造流程,也就是说,从原材料到产品成品,所有工序均在工厂内完成。
“原本我们建一条生产线需要八周左右的时间,现在最快六周就能完成一条生产线的安装调试。”周兴恩说,开春以来,公司上下铆足干劲,通过内部管理优化,项目产线建设再度提速,这为公司顺利投产承接订单打下了扎实基础。
周兴恩还说,厦门十分重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各级政府部门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全力疏通难点堵点,助推项目建设提质增速。
“新能安建设跑出‘加速度’,不仅体现了厦门优良的营商环境,而且彰显了厦门布局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心。”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福建总站记者马宁说,自己驻厦已有十多年,纵观厦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历程,一个深刻的感受是,厦门始终站在科技创新与产业革命的前沿,立足国家战略需求,并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发展产业。
海辰储能一期、二期项目
火热建设场景让记者印象深刻
走进位于同翔高新城的海辰储能锂电一期项目1号智慧工厂,忙碌而紧张的工作氛围扑面而来。不远处,海辰储能锂电二期项目建设现场一片火热。据介绍,该项目规划年产能30GWh,预计今年年内完成建设并投产。
在产品展示区域,海辰储能的产品引起记者们的关注。海辰储能规划部负责人叶蓁介绍,公司的核心产品“280Ah磷酸铁锂储能电池”充放电循环寿命超过1万次。凭借强大的产品性能,海辰储能快速打开海内外市场,成为行业“黑马”。
一边抢抓生产,一边前瞻布局谋未来。叶蓁说,海辰储能现有超1000人的研发团队,已布局行业知识产权超2000项。海辰储能的快速发展,既是公司坚持科技创新的结果,也和良好的营商环境息息相关。“我们将发挥头部企业的作用,争当储能行业的‘拓荒牛’,通过以商引商、完善上下游布局,为厦门新能源产业的强链补链延链贡献力量。”
“厦门正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推动构建‘4+4+6’现代化产业体系,新能源就是其中一大重点产业。通过采访,我们收获了生动的一线素材。”福建日报厦门记者站记者杨珊珊说,此次采访中,两家新能源龙头企业开足马力生产建设的场景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今后她将在报道中讲好更多厦门产业升级、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