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老家同安,有一座建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龙窑。
龙窑酷似巨龙,长60米,依着山坡由低往高而建。“龙尾”有十几米,大有腾云驾雾气势;“龙头”面对一片稻田,水从“仙宫”前流淌而来,村民们认定,“仙水”一定带给“龙”生命和活力。事实证明,风吹雨淋日晒半个多世纪的龙窑,依然坚固如初。走进像战备坑道一样的窑内,师傅们像摆积木似的,将一件件晒干上釉的陶坯,整齐有序地从低到高排列着,如兵马俑一样十分壮观。经过连续三天的柴火烧烤,陶坯如深秋时节的苹果熟透了。
这片原本荒凉的山坡,因为有了龙窑,顿时热闹起来。哼着小曲肩挑瓷土的姑娘,你追我赶;手抬肩扛堆叠松树枝的小伙,挥汗如雨。原来荷锄种田的几十名青壮年,跨界成了制陶工人,不管是大缸小缸,还是坛坛罐罐,他们一学就会。最开心的是,陶器出窑后,八方来客像赶圩那样,挤满了货场,搬入新家的大叔,兴冲冲地要一套锅碗瓢盆;想结婚的年轻人,遮遮掩掩地买个夜壶和马桶;想淘便宜美货的大娘,唤来有经验的工人,东敲敲西摸摸,陶器声悦耳动听。客人骑来的自行车、推来的独轮车、板车,还有手扶拖拉机,挤满了山坡。此刻,乡亲们的脸上,像盛开的龙眼花那般灿烂,这“无工不富”的路,算是走对了!
岁月如梭,半个多世纪一晃而过,家乡人始终坚守着这座龙窑,我想,那是对老一辈敢闯敢拼精神的传承,更是对这份家业的不舍。
我欣喜地看到,近十年来,一批批钟爱陶瓷的能工巧匠和有志之士,纷纷来到龙窑周边租房,开设制陶文创基地,全新的经营理念、文创思路,给这座龙窑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来自龙岩的兰师傅,擅长制作茶具,精致的茶具让人爱不释手。北面山坡那位制笛师傅,嘴上的“绝活”让人惊叹,每当他用自制的陶笛模仿鸟叫时,鸟儿必定俯冲下来,或停在门口的葡萄架上,或立于小院石凳上,不时循声张望。南面那家玩具作坊,工匠们正用手中的工笔刀,雕琢着各种玩具初坯,小兔子活泼可爱,小猪肥头大耳,小鸡乖巧可爱,无不栩栩如生。如果在夜晚走进四川小伙的工作室,听他吹奏苍凉又低沉的古埙曲,思绪一定会飘到那遥远的塞北。
家乡的龙窑,你默默地为这方土地付出,永远留在乡亲们的心里!