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定信心 稳中求进
2023年中国经济开局处处焕发生机活力
2023-02-19 00:00来源:厦门日报

  2月8日,准备前往印尼巴厘岛的旅客在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排队等待。 新华社发

  工厂机器轰鸣、景区人流如织、商家顾客盈门……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的第一个春天,大江南北,各行各业,处处焕发生机活力。

  开局关乎全局,起步决定后程。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各部门拿出“拼”的精神、“闯”的劲头、“实”的干劲,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向着新目标,扬帆再出发。

  中国经济开局如何?

  乘势而上巩固经济回稳向上基础

  春潮澎湃,升腾万千气象。开年以来,从政府到企业,从城市到乡村,从工厂到田间,人们铆足干劲,奋力开新局。

  1月份,制造业PMI重返扩张区间;新增信贷4.9万亿元,创下单月历史新高;中小企业发展指数止跌回升;截至1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845亿美元,较2022年末上升1.82%……一系列指标释放经济运行积极信号。

  从交通、能源、水利等领域补短板投资,到5G基站、大数据中心、新能源充电桩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一批批重点项目有序推进,更好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为高质量发展积蓄动能。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建立和完善扩大居民消费的长效机制,使居民有稳定收入能消费、没有后顾之忧敢消费、消费环境优获得感强愿消费。”

  作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中国加快恢复和扩大消费,为全球消费市场复苏注入暖意。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预测,中国有序恢复公民出境游将极大促进亚太地区乃至全球旅游业复苏。

  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和动力

  2月15日,春运圆满落下帷幕,40天内全社会人员流动量约47.33亿人次。其中,营业性客运量约15.95亿人次,比2022年同期增长50.5%。另据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自2月份以来全国日均快递业务量超3.3亿件。流动起来的中国,人流、物流、信息流等要素持续流通、汇聚,涌动着春意与活力。

  2月17日,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正式实施,为资本市场服务高质量发展打开更广阔的空间。

  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统筹发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活力不断释放。截至1月,我国市场主体达1.7亿户,其中全国登记在册个体工商户达1.14亿户,创业创新活力迸发。

  《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2年版)》正式生效施行;商务部、科技部等多个部门研究提出4方面16条政策举措,进一步加大对外资研发中心支持力度;江苏南京发布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首批六大开放场景……

  更大力度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以制度型开放引领高水平对外开放,国内外大循环的活力不断增强。

  夯实安全之基兜牢民生底线

  2月13日,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居各项重点工作首位,凸显端牢中国饭碗的重要性。

  在河南正阳县熊寨镇王大塘村,村民抢抓农时,对小麦进行化学除草、病虫害防治;在黑龙江大庆肇源农场,种植户驾驶激光平地机平整土地……当前全国粮油生产和春耕备耕总体形势较好,春播粮食意向面积稳中略增。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牵动着千家万户。

  兔年伊始,江苏、浙江、福建等东南用工大省均展开跨省招工,由政府部门人员带队赶赴中西部省份,宣介企业岗位信息、讲解招工引工政策。

  从跨省招工、包机包车接人返岗,到密集招聘、出台资金补贴政策,各地加力保用工稳就业。截至1月31日,各地已“点对点”输送务工人员40万人。

  农业农村部启动春季田间管理技术大培训,保障粮油稳产增产;宁夏、安徽等多地加强市场价格监测分析预警……近段时间以来,各有关部门各地积极落实中央部署,统筹做好保供稳价。

  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必胜信心,推进高质量发展不停步,维护高水平安全不放松,我们完全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实现新征程的良好开局。

  中外专家怎么看?

  中国依然是

  全球经济增长主要引擎

  日前,在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驻华代表处、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共同主办的一场世界经济形势报告会上,中外专家学者就当前经济热点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

  中国经济加速恢复为全球经济复苏带来机遇和动力,IMF近日大幅上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至5.2%,高出去年10月预测值0.8个百分点。多个知名投行也纷纷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2023年中国仍将是世界主要国家中增长最为强劲的国家之一,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达30%左右。”IMF驻华首席代表史蒂文·巴奈特在主题演讲中说。

  他表示,IMF预计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为2.9%,低于2022年3.4%的增长水平。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经济的突出表现,将有助于改善全球经济增长前景。

  IMF驻华副代表李鑫在发言中说,随着中国优化调整防疫政策,交通运输、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以及制造业PMI等指标向好,显示市场乐观情绪增强,这些因素推动IMF上调了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与会专家普遍看好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前景。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张斌认为,从长远看,中国在产业升级、消费升级等方面仍有内生动力。

  李鑫表示,未来中国通过进一步推进结构性改革,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等挑战,能够更好地提升中期增长潜能。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在会议研讨中说,中国未来发展更依赖创新驱动型的增长模式,未来鼓励引导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市场主体积极投身创新,对于中国经济发展十分关键。

  此前,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哈伊里·图尔克接受新华社专访时也曾表示:“一流的基础设施、高素质劳动力、巨大市场……中国在这些方面的优势不可替代。中国依然是全球经济增长主要引擎。”

  另外,多家国际金融机构近期也先后表示看好中国经济前景和对全球经济复苏的贡献。

  摩根士丹利近期把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上调0.3个百分点至5.7%。高盛集团连续第三次上调明晟中国指数的目标点位,认为中国当下市场回升不仅是消费和服务贸易恢复,更是“跨越许多产业、基础更加广泛的增长恢复”。据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指标数据库测算,2013年至疫情发生后的两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38.6%,超过七国集团国家贡献率的总和。

  【亮眼数据】

  ●1月份,制造业PMI重返扩张区间;新增信贷4.9万亿元,创下单月历史新高;中小企业发展指数止跌回升;截至1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845亿美元,较2022年末上升1.82%……一系列指标释放经济运行积极信号

  ●春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收入3758.43亿元,同比增长30%;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增长6.8%;电影票房突破67亿元,位居影史同期第二

  ●春运40天内全社会人员流动量约47.33亿人次,其中营业性客运量约15.95亿人次,比2022年同期增长50.5%

  ●截至1月,我国市场主体达1.7亿户,其中全国登记在册个体工商户达1.14亿户,创业创新活力迸发

  ●1月份,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410列,运送货物14.7万标准箱,同比分别增长6%、13%

  ●1月份,制造业和非制造业从业人员指数分别比上月提高2.9个和3.8个百分点:大、中、小型企业中反映劳动力供应不足的比重均低于11%,较上月明显下降,彰显就业形势稳定向好态势

  ●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1%,重要民生商品价格保持平稳运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